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爸去哪儿了

 圆角望 2015-08-20

    部门开一团队建设会,头儿让我们做性格测试,了解各人工作风格,例如大家是看全局还是干实事,这让我想起眼下一个有趣的现象:网络上妈妈们在交流育儿经验,全都在干实事;爸爸们比较宏观,一个个在宏大叙事,痛骂当下教育模式。妈妈们过于焦虑。爸爸们似乎集体缺位,以至于电视真人秀就叫“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们对教育模式的不满,还出于另外一种焦虑——对自己变得可有可无的焦虑。家里小环境插不上手,就想在大环境上做文章。

    过去教育的主要责任由父亲承担。孟母三迁之类佳话,几千年出不了几回,“子不教,父之过”一说则代代传承。如今情形翻转,妈妈主抓教育,说好的拼爹呢?

    爸爸的缺位,理由不外乎如下几种:女人婚姻一般就高不就低,大部分家庭男性在事业上花费时间更多,双方在带孩子的责任上自行调整,女性成了主要负责人。

    另外,独生子女为主的社会,妈妈对孩子精耕细作,恨不得亩产万斤,爸爸如再来抓,孩子非窒息不可。牛马尚且过冬,土地也得休耕,何况人乎?爸爸们有意无意让位,也是让孩子有个空间伸伸胳膊伸伸腿,以免成长失衡。

    最后,夫妻双方意见不统一,总得有人退让。理想状况下,父母一方和孩子有冲突时,双方应站在一起,帮助树立对方的威信,这样两人共同教育孩子就容易很多。在过去的中国社会,父亲是家里的绝对权威,母亲要尊重、扶持。而今如果长辈们价值观彼此扦格,很可能谁也不服谁,一山二虎三虎四虎都有。日子久了,必须有人退让。

    当真是男人都是猫爸,不懂教育?我和一些父亲交流过这个问题。有位父亲的说法我很赞同。他说妈妈们往往只看眼前,比如分数、同事的孩子学什么等等。爸爸们通常考虑得更长远,比如孩子十年二十年后的人生。立足点不一致,势必造成育儿风格的分歧。这本来很正常,是人就会有观念冲突,可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使大家含混忍痛,对分歧不能解决也不敢暴露,为减少冲突,只好选择缺位,以免孩子左右为难。

    假如爸爸接手教育会怎么样?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的爸爸,在妻子离开后才找到当爸爸的感觉,开始很混乱,后来渐入佳境,挑战了多少年来“妈妈是更好的家长”一说。电影《儿子归来》同样挑战了人们对于育儿的种种假设。电影中的爸爸是个澳大利亚体育记者,经常出差,一天妻子突然病倒,不久去世。儿子亚瑟被外婆接走,爸爸跑去要接回来,外婆不放心,说你经常出差,哪里能提供“结构、规律、稳定”这些孩子需要的东西?爸爸说他过去失误够多的了,必须亲自带儿子。接着,前妻来电话,她再婚了,怀孕了,要他把大儿子从英国接到澳大利亚。结果这位体育记者带着两个男孩,选择“不向孩子说不”的原则,让孩子在他营造的“猪仔天堂”里自由发展。鸡在厨房散步,客厅乱作一团,规律之类是没有,可是爸爸和儿子们活得汪洋恣肆,最终找到各自适合的位置。

    我们可以把这部电影看作“爸爸去哪儿了”的续集,改名为“爸爸回来了”。希望妈妈们看看这部电影,之后多多放手,让爸爸们也发挥作用,这样大家都少些焦虑,多些取长补短的共同担当。一开始会杂乱些,毕竟脱离了各自角色的舒适区,但最终,会给孩子的成长开辟新的边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