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浪椎秦

 wps0321 2015-08-19

博浪椎秦

李济通

博浪椎秦,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锤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库。”这里,说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良求力士椎刺秦始皇的故事。

张良字子房,原为韩国(都城在今新郑市)贵族。其祖辈多为韩国高官。尤其他的祖父张开地,为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宰相;父亲张平也曾任韩僖王、桓惠王二朝宰相,地位显赫、权势威重。然而就在他父亲死后的20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韩国终被日益强大的秦国所灭。此时,张良尚未成年,正在淮阳学礼,得知国破家亡,他决心反秦复韩,为国雪耻。

其时,张良虽然家境败落,但仍有不少土地、财产,并有奴仆300余人,于是他倾其所有,悉散家财,寻访力士刺客。为此,他弟死不葬,一心一意为韩报仇。后来经人推荐,他找到了一名力士。此人力大无穷,身手不凡,可舞动120斤(旧制,约合今制50市斤)重的大铁椎。二人认真策划,寻找战机,伺机椎杀秦始皇。不久,闻知秦始皇要率众东巡,张良即和力士一起,奔赴秦始皇冬巡的必经之地博浪(古称博浪城,在今我省原阳东南),设下埋伏,乘机椎杀秦始皇。

这次行刺没有成功。原因是行动中力士用力过猛,铁椎没有击中秦始皇,只是误中了他的副车。受此惊扰,秦始皇大为震怒,下命进行全国大搜捕,捉拿刺客。张良眼见椎刺计划落败,只好隐姓埋名,逃亡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

虽然这次刺秦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张良反秦复韩的决心并未泯灭。不久,他又投身到全国的反秦灭秦运动中,组织各种力量,参与各项活动。后来,他投靠刘邦,为之出谋献策,不仅灭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国,也在后来楚汉相斗中,为刘邦夺取天下、称孤道寡立下了汗马功劳。世称张良为“西汉开国、佐命‘三杰’之最”。连刘邦都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博浪椎秦,也作“椎秦报韩”“博浪椎”“博浪沙”,主要用来表示仁人志士舍家忘身、决心报国复仇的英勇气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