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院校园里的鹅

 圆角望 2015-08-20
□华生

  苏州工艺美院和泰州的农牧学院两校友好,互通有无。六年前,美院应邀派出五六个书画家,来到农牧学院的实训大农场,挥毫泼墨,两天时间创作了十几幅书画作品,装饰农院会厅场馆。农牧学院真心热爱艺术啊,备了一卡车上百株自育的枣树苗,外加八只雏鹅作为润笔,让艺术家们带回苏州。
  枣树苗种在石湖岸边美院的校园里,扎根吐翠,隔年结出的枣大如草鸡卵,引出许多瓜田枣下的故事暂且不表。单说那八只纯种的法国朗德鹅,来到美院初一试水,便展示了欧派不俗的优雅和法式经典的浪漫。鹅们游弋在美院曲曲弯弯的河道里,白毛绿水,红掌清波,泛起阵阵涟漪,搅动了美院人躁动的艺术之心:咫尺江湖,塔影钟声,儿女情长,诗意缱绻……鹅们和美院师生和睦相处,跨界双融,生出了数量可观的鹅蛋。可所有人都说没见过鹅蛋的模样,见保安队长日渐肥胖,有人怀疑是他及手下偷吃了鹅蛋,保安队长辩解说他正在减肥,何必偷吃鹅蛋?究竟谁干的或许只有偷蛋者、鹅蛋及鹅们心知肚明。鹅们很快成为美院的成员了,和美院师生共同演绎了许多关于艺术的趣话,直让人们忘掉了鹅蛋的种种猜想。
  美院行政楼后面,弯弯的河道上,建有弯弯的曲桥,曲桥的旁边,有一只弯弯的小船,船边河岸上,稀稀疏疏的长着几棵弯弯的桑树。春天里春水荡漾,紫藤花开,水面上,鹅们快乐地漂游,三三两两,散漫而闲适,优哉游哉。绘画班的学生们,哪里肯辜负这明媚的春光——远处高远的楞伽塔,眼前幽怨无桨的小舟,还有风情万种的鹅,无不可以入画!他们支起画架,快乐地挥洒笔墨丹青,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和忧伤。胆子大一点的鹅借食草机会,踟蹰到画架边,伸长鹅颈匆匆看一眼学生画稿上即将画完的鹅,回到河中对同伴连说“嘎嘎嘎,不像不像”,初来乍到的鹅们,哪里懂得“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玄玄乎乎?
  六月里栀子花开,报告厅外墙爬满绿色藤蔓,毕业季弥散着初夏浓浓的温情,骚情的艺术生总要搞起骚情的毕业花絮,诠释独属美院的优雅和浪漫。作为美院的重头戏,一年一度的毕业展示周在河边的美术馆隆重开放。兄弟院校、教育文化部门、行业企业嘉宾云集,谈艺论道,洽谈合作。苏州教育局的美女局长感叹:来到美院,像是到了外国。鹅们坚定地认为,局长褒扬的不仅仅是场面和内涵的高大上和国际范,具有外国血统的鹅们无疑也是由头之一。人多拥挤,保安出于安全的考虑,谢绝高贵而傲娇的鹅们入场观展,鹅们只好隔岸观火,水边听音。师生们、宾客们看完展览,总要在面水轩茶话,或者坐在亲水台阶上,谈论今年的毕业设计和美术作品成色如何,从英国法国的艺术院校借鉴了什么,和中国美院、清华南艺比,还有哪些差距,哪个系的毕业设计进步大,哪个系货色好,哪个系展示形式超炫……鹅们听着这些南辕北辙的论道,说到点子上的,应声附和叫好;听着不着调子的,扑腾下翅膀,一个猛子入水,再见时已到对岸。几届展示周下来,鹅们俨然成了艺术的行家,一大早,你听那鹅头在岸边颐指气使地宣讲:哼哼,说得清楚的,算不得好的艺术,真正高妙的艺术嘛,就是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的那种,嘎嘎嘎!
  九月序秋,新生入学。舟楫静驳,水清河阔。安静了一个夏天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学院操场,图书馆美术馆广场,满是站军姿练正步走的青年学子,一色的迷彩,口令铿锵。八只鹅显然受到了军容军威的影响,一改往日的自由与散漫,从西草园吃完嫩草,游回美术馆边的宽阔水面,一列纵队,步伐齐整,神情严肃,器宇轩昂!鹅们时而变换阵形,四鹅成列,自成两行。时而一字排开,曲项向天,歌声嘹亮。来自正规野战军的教官们看着河面的鹅,教训眼前的学生:“你们怎么搞的,啊?队列都站不直,看看那八只鹅,走得多么齐整,你们要好好向鹅们学习!”
  鹅们不以为然:可笑的人们,殊不知万物生来平等,人与动物,各有各的造化。鹅为禽类,自有禽类的禀赋,人非神圣,也未必一定要超越一切生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