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就是语言课

 昵称8088609 2015-08-18

语文课就是语言课

——漫谈“文意兼得”

                            中语会理事长


就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来看,有两个难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或者说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一是文意兼得,二是自悟自得,这是两个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前者是体现阅读教学基本规律、本质特点的问题,从操作层面上讲,它涉及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的程度;后者是体现阅读教学基本方法、策略的问题,从操作层面上讲,它涉及到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问题。这两个难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突破,必然会制约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据此,本文先就阅读教学的文意兼得这一难题破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所谓“文意兼得”,我们的认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其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已近30年,每年听课达200多节,粗略算来也已约6000多节,其中阅读教学的课占多数,在这些课中,有随堂听课,也有部分全国、省级、市级的评优课,有一般教师所执教的课,也有一些近几年来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名师所执教的观摩课。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么多阅读教学的课中,能够体现文意兼得的课,寥寥无几(并非危言耸听,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大都是着力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层面上。这种状况,让我困惑。如果说一般教师做到阅读教学的文意兼得有一定的困难,那么,那些经常在全国巡回执教观摩课的知名教师,为什么也做不到文意兼得呢?甚至让人感到“兴奋过度”“得意忘言”呢?是对语文教学认识上缺失、偏激,还是把握教材的功力不够,下的功夫不够?这种状况,令人担忧,特别是那些在全国知名度相当高的名师,把应该力求文意兼得的阅读教学上成只重内容和情感,忽视语言表达的观摩课,无疑会对那些对语文教学认识不够的青年教师形成一种误导,误认为这就是阅读教学的样板,这就是课程改革下的阅读教学。他们哪里会想到这样的语文教学,只可以看作是个人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解读(这样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特色,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园地里的一枝奇葩),并不一定能代表阅读教学的本质、主流、方向。名师示范、导向作用如果不当,使我联想到某种物种灭绝对自然界的危害。

文意兼得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的本质体现,它应该是将理解、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感受思想情感与领会、学习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如果把教学的功夫都用在课文的意、情上,而不理会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那么,语文教学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独特的美。与其他表现形式,如戏剧、电影等相比较而言,文章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的语言表达,即表达的作用、效果。比如,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叙述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的结尾处揭秘,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如果写在开头,就失去了语言的力量、语言的魅力。学习语文,如果感悟不到这种语言的魅力,只重意煽情,无疑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身遗憾,致命缺失。

文意兼得在阅读教学中是一个难题。一是难在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感悟其内容、内涵,体会情感的同时,还要领悟到其表达上的特点、作用、效果,也就是说,既要弄明白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还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意图是什么。从语文的内容到形式,都要认识得非常到位,并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课文的深刻、独特之处。这需要教师去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它考量教师的功底。二是难在文和意的有机统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将感悟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其情感和领会其表达上的特点、作用、效果结合在一起,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策略、经验。如果在教学中让人感觉到某一部分、环节的教学,既是在感悟内容、内涵,体会其情感,又是在领会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这才称得上“有机统一”,这才称得上真正发挥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三是难在如何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自悟自得上。是直接教给学生,还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就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我们主张,教师应设计一定的方法、策略,或是暗示,或是搭桥,或是铺垫等,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品读,在品味到语文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自主发现的快乐,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理解、思维喜悦。

从某种意义上讲,力求文意兼得,并非是难以破解,关键是你追求什么样的语文教学,你怎样理解阅读教学。如果你对文意兼得这一语文教学的理念认同了,那么你就要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去到教材中寻找、发现那些文意兼得的地方。我们的经验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例如,《猫》一课的教学,课文写猫的贪玩一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句话里有三个语气词,很有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读读这句话,提出:这句话有一个特点,看看能发现吗?学生发现这句话有三个表示语气的词,然后将这三个语气词去掉,再比较着读一读,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进而体会到:有这三个语气词,就能感觉到老舍先生非常喜爱他的这只猫,责怪里饱含着喜爱,如果去掉这三个语气词,就只有责怪没有喜爱之情了。这样的设计及教学,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使学生领会到了语气词的表达作用、效果,这种一举多得的教学,可以说是文意兼得的体现。我们主张并力求这样的文意兼得之举,让学生通过这样教学,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同时,去体味语言的作用、力量,去品尝“语文味”,去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个“点”的教学,在对文意兼得还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把握和更高水平的设计、操作的情况下,不妨通过这样的点去体现、去落实。即通过一个个的点,去引导、引领学生感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力求点上着力,点上突破,点上求效。这样的点(关键的词、句、段、标点),每篇课文都有,关键是善于发现,找到它;精心设计,用好它。也就是说,抓住这样的点,大做文章,做足文章。这如同“榨果汁”,力求榨尽,让学生品尝到语言文字中所有的滋味、营养。

(二)

那么,文意兼得,从何处入手?寻找什么,发现什么呢?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体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把握内容、感悟内涵、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关注课文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效果。即“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表达的效果”(《课标》语)。 

例如,《可贵的沉默》一课中写“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这几句话有一个特点,即在写孩子们的语言时,没有我们常见的“××地说”提示语,这是为什么?其表达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只有深入分析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构段方式,正是“七嘴八舌”说的真实再现。因为,“七嘴八舌”地说,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着说,争着说的情景,表现出了孩子们明白了老师的意图之后的激动心情。这就是这种构段方式的作用和效果。如果在这段话中加入“……地说”,就不能表现出这种争着说、抢着说的情景和人物激动、兴奋的心情。 

再如,《唯一的听众》在写妹妹的惊叫“‘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他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这几句话有8个标点,其中有四个叹号,一个问号。这样的标点使用,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课文中的第十自然段仅仅是一个省略号,并独立成段,这种特殊的构段方式,省略的是什么?为什么省略了?如果补充出来应该是什么?而作者为什么省略不写?其表达的作用、效果又是怎样的? 

课文中,像上述所列举的例子,每篇课文中都有,关键是要我们去深入钻研,慧眼发现。 

2.在把握内容、感悟内涵、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关注课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作用、效果。即“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等(《课标》语)。每篇课文在其篇章结构、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特点,特别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去认识领会其表达的作用、效果。 

例如,《猫》一课,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前四个自然段是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总起句写的;最后一自然段是围绕“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这一总起并过渡的句子写的。教学中让学生找到这样的总起句,再加以解读,学生既可以认识到总起句的作用,又可以划分出课文的结构,把握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等。 

再如《唯一的听众》前两个段落分别写了“我”在家里练琴遭到家人的打击,内心十分沮丧,后来又到小树林中练琴,自己都感到琴声的确像拉锯声,内心又一次感到沮丧,彻底失去信心。这两个段落,似乎与“唯一的听众”关系不大,那么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笔墨写这两种内心的感受呢?它在全文中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关系呢?课文最后揭开“唯一的听众”的真相,这样的结尾、布局又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呢?这些问题学生一旦弄清楚,心里亮堂起来,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一种阅读的喜悦,会真正品味到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3 . 在把握内容,感悟内涵,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关注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作用、效果。即“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标》语)。文章的表达方法,主要指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和铺垫、衬托等。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些表达方法的特点、作用、效果,不仅会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还能促进对课文内容、内涵的感悟。 

例如,《翠鸟》一课中描写翠鸟捉鱼时的动作:“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几句话,前一句正面描写翠鸟捉鱼动作的快、敏捷,后一句通过景物从侧面衬托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学生一般能通过句中的“蹬”“叼”“贴”“疾飞”等动作,体会到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而容易忽视后一句的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和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品味。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既有间接抒情,即在记叙事件的过程中表达出对周总理的热爱、敬仰,又有直接抒情,即作者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疾呼,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周总理的热爱、敬仰、引以自豪之情。这两种抒情的方式不同,各有特点,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所认识。 

又如《穷人》一课中对桑娜内心矛盾的心理描写,与渔夫的出现及对两个孩子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在铺垫、制造悬念,后者写出乎人的意料,就很好地烘托出了渔夫的善良品质。像这样的描写、记叙,无不体现着语言的力量、魅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研读,无疑会对学生的感悟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文艺兼得体现的是阅读教学的本质特点、基本规律,体现的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意图,这种目的、意图是双重性的,有时甚至是多重性的,比单纯的侧重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更具有“语文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学生一旦在阅读过程中一次次的“文意兼得”了,就会从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中积累一定的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就会产生一种知识、能力的自觉、自动的迁移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如,布局谋篇中的文章思路、篇末点题等,表达方式中的描写、抒情、议论等,主要是渗透和积累,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它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效果,并非是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仅仅是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 

我们反复强调的是:体现、落实文意兼得,其关键是,教师潜心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教材,反复推敲教材,去发现、寻找那些语文学习的因素,尤其是那些学生发现不了、意识不到的,或者发现了而理解不深的地方。 

(三) 

    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文意兼得,需要一定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策略,最理想的,就是想法设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悟自得。这需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关键,即弄清抓哪几个“点”,并进而思考抓到什么程度,即弄清理解、感悟的落脚点。有了这样的钻研、思考,接下来就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找到切入点、突破口,想出一个个巧妙的办法,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究。根据我们的尝试和经验,以下几种引导的方法、策略比较有效。

 

1 换词法。即将某一语句中的关键词进行改换,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情感,体味其表达的作用、效果。 

例如,《猫》一课中写“……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将这句话中的“踩印几朵小梅花”,改换成“踩上几个小脚印”;将“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中的“更可爱”改换成“也可爱”,让学生在比较中品读。学生在这种比较的品读中,既能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体会到句子所包含的情感,也能品味到这些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效果。 

2 加减法。即将某一句段中的关键词句去掉或加上,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其异同。 

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中描写小艇的语句,从长、宽、深、翘、轻快灵活几个方面写出了小艇的特点。如果去掉句中的比喻句,“有点像独木舟”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似乎仍然能体现出小艇的特点,但是有了这些比喻句,却能使小艇的这些特点更加突出、形象、直观,从而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3 情境法。即根据某一句段的内容,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如临其境的对话,以此来理解内容,体会情境及语言表达的作用、效果。 

例如,《穷人》一课中写桑娜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的矛盾心理。教学中将这一心理描写创设为情境:此时,在桑娜的内心似乎有两个态度不同的桑娜,一个是同意把孩子抱回来的桑娜;一个是不同意把孩子抱回来的桑娜。对此,可让学生当一当桑娜,师生合作进行这样的“对话”: 

师(不同意抱回孩子的桑娜):桑娜,你把孩子抱回来了,如果你的丈夫回来后不同意,打你一顿怎么办? 

生(同意抱回孩子的桑娜)…… 

师(不同意抱回孩子的桑娜):桑娜,你把孩子抱回来了,可是你已经有五个孩子了。今后你的日子怎么过呀? 

生(同意抱回孩子的桑娜)…… 

以此让学生走进桑娜的内心,感受桑娜的矛盾心理,领会心理描写对表现桑娜善良的品质和为后文渔夫出场的铺垫、衬托作用和效果。

 

4 演示法。即根据某一词句的意思,通过动作演示或操作来品读某一词句。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写“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诗句中写苍耳“挂住”动物的皮毛,能不能换成“贴住”“粘住”呢?教师将几颗苍耳往身上一放,苍耳就很容易贴到身上,似乎用“粘住”“贴住”也可以。然而,用实物投影把苍耳一放大,秘密就被揭开了,原来,苍耳身上的每根刺都是一个细小的钩,肉眼是看不到的,这样一演示,学生恍然大悟,由此体会“挂住”一词的巧妙: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用词非常准确;大自然非常神奇,同时还能使二年级的学生意识到抓住重点词读懂句子是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5 假设法。即根据课文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的某一特点,进行一般性记叙或描写的假设,以此来比较课文这一特点的表达效果。 

例如,《唯一的听众》假设在开头部分先交代老教授的身份,再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好不好?以此来领会结尾处揭示老教授的身份在表达上的作用、效果。 

6 提示法。即根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将文中起引领作用的语句提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这些语句来理清课文的脉络,确立思考问题的线索。 

例如,《可贵的沉默》一课,文中的老师先后提出了“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等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是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中就可以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找出这五个问题,然后,将这五个问题进行初步的解读,从中明白这五个问题反映了孩子三种不同的表现,即热闹→沉默→热闹,进而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孩子们开始表现得非常“热闹”,继而“沉默”,后来又“热闹”起来呢?这两个“热闹”的意思一样吗?并由此导入重点段落的研读、深究。这样的设计,提示的是课文中的五个问题,渗透的是课文叙述上的脉络,同时还引发学生设疑思考,并引领学生顺序研读、深究。 

总之,引导学生文意兼得的办法很多,除上述介绍的以外,还有图示法、改写法、铺垫法、设疑法、示范法、照应法等等。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力求做到六个字:适合,即不论是老办法,还是新办法,用在这个地方最合适,就是好办法;巧妙,即含而不露,教而无痕,多为学生铺路、搭桥,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的某种条件、情境中能自主发现,自我探究,从而产生一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阅读收获、喜悦;有效,即在教师设计、预设的手段、方法、目的、意图中,达到既感悟内容,又领悟表达的教学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