分享

陈连山:牛郎织女神话和七夕节起源

 九仙神狐 2015-08-18

陈连山:牛郎织女神话和七夕节起源

2015-08-18  宣讲家网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专家

 

 

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这个节是怎么来的?如何过节?有什么文化含义?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吗?

 

七夕节,又名“双七节”。由节日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精确时间是七月七日的夜晚。这是一个以夜晚活动为主的节日,当然也有个别白天的活动,例如晒衣服和书籍。

 

七夕节,又名“牛郎织女节”。七夕节的主要民俗是向织女星“乞巧”,所以又名“乞巧节”。

 

七夕节在初秋,正好是北方地区多雨时节。人们传说这时下的雨是牛郎织女会面时流的眼泪。例如,河南洛阳在七夕前后常常下雨,而且下雨之后必从地面钻出“天牛郎”(即昆虫天牛)。孩子们捉来玩,或炒了吃。辽宁的新民、海城、西丰、义县、绥中等地区的人称七夕为“雨节”。

 

古代天文历法和牛郎织女神话

 

七月七日定为节日,是古人观察天文、制定历法决定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七夕节首先要知道一些古代天文历法知识。

 

星空之中有一条白雾一样的带子,即银河,古代叫银汉、河汉、汉。《夏小正》说:“七月,初昏,汉案户。”意思是说:七月天刚黑的时候,银河呈南北向,正对着朝南开的门户。

 

银河的西侧,是北方夜空极其明亮的星——织女星,包括旁边的两颗小星,一共三颗星。织女星在七月是什么样子?《夏小正》说:“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意思是说:七月天刚黑的时候,织女星的两颗小星形成的开口朝向东方。由此可知,织女星是古人判断七月来临的标志。为什么叫织女星?古代妇女在七月开始织布。大家都认识小虫子蟋蟀,蟋蟀七月开始鸣叫。蟋蟀另一名字是“促织”,就是催促妇女织布。人间七月开始织布,天文学家受此影响就觉得织女三星呈三角形分布,很像织布的梭子。于是,就把这三颗星叫做织女星了。汉代画像石上织女三星就被画成一个妇女在织布机旁低头忙碌的样子。

 

在银河的东侧,与织女星隔河相望的是明亮的牵牛星,也叫牛郎星。牵牛星也有三颗,直线排列。西周时代,人们想像它是一个男子牵牛拉车。汉代画像石上牵牛三星被画成一个农夫牵着一头牛。随着牛车被淘汰,人们就想像它是牵牛耕地了。

 

一个织女,一个牵牛,一男一女,男耕女织,正好构成中国古代社会男女分工合作的家庭生产模式。因此,人们想像牵牛和织女之间应该有爱情。

 

战国时代秦国的简书《日书》间接地证明:当时民间想像中,牵牛、织女已经有爱情了,而且谈婚论嫁,只是最终又分离了。《日书》有两条材料讲娶妻结婚的忌讳日期: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意思是:戊申日、己酉日,牵牛迎娶织女不成功。如果在这些日子娶妻,丈夫会三次抛弃妻子。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意思是:戊申日、己酉日,牵牛迎娶织女不成功。如果在这些日子娶妻,不出三年,夫妻必定分离。可见,当时秦国已经普遍出现牵牛织女结婚,最终失败的传说。由于先秦时代的牵牛、织女婚姻是一个悲剧结局,所以当时人的婚礼忌讳在戊申、己酉这两天举行。《日书》所记录的戊申、己酉这两个与牵牛织女婚姻有关的日子。它们在几月不能确定。《日书》云:“正月、七月朔日(初一),以出母(女)取(娶)妇,夫妻必有死者。”意思是:如果正月初一和七月初一结婚,那么夫妻必有一个死掉。

 

《日书》说明,在战国时代,由于牵牛织女婚姻的失败导致人们把七月初看成不吉利的日子。

 

牵牛织女婚姻是怎么失败的?战国以前的资料不全,我用后来的民间传说来说明:古时候有个小伙子,父母双亡,跟着哥嫂生活。哥嫂觉得他是累赘,就分家,只分给他一头老牛。所以乡亲们就叫他牛郎。牛郎放牛,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有一群仙女变成天鹅下凡洗澡。你只要偷走她的羽毛衣,她就只能做你的妻子了。”牛郎听了老牛的话,娶到了织女。结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又生了一对儿女,十分幸福。但是,有一天牛郎下地干活,孩子哭着跑来说,妈妈被天兵天将抓走了。原来织女私自下嫁牛郎惹怒了王母娘娘。牛郎干着急没办法,这时老牛主动要求做牺牲,用牛角(或说牛皮)驮着牛郎和两个孩子上天追赶织女。

 

眼看追上了,王母娘娘抽出头发上的金簪,在牛郎织女之间划出一道银河,永远隔开了他们。正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濯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