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韵旅 | 道生脚下,爱在行中——记天地心韵云南游学第四站·普米“情人节”

 汐钰文艺范 2015-08-20

小编心语

在洋节日益商业化、形式化的时候,一个简单“走心”的传统节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普米,当汉族迎来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的时候,他们迎来的是充满浪漫氛围的“情人节”。
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今年6月天地心韵云南游学的第四站,感受普米族的浪漫情人歌会!



每年汉族的端午节是普米族最盛大隆重的节日——情人节,少男少女们将欢聚在罗古箐情人坝,欢歌达旦,谈情说爱,很多青年男女在这里相识、相爱并最终结成伴侣。


以前普米族青年的婚姻,大多是父母包办,受家族宗法的影响,自由恋爱的有情人往往无法成为夫妻。然而,对爱情的渴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年轻人常常借上山采药的名义,到山上唱山曲对情歌,寻找自己心仪的人。



每年的端午佳节这一天,老君山深处的罗古箐和大羊场,百草繁茂,名目繁多的名贵中草药正是生根发芽,也是药性最好的时候。借着这个时机,普米族青年男女便会上山采药,对情歌,找情人。


慢慢地,老君山以西的兰坪各民族青年男女,都参加到这样的对歌盛会中。最终,年轻人打动了族人和父母。同时,随着时代变迁,自由婚姻逐渐成了主流。而年轻人们端午相会的传统也保留了下来——在老君山西麓的罗古箐、大羊场、雪门坎一带,形成了普米情人节。



普米“情人节”这天,普米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相约到野外踏青,到情人坝载歌载舞。时代变迁,追求时尚的普米族年轻人也穿起了大都市里的流行服装。我们看到山里人日渐富裕的同时,也许本民族文化却随之渐渐消失。天地心韵做云南游学的初衷,也是想要将都市人带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中,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尽绵薄之力,并将其保护和传承下去。


我们也加入了当地人的行列,随着音乐欢快起舞。高山草甸,牛羊成群,溪流潺潺,花开遍野,山丘与草地相间,风景宜人。




这里是情人坝。低头吃草的马儿,翩翩飞舞的蝴蝶……看不完的风景,听不够的风声、水声、鸟鸣。有时,只要你愿独处,还能听到大树杜鹃开花的声音…… 当然,如果你想要热闹一点,不妨跟随当地人一起。


白狼后裔


普米族文化探秘


「普米」被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称为「西番」,'普米'意为白人。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

源属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丽江地区的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土风计划

普米族文化传承小组

音乐人陈哲建立“土风计划”普米族传承小组,为普米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乡村建设做了很多努力。陈哲说,”所有普米族的歌曲都跟森林有关。于是我开始进入山村去寻找大树。在中国有许多地方,巨大的树已经不存在了。我大概走了十几年,也看到很多片林子,都没有兰坪县的这么丰盛和原始。直径2米、胸围6米多的树很常见。人站在树下很小。而且这片森林是玉狮场的村民用血汗保存下来的,他们曾英勇地和砍树集团作斗争。我们算了一下年轮,村民跟我介绍,这些树很多都有1200到1500年了,唐宋时期就活着的。这种树站到今天,在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了。

站在树下的时候,想着一件事:如果这样的树给我带来一种震动的话,那么它们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喜悦?一个民族保护了罕见的原始森林,也守卫着他们的传统。可惜的是,这个传统正面临断裂、弱化。他们的作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价值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我们就开始推动土风计划,到今天,很多人参与进来。我们就想通过大树的故事,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还能保留一片完整的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