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地控股超3000亿市值登陆A股全球最大房企诞生

 望云1120 2015-08-19

?

8月18日,绿地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举行股票上市仪式,当日A股开盘,绿地控股在交易大厅的巨幅显示屏上以25.1元/股的开盘价亮相,开盘市值超过3000亿,超过万科和新鸿基,成为全球最大房企。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绿地整体上市的完成,体现了中国证监会对上海国资改革、对绿地集团的支持,体现了市场各方对本次资产重组方案以及绿地的行业领先地位、多元业务组合、创新商业模式、未来发展潜力的充分认可。作为A股市场的新兵,绿地将坚持一贯的经营宗旨,始终把握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趋势性机遇,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实施经营管理创新、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将企业打造成一家主业突出、多元发展、全球经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并在房地产、金融、地铁等若干重要行业具有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也是绿地作为一家行业龙头上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A股整体上市后,绿地将完成横跨A股及H股多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布局。目前绿地在香港资本市场控股绿地香港和润东汽车,并已成为博大绿泽第二大股东。


其中,绿地香港于2013年8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绿地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盛高置地扩大股本后的60%交易正式完成,绿地集团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盛高置地同时更名为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绿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8月13日发布证券简称更名公告。公司证券简称将自8月18日起由“金丰投资”变更为“绿地控股”,公司证券代码“600606”则保持不变。


据公告,绿地控股已于8月13日得到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公司名称已由“上海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绿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另外该公司已向上交所提出证券简称变更申请,预期8月18日起其证券简称变更为“绿地控股”。


绿地家底


对于外界而言,绿地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庞然大物。


2014年,绿地全年业务经营收入达4021亿元,房地产主业实现预销售金额2408亿元,其中,海外收入达到153亿元。绿地一举超越万科,成为全球最大的房企。


房地产业作为绿地的主营业务,其地位不言而喻。2012年至2014年,绿地集团房地产主业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51亿元、1607亿和240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2.99%、36.88%和43.13%,呈上升趋势。


在房地产销售突破千亿以后,绿地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1.4%。2015年,绿地房地产业务的销售目标为2800亿元;未来五年,绿地计划复合增长率为37%。


毛利率方面,绿地房地产板块过去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9.29%、26.52%和24.80%,持续下降。将这一水平和其他top10房企的毛利率相比,并不算高。绿地方面在报告书中表示,预测2015年房地产行业预测毛利率为24.91%,比2014年增长0.11%。


绿地近三年的持续下降与行业整体趋势相同,此外绿地2012-2013年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占比较高,正陆续进入结转期,拉低了整体毛利率。2012年末、2013年末和2014年末,绿地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是87.14%、88.76%和87.97%,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这与绿地下属的房地产板块的运营模式及行业特征相符。


而从负债结构上来看,绿地负债的主要构成为流动负债,2012年末、2013年末和2014年末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76.65%、71.59%和72.02%。截至2014年底,绿地的付息债务合计约1919.4亿元,占负债总额的42.87%,主要用于支持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其中长期借款合计985.7亿,占付息债务总额的51.35%。绿地方面表示,鉴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周期较长,且开发模式为滚动开发,绿地付息债务的期限结构与其房地产业务周期匹配程度较高,偿债压力可控。


“做政府想做的事”


成立于1992年的绿地以开发中低价房起家,2000年前后成为上海房地产市场龙头企业。2005年10月,绿地组建的四大综合产业集团(绿地商业集团、绿地建设集团、绿地汽车服务集团以及绿地能源集团)正式挂牌。2006年,绿地销售额已达190亿元。2007年绿地销售额、资产规模和经营性现金流均突破300亿元。“绿地的财务情况非常好,这是走向企业的良性发展。”绿地高层人士说。实际上,300亿元的销售额已经比去年增长57%,在房地产企业中仅次于万科。


“企业要做政府想做的事情,按照政府产业导向进行市场运作,是绿地成功的秘诀。”对于绿地的成功之道,张玉良如此解说。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张玉良始终希望借力资本市场。2004年前后,就有消息称绿地将赴香港上市,但此事随后无声无息。2005年,绿地曾计划将旗下的酒店,打包到境外发行REITS上市,但依然无果而终。2014年10月,张玉良首次公开表示准备将绿地整体上市。


绿地上市完成后


绿地整体上市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上升至85%以上,且主要为流动负债,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交易前均有所下降,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和短期偿债压力,可能带来较高的财务成本和资金压力。


从周转速度上看,绿地有一定优势。2014年,绿地的总资产周转率是0.59,高于135家A股上市房企的0.26和招保万金的0.31;存货周转率为0.78,高于135家A股上市房企的0.27和招保万金0.32。


还有两个重要的数据是土地储备和存货。绿地的土储十分丰富,截至2014年12月底,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开发土地面积超过1800万平方米。据统计,绿地在国内共有土地储备1.3亿平方米,在上市房企中仅次于恒大,其中一线城市占12.2%,二线城市占53.6%,三四线城市占34.1%。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区域占比近半,高达46.1%,其余分布较为均匀。


但存货较高会使得运营和盈利风险增加。整体上市完成后,上市公司截止报告期末合并口径的存货将大幅增加至3359.79亿元,占交易后上市公司总资产的比例超过60%。


绿地的多元化布局中一项重要的业务——酒店资产,此次也披露了规模情况。信息显示,绿地目前建成酒店26家(其中自有品牌酒店6家),房间总数超过7500间,在建酒店50多家。


在一个主业之外,绿地积极发展“大消费、大金融、大基建”三大多元化业务。张玉良曾经为绿地描绘了一幅宏大的5年规划蓝图:2015年,海外收入目标300亿,房地产主业收入目标2800亿,业务经营收入超过4500亿元;计划到2020年业务经营收入达到8000亿元,跻身世界100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