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上好语文课(Ⅲ)

 采菊东篱630 2015-08-19

怎样上好语文课(Ⅲ)

陈林森

(2015年8月4日在全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讲课稿)

陈按:这是2015年8月4日上午应邀在九江电大给全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讲课稿,是这次讲课的第一个专题。由于原文较长,为了阅读方便,分3次发表。这是全文的第三部分。

 

三,生动性。一堂课讲得生动,才能使学生听得有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生动,不是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必备的,但它就像一盘菜肴中的调味品,能使学生听得兴奋,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甚至能留下长久的印象。

第一要有激情。一个语文教师,上课时一点激情也没有,是不可想象的。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教师形象,都是富有激情的。如《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很有激情。《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上课时感情激动。魏巍的老师“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梁启超先生讲课,更是激情洋溢:“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激情的来源是对工作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只有你自己被教学的内容感动了,你才能感染别人。有一个学生毕业多年以后在博客上回忆我的讲课:“如果我们听到隔壁教室的掌声和捶击桌子的声音,就知道陈老师在给他们上课了。”这当然有点夸张,但对我讲课有激情基本上是公认的,也是我上课的一个特点。

第二,教师的语言要有适当的文采,不是枯燥的照搬教参中的语言,甚至完全照本宣科。教师的语言生动,需要长时间的修炼。为此老师平时要爱好写作,经常锤炼自己的语言。

第三要恰当地举例取譬。教材的内容往往是抽象概括的,需要我们紧密联系实际,恰当举例取譬,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描述和讲解。我们讲课时举例子,打比方,很多不是事先准备的,而是要就地取材,就近取譬,临场发挥,随机应变。有一年,我讲《苏武》一课,讲到“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一句,出现了“假吏”的概念。这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在讲清楚了概念(假:临时的、代理的)之后,我补充了当时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映的电视连续剧《韩信》中韩信自封“假齐王”的情节,使学生比较透彻地了解了“假”作为古代表示某类官职的前缀时的特定含义(近似于英语中的“vice-”),使学生在课本注释基础上更深刻地了解了“假”这个词的新用法,它不但不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真的反面),也不是古代汉语中的一般概念(假借),而是一种全新的用法,而这个用法在高考中是有用的,是高中生应当掌握的知识。如果简单重复注解,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需要教育机智,需要教学的即兴成分。语文教学比其他学科有更多的随机性,很多问题不是事先可以准备的。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地灵活地向学生传授有用的知识。当学生的回答虽然整体上原则上是错误的,但也包含某些正确的合理的成分,就要敏锐地挖掘出来。有些不自觉地出现的错误,不是简单地否定、订正,而是发现其中可能包含着认知上的原因,包含有规律的东西,老师适当地化解,指引学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接受正确的知识。如讲《别了,不列颠尼亚》,学生在朗读中出现了一个失误。原句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原文中的“终结”学生读成了“结束”。我问学生是“结束”还是“终结”,学生回答是“终结”。我趁热打铁,问学生,这里为什么用“终结”而不用“结束”。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终结不是一般地结束,而是永久性的结束。课文用“终结”,意味着中国人民任由帝国主义宰割的屈辱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我抓住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小小的差错,适时地进行了近义词辨析,因势利导,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民族自豪感。

有一次考试,文言文试题是《汉书·游侠传》节选,其中有一句:“郡国豪杰至京师者” (翻译的意图是考查“定语后置”的知识点),要学生翻译,有些学生把“郡国”理解成外国或世界各国,他们不了解汉代的“郡国制”,汉代的封国其实与郡的等级一样,是汉代初期特殊的行政制度。我举例说,假如皇帝的一个子弟封在红谷滩(十九中所在地)做红谷王,听起来是一个王,实际上就是红谷滩的滩长。学生一听“滩长”这个生造的概念,都笑开了,有的笑得拍桌子。这样一来就把学生对“郡国”概念的神秘化给破除了,在这里,郡国与京师对应,可以泛指地方。

要使讲课生动,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即兴性成分,而不是一味依赖讲义。我在《课堂教学语言的语体特征浅析》一文中说:“一般地说,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些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中的即兴性成分占有较大的比重。反之,初出茅庐的教师讲课往往离不开事先准备的教案,他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缺少种种必要的即兴性成分,这样的课堂教学便常常是刻板的、不成功的。”课堂教学中的即兴成分,是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所必不可少的,也是营造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重要因素。

语文教学要去假存真,反对形式主义。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今年3月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举了一位小学女老师讲丰子恺的《白鹅》。老师自己范读了一段课文,不仅让学生给自己鼓掌,还问学生:“老师读得怎么样,能不能把鹅和狗吃饭时的不同读出来?”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某老师读得特别好,因为您用讲故事的方式读出来了。”老师当堂高度评价这位学生:“同学们再把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他不仅把真诚的赞美献给老师,还告诉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要像讲故事一样。”王旭明说,就是真像讲故事,也不要这样引导学生当面赞美老师。王旭明从这堂课出发,批评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的形式主义弊端:一是脱离文本,去追求所谓弦外之音,拔高课文内容。二是背离了语文课听说读写的要求,过度解读某一方面。三是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教师授课时普遍拿腔拿调,语言高八度。四是过度使用多媒体手段,使老师在课堂上成主角。五是不注重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精神,成了灌输和填鸭式,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余地。

正确,清楚,生动,这三个标准,看起来简单,但不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还有,这三者的顺序不能紊乱。首先是正确(正确决不等于照搬教参!),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清楚,在正确、清楚的基础上谋求生动。再加上组织教学的能力,对班级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熟悉,教师个人形象、性格、风度等方面的魅力,一堂好的语文课就不是什么难事。

我这个观点是很早就产生,至少在九十年代就开始孕育,一直没有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我一直认为这是经验主义的提法,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事有凑巧,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西南大学教授赵伶俐博士有一段话,与我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美,她是这样说的:“准确、有效、美感(即准确性、技术性、艺术性)是备课上课的三维宏观总要求,是教师职业永恒不变的专业追求。”“‘准确’是指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是指教学的技术性,‘美感’是指教学的艺术性。”如果生硬的类比,赵博士的三维要求和我的“讲课三标准”,是不是在实际上是一致的呢?如果我们打个比方,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比作一座建筑产品,那么知识和思想的“正确”,就好比是建筑材料要合格、充足和优质;讲课过程的清楚,就好比建筑工艺和技术要先进,有创意;讲课的生动,就好比建筑产品的装修装饰,它不仅能美化建筑产品(建筑物),而且能提升和完善使用功能。再用食品打比方,比如一家美食店,“正确”就是食材要好,要地道,要绿色环保,调料也要好,不能用地沟油什么的;“清楚”就是有条理,从厨师来说,就是手艺好,厨艺精,各种烹调技术,炸、煮、炒、煎、蒸、爆、烤、煸,各得其所。生动,就是要追求色香味,不但好吃,还要好看,提高顾客的食欲,还要吃得有情趣。就是说能提高上课的效果,并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也就是赵博士说的具有“美感”。因此,就我的想法,怎样上好语文课,正确、清楚、生动,做到这三个方面,这就是我的答案。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凡四十年,这可以说是我四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我认为,这是教师自己努力搞好语文教学的三项原则,也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三条评价的标准。

 

思考题

(参考答案附后)

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并简述理由。

①朱门酒肉,路有冻死骨。(杜甫诗)

 

②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荆轲刺秦王》课文中有一句:“愿足下更虑之!”课本对“更虑之”的注解是“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你认为这个注解有没有问题?

 

3.《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一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课本对“微”的注释是“没有”。你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个注释有没有适当的补充?

 

4.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有个问题,教本没有处理好。“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省”字,教本解释成“曾经”,那就应读“醒”,但教参的意见与之相左,为“略”,引为“不”,则读如字。你赞成哪一种意见?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宇宙的未来》1-6段后的教学实录

师:这一层意思你怎么表述,用一句话。

生:预言未来十分困难,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又是可以预言的。

师:非常好,只是有些作者讲得很清的内容你给改模糊了:一是预言什么的未来,二是“一定的条件”的具体内容。请你将这两点弄明白,再重新表述。

生:预言宇宙的未来非常困难,然而,在非常大的尺度下,宇宙的未来又是可以预言的。

这位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是怎样引导的?

 

6.怎样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采取过哪些措施?试举一个成功的例子。

 

【附】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并简述理由。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诗)

参考答案:“臭”,读xiù(嗅)。这里指香味。两句诗意为:从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却在街头冻饿而死。从情理上说,在寒冷的冬季,穷人冻死在路旁,可见当时天气是多么冷。这种低温天气下,朱门酒肉再多,也不大可能腐烂变质而散发出臭味。退一步说,即便杜甫写诗的那一年是个“暖冬”,古代又没有冰箱一类的冷藏设施,地主家的肉真的馊了,那主人也会早早把它倒掉,不会允许它发出墙外的穷人也闻得到的程度。“臭”字在古代主要的读音是xiù,表示气味或香味,有不少成语保留了这个读音,如:其臭如兰、臭味相投、乳臭未干、无声无臭、浑身铜臭。课文《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参考答案:这里的“行”要读háng,如果读xíng,同行十二年,就显得勉强。这里的“行”指“行伍”,古代军队编制,5人为伍,25人为行(háng),相当于今天的排。(“行伍”后来泛指军队,《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同行”相当于今天的战友,一个连队的意思。比较来看,读háng更合理。

 

2.《荆轲刺秦王》课文中有一句:“愿足下更虑之!”课本对“更虑之”的注解是“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你认为这个注解有没有问题?

参考答案:有问题。这里的“更”应该读第四声,副词,再,就是“更上一层楼”的“更”。修饰动词“虑”,再考虑一下,再想想。如果理解成“改变”,就要读“庚”,语法上讲不通,也与译文矛盾。本句译:希望您再想想别的办法。祈使句。

 

3.《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一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课本对“微”的注释是“没有”。你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个注释有没有适当的补充?

参考答案:这个“微”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表示否定性假设。属于连词。相当于:如果没有,要不是。初中学的《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微”用法相同。

 

4.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有个问题,教本没有处理好。“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省”字,教本解释成“曾经”,那就应读“醒”,但教参的意见与之相左,为“略”,引为“不”,则读如字。你赞成哪一种意见?

参考答案:第二种意见是对的。在这里表示否定,意思是皇帝没有通过画图了解(认识)昭君的美貌,才导致她身死他乡,只留下魂归故里的悲剧。这两句诗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正因为汉元帝昏庸,按图召幸,才使得小人有机可乘,故而辨不出美恶真相,才害得昭君遗恨终身。这样解释既符合传统故事的内涵,又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形式完美,感情一致,意义贯通。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宇宙的未来》1-6段后的教学实录

师:这一层意思你怎么表述,用一句话。

生:预言未来十分困难,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又是可以预言的。

师:非常好,只是有些作者讲得很清的内容你给改模糊了:一是预言什么的未来,二是“一定的条件”的具体内容。请你将这两点弄明白,再重新表述。

生:预言宇宙的未来非常困难,然而,在非常大的尺度下,宇宙的未来又是可以预言的。

这位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是怎样引导的?

参考答案:《宇宙的未来》1-6段(第一部分)内容很深奥很复杂,学生能作出这种概括已经非常不易,所以老师先给予赞扬,但重点是指出不足。老师的引导,不是简单的批评,也不是含糊的指导,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问题,针对性非常强。由于老师引导得法,学生很快根据课文有关内容作了限定,使含糊的意思变得清楚了。这是一篇科普文章,理性比较强,假如是文学作品,就会是另一种教法了。启发:老师不能满足于廉价的赞扬,也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一步。

 

6.怎样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采取过哪些措施?试举一个成功的例子。

参考答案:(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