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碉楼游记】教我如何不爱她

 BIN825 2015-08-20

    如果有前世,我相信我曾活在这里;如果有来生,我希望我能生在这里;而此生,此时此刻,我只能远远地守望你。
    你,一直藏在我心里。
    徜徉在似曾相识的老街,听着远方飘来的老歌,这份感觉,是何等的亲切;每每转过老街的街角,一座又一座沧桑而漂亮的骑楼跃然眼前,那辉煌而细致的灰雕,此情此景,不只一次曾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我回来了,我轻轻地说......

这就是我梦牵魂系的:开平市赤坎镇,赤坎古镇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面积61.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平方公里)。潭江横贯全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


此镇有很多值得拍的好东西,无论风光还是人文,都能让你拍足一天或更长时间,这很适合摄影发烧友,而且免门票。小镇上有住的旅馆两间,有的饭店多间,还有开平许多的特色小吃,并且交通方便,除了自驾车的朋友容易找到,就算坐长途车来,也有多条线路的公交车到达赤坎,比如在义祠汽车客运站就是坐6路或9路公交,十来分钟就一班。这篇游记,会让你非常全面的看赤坎与锦江里。




从东莞到开平有二百多公里的距离,为了拍那些让我痴迷的碉楼、骑楼、洋楼,我来过赤坎七次,在三年的时间里,无论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白天夜晚,赤坎的街头都留下了我足迹,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来领略它的神秘与端庄。




多年以来,我热爱摄影,是因为爱上眼前的美景,想把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录下来;我自小爱好画画,就是想把一切的美好留下,而这珍贵的回忆,不但在我心里,更想能拿出来与大众分享。

在摄影的题材里,我一直很喜欢拍建筑,特别是古老而有特色的建筑,有种遥远的亲切感。早在2003年我就来过开平的自力村、锦江里、方氏灯楼等地,还去了台山好一些村落,拍了不少碉楼、洋楼,当时开平还未申遗,这些现在有名的景点,那时不用门票。开平碉楼,赤坎骑楼,台山洋楼,这一幢又一幢辉煌而典雅的老建筑,充满了民国时代的味道,真羡慕生在这里的人,可以天天看到她们(我不想用这个它,因为我一直都觉得建筑是有灵魂的,所以我用母亲的她)。


我生长在东莞石龙,自小就很喜欢石龙中山路的氛围,但随着长大,中山路给我反反复复拍了无数遍,无论晴天雨天,清早傍晚,已经找不到更心动的建筑了,而且没有开平骑楼街的完整。我只能在梦里,一次又的一次的在梦里,在石龙发现了好多老建筑,灰墙黑字,完全是当年的模样,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艺术。


要进入赤坎,有好几条路,但无论走哪一条路入到这个古镇,都不会迷路,很容易去到我相片中的地方,最经典的莫过于那条连接两岸骑楼的小桥,虽然不宽,但自有它的特色和味道。每次我看到此桥,总是想,它为何没有一个名字呢?夜晚拍摄时我突然想,奈河桥会否就是这样子?孟婆就坐在桥头给过桥的每个灵魂发一碗忘记生前人与事的汤,放下心中情。



过了桥后,是游人最常去的地方,这一排骑楼街,名欧陆风情街,保存完好,而且是原汁原味,就如同回到民国时期。



过桥后往左转,有两个售票的景点,一个是景辉楼,门票20元,每层楼都展览了很多古董。



另一个就是赤坎影视城了,话说在过去的两年,我来了五次,都因为出租给电影公司拍戏,就算给多少钱也不能进去,白白浪费了这个好景点,好多游客来到都只能在外面望望,而20132月,《一代宗师》终于上映,这里也随之对外开放,门票为30元,开平人凭身份证五折。





在景辉楼与影视城之间,就是关族图书馆,它门前的两棵树长得很有特色,此馆免费对外开放。


在这一排骑楼街后面有一条很有特色的街,与前面的骑楼街成一条平行线的,名二马路,路面上都是小石子,汽车不能进入,怕压坏这么特别的路,走在上面很舒服,路两边的房子都有人住,很有人文气息。它路口的这间碉楼也不能说特别漂亮,但奇怪的是,我在东莞常梦到此。




继续往前走约两百米,来到另一条更宽的桥前,看到的就是关氏大宗祠,此宗祠除了里面有些图文资料让我们了解开平好一些村落的碉楼,门外又有旅游路线图,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很好的了解有哪些地方游历。设计的人做得很周到!



   沿着路走,你会见到两边都是骑楼的街,其中这些挂满旧式招牌的地方,就是拍《一代宗师》的取景点,我去年在此拍时,是不准摄影的,好不容易偷拍,今年对外开放了,新年时人山人满,都因为在戏里看到如此漂亮而来:







此游记除了观光,娱乐,吃和购物是必须有的,在开篇不久已出现了吃的相片,现在给你们看购物的地方,其实在小桥一过来,因为游客多,那里的骑楼街都是商铺,有不少吃的,更有很多新会陈皮销售,上月50元一斤,和开平市区价钱一样,看来开平对旅行点的物价管得很好,不会损坏开平给游客的形像。进入镇上的骑楼,就更多超市、商店、菜市场,一应俱全,我来赤坎就买过十几斤陈皮、两把雨伞、一件毛衣、当时带的冬衣不够,不知一下子有冷空气的,幸好要买什么都有。曾去一间商店买过两次瓶装水,店主阿姨都认得我了,每次我来了,她都热情和我说话,还留我吃饭。





对于简单浏览的网友来说,可能都是骑楼相片,差别不大,但是,我确实很喜欢这里,每一次到赤坎,我都舍不得走,都想细细的看,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有好一些地方,是我上一次来赤坎后,在离开的路上,途经一些骑楼,突然发现是很遗憾未拍下的好建筑,原来赤坎的骑楼街真长!那次我一回到东莞,就马上上网找啊找,找寻我来不及拍的建筑,此后更有一个强烈的想法,我一直以来,把开平的相片发在QQ空间,人家要搜索开平相片时,是不知道我有的,我也要把赤坎的每一处风光,放上网络,便于有需要的朋友找到。有时来到开平的一个地方,发现是我在网上收藏了的好相片里的建筑物,我会很兴奋!






我经常向人讲起开平碉楼,赤坎骑楼,台山洋楼,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呢?其中之一就是赤坎的景物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或许,在当地人眼中可能寻常,在我们东莞人眼里,这些,都是二三十年前东莞有过的样子!我拍的赤坎曾放在东莞两大网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这种工厂的样子,就是我小时候(八十年代)在东莞也有,后来长大后就不见了,现在都是很像规模的厂房。



我们小时候在一些路口,也是用这种垃圾箱收集垃圾的:

摩托车,加工场,养一笼鸡,几个绿色的大垃圾桶排成一排在路上……这一切一切,在东莞好少见了,我们童年时不正是这个样子么?
至于骑楼柱子上的字,我小时候也少见,只有在梦中有这种民国风格,他们的字何以还能如此清晰?因为经常有影视公司来拍戏的缘故啊。



   这间修理店的招牌,也是我童年时在东莞才会有这样子,但它的色彩和用料却是这么新,店主说是新做的,我觉得真不错啊,我们东莞新做的东西只有时代气息,没有我们童年的味道与回忆了!



既然介绍了吃的地方,相对应的,也应该发公厕的相片,因为这个样子的厕所,也是童年回忆!厕所旁也有碉楼欣赏啊,开平真是处处是碉楼的!
因为相片都是我拍的,所以当然是女厕内景了,你们就别问我臭不臭了,这里打扫得很干净,有图有真相,但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一点儿气味的。




总觉得每走进一条街,都会有新发现,以前在石龙,我也走遍大街小巷,可惜没有特别的发现了,难得偶见到一间老屋,如果还有灰雕等特色建筑的,我都会久久停驻、欣赏。来到这里的时候,总有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似曾相识的街道,明明是第一次来,难道,真的有上一辈子的回忆?


可爱的猫猫、狗狗,我每一次来,都会经过相同的地方,好开心地看到你们还在这里,似是等我的样子,这次你们慵懒的睡熟了,连睡姿都让人如此深爱,我没有惊醒你们。



再上四张特色相片,这间基督教堂是我无意中在骑楼街进去的小街中发现:


而这个墙上的画,可以想到是以前拍戏时留下的,充满了民国的味道:


路边的旧站牌,我也不知是以前真的需要使用而留下的,还是拍某部戏时特意竖的,反正就很有谢贤、奇哥那个年代的戏里感觉。


旧路牌,我也没忘记给你留张影:



很多人到赤坎,只看了一过桥的那间关氏图书馆,但是根据导游图,可知赤坎旧镇还有另一大家族:司徒氏,他们也有一间漂亮的图书馆。图书馆对面是七烈亭,七烈亭纪念的七烈士,就是南楼前的雕塑,关于他们抗日,保卫开平的的历史,由于这里篇幅所限,就不详述,但我建议读者们一定要搜索来看,我当时可是听得泪流满面。其实对于开平碉楼,我们不单单欣赏其建筑价值,更要听听它的历史,真的,关于开平碉楼的历史,虽然与我这样一位东莞的八零后无关,我不可能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很奇怪的是,我每次看,每次听着开平口音唱的一首盼父、盼夫归的歌谣,我都很是心酸!


赤坎镇区南岸乡村也有好一些碉楼,去深入一些的有六也居庐和性如别墅:





    虽然赤坎只是一个小镇,但真是设备齐全,医院设施也完善,真是出门在赤坎,万事无休。我们来全民健身体育文化广场看看开平赤坎人夜晚的生活吧,时间是夜晚十点多了,依然热闹,可谓是歌舞升平。




我拍的赤坎相片有几千张,精选出来的也有近千张,现在的已是精选再精选,其实关于开平历史、南楼七烈士、赤坎影视城、景辉楼,要写还可以独立篇幅,因为已经发了这么多相,怕游记太长读者就不愿看,所以很多骑楼细节的相都没有发,现在介绍一下在赤坎住宿,当然,如果自驾车的朋友是更喜欢到市区住,更便宜和舒适,但住在赤坎和周边的景区接近,而且有赤坎的特色:宁静,天亮还可以拍古镇晨曦,去菜市场拍勤劳的人民,阳光照射在房子、窗户,那种淡黄的气息,让我舍不得离开开平,我总是说,等我退休后,就来这里生活,欣赏她的每一个晨昏、春夏秋冬。我像古装里的人物,白裙飘飘,抚一把古琴。上三张旅馆的相片,在小镇的骑楼街上,好容易找到的:



有位朋友曾说,我这么一个生于八零后的女孩,为何对开平爱得这么深?他说我前世一定是有故事的人,而且故事发生在赤坎。他还说过开平立园没什么看,虽然说修旧如旧,但觉得太新了,少了那种味道。但我在立园同样看得如痴如醉,因为我去之前,仔细看了立园的历史,听了园主谢维立先生和先后四任妻子的爱情故事,感动落泪,在立园一室内的镜子前,我感慨地想:斑驳墙上的这面古镜里,曾经映照过如何的才子佳人?我同样在东莞和开平的论坛写过立园的游记,发了许多相片,但作为一个私家园林,要它像赤坎一个镇这样包含吃、住、行、游、购物、娱乐这样全方位的内容是不容易的。

    介绍完赤坎,我们现在来看从赤坎到锦江里村落:

    我建议大家在新历十月底去锦江里,因为秋收时节,经过的稻田一片金黄,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已难得见到这样的情景和闻到十里稻花香。


从赤坎开往开平长沙的车,在蚬岗站下,就来到这旧墟,我摄影的感觉立刻有了,可惜在这太匆忙,有机会我会再来。


走过旧墟,经过田野,远远就看到一些碉楼,由于天官不作美,没有蓝天白云,还下起了小雨,我就给相片后期加了渐变灰或渐变橙(橙的好看,但是因为在下雨,灰的更合情理,渐变蓝就很假了),如同以前用胶卷时加渐变镜。


    开平最高的碉楼在锦江里,就是九层的瑞石楼,望到目标了,但路不是直的,还要边走边拍风景,看雨中沉惦惦的稻谷,看城里好久没见过的这么多鸟儿,看在风中赶路的学生。





小雨点后来越越密,摄影的过程中,经常要拿出擦镜布来擦去镜头的水点,以避免影响相片效果。和目标越来越近,沿途的风景实在不错,古老的碉楼与现代的别墅和谐而美丽。





    这一段旅途,走了约六百米,看到这个入口时,我兴奋极了。后来从锦江里另一个出口走到车站,没这么远,但也没有这么多好风光。



   早在2003年春节,锦江里还未成为旅行景点时,我也去过,那时的瑞石楼,瑞字损坏了一些,我有胶卷拍的相片为证。现在的锦江里,票价是50元。其中参观瑞石楼,要另交20元给楼主后人,希望我的相片,为大家带来超出70元的视觉享受。

   买了50元的票,先去了一趟洗手间,那青砖的建筑物就是洗手间,这个旅游景点做得真好,一进来就有洗手间,而且很漂亮很卫生!鸡鸡们在凳上歇息。



此村落非常宁静,建筑整齐划一,牛牛低头吃着草,成群鸡在自由自在的散步,一派世外桃园的景像。第二张片我是有意做成胶片效果,因为当时阴天,没有阳光。




老人在村里闲聊。检票的阿姨带着我们穿过小巷,来到升峰楼参观,并在票上盖了个印(我之所以说明这点,因为如果无票的人是入不了此楼参观)。



    站在此楼正面好好看看这座碉楼,门口右边的牌子介绍此楼建于1919年,是赴美谋生、后来经商致富的黄峰秀回家乡兴建的。取楼名为“升峰楼”,寄予楼主祈求家庭幸福、事业腾升的意愿。黄峰秀晚年落叶归根,从美国回家乡后一直居住在楼内,直至终老。该楼高712.34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精致秀丽,充满南亚印度建筑的情调,是典型的居楼。



如果我把室内的相片按每一层楼发上来,恐怕不能吸引大家继续往下看,所以,我先上传阳台和从阳台往外拍的片,这幢楼有两层楼的阳台,最后是顶楼的天台。

这层楼四周都是阳台,但阳台很窄,只容一人通过,估计是当时为了防贼或战争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上有枪眼。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这幢升峰楼的阳台和天台,我发一张从瑞石楼拍过来的片,大家在上面看到的只容一人通过的阳台相片,就是从楼顶数下来第三层,这层的室内是这样的,有古董家具和书画:



在这层楼的阳台拍往瑞石楼,这才看到旁边的楼叫锦江楼,该楼没有开放:



再上一条楼梯,来到供奉着祖先神位的厅走出去,就是高一层更漂亮的阳台:



这阳台四周都有一个圆顶的能遮阳的地方,像一个带了帽子的人。我从这座升峰楼望向瑞石楼,用框架式构图拍了相片。



我很好奇再上一层楼是怎样的天台,怎样的风景,所以,经过一条小楼梯,我再登顶,这里也不空旷,同样放着古老家具,天花板上是一盏老吊灯。





我终于来到这个顶楼的天台,在这个最高点拍出去,又是另一番景象,幸好我的镜头够长,从这么高拍下去,可以这么细致的看到走在村道上悠然自得的鸡。





   九层啊,在一片村子里,四周只有黄金稻田和树木的地方,是怎样的孤高,望向瑞石楼,那边也有游客看过来。



   从这个天台往下看,拍下两只守护此碉楼的“神兽”(我暂且这样称呼它们吧,因为无人讲解,那个让我们进来的阿姨只是守着楼下验票),给它们来一张正面照吧,这是后来在小山坡向这边拍过来的了,如果大家觉得看得不够清楚,是因为发在网上相片小,我在自己的电脑用原照放大来看的,当时由于下着蒙蒙的小雨,无阳光无阴影,我就不打算拍特写照了。





    看完这些碉楼室外风光的,我们来看看室内,虽然室内的相片参加摄影赛是没多大用处的,但我对古建筑有着深深的热爱,所以拍下我看到的每个场景。

第一张相是厨房,碉楼每层楼都设厨房,以应付万一水灾时,一样不影响煮食。第二张相是房间,我在这张梳妆台前站着比了一下高度,觉得不合理,哪里不合理呢?

一、桌面和镜子都很高,你只能站着使用,不能坐着。

二、就算给你坐下,放脚也没地方,看来这张牌子上说明是梳妆台的桌子加柜子,一心让人站着使用的。

说明:本人净高162mm

第三张相是另一间房,可看到梳妆台好用一些,第四张相看到另一间房的大床,很漂亮。每张相都摄于不同的房间。





    看完升峰楼,我们来看瑞石楼,此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也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最华丽气派的碉楼,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瑞石楼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总体造型是西式风格,有罗马穹窿顶、拜占庭穹窿顶等充满异国风格的建筑造型,而内部的布置、用具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上都是雕龙附凤,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眼,充分体现楼主对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从容、自信、大胆接纳以及洋为中用、兼容并蓄的心态。



    参观瑞石楼时,楼主后人(现楼主)说,不听讲解10元,听他讲解此楼的历史和风水就20元,我想就给20元吧,结果,他讲的是开平话,我听得明的是七八成,有些地方听不太明白。他很耐心的让我慢慢拍。先进入瑞石楼一楼的前院,后到厅里。现楼主说,厅里这张桌子是当时根据这个厅的尺寸做的,现在值几百万。他还指着墙上的照片说明哪个小孩是他。



现楼主介绍,此楼有三件宝,一宝是这张椅子,躺着相当舒服,放脚那条长木可以折叠收起来。不知此椅申请国家专利没有,可惜我不是做家具的,不然,学习它的优点并改良成更漂亮的椅子,销路一定不错。感谢楼主让我坐得这么舒服,手持黄花梨拐仗拍照留念。这枝拐仗是屋内三宝之一,拐仗头油亮油亮的。厅的另一边有漂亮的屏风式的门,里面分别是房间和楼梯。相中的大叔就是给我们讲解的现楼主。



    登楼拍摄,每层的结构是一样的,有些楼层的相片或画多一些,家具漂亮些。



    每层的楼梯对着的两扇门,分别是厨房和洗手间,上了楼梯左手边的屏风式大门,入去是厅,厅中有房。每层楼都写明是第几层,这做法非常好。从厅里望出来是这样。



    第六层比起此前的五层,就是开始有门出去阳台,此层的阳台很窄,估计是为了打仗时容易防守,不容易被敌人从后方袭击。



再上一层楼,由于地方很窄,我的单反是佳能500D,佳能18-200mm的镜头,在此地很难拍得好看,这两张片我是用松下LX5的广角端24MM拍的。



我很高兴来到了瑞石楼顶,一览众山小。此游记开始介绍锦江里时,出现的组照,也是从此楼顶拍的远处金黄的稻田和村里的风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再上一下这楼外观给大家看。最后这两层圆顶,大家在外面看着漂亮,其实里面由于地方不大,就没特别的物品看了。



每层楼楼梯正对的这两间房,左边是厨房,右边是洗手间,相片中右边房间这张像椅子的家具,现楼主说这是此碉楼三宝之一,是一个便器,相当于现在的马桶。其实每层楼的厅就是左右两边各一间房间,但是每间房间都设两个门口,在厅看来,就有四个房门口,而我这张相在房里拍,可以看到房里的另一个门口,我个人认为那个门口占地方,要么决定不开此门,在此门背放家具,比如高大的衣柜。当时的设计师这样设计(不只此碉楼,就我在石龙拍的一间百年老屋也是如此),也许是为了日后把房间间隔成两间时,或者遇到什么危险时,还有另一个房门出去吧。



话说在瑞石楼看现楼主提供的画册中,见到一个高位在瑞石楼正面拍摄的,正想着这是什么地方呢,出来后就发现,在此巷里,和它相隔几十米的一幢碉楼,把握机会做生意,碉楼门口挂了一些相片,挂了横幅写着最佳留影点,原来就是在它楼顶正拍的瑞石楼啊。当时天气不好,我就不去了,此楼的后人见我们在门口看,就马上出来问我们是否要进去拍了,当然,在开平有不少热情的人,但这里估计要收钱,我就直接请教对方要多少费用,对方答十元。如果不是从这条巷走出来,还不知有这个地方拍瑞石楼。



   锦江里村落其他的老房子,很多房子的门口有一屏风,这是讲究风水的设计。对我来说,这些房子太新了,既然一场来到,顺便拍几张,以记录一下这条村的风光,其实我只喜欢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艺术精美的碉楼、洋楼。



锦江里的另一个出口,也是售票处,门口有金黄的稻田和白色的牵牛花。


从锦江里的出口出来后,走了约600米,就来到工业园候车亭,有车直达赤坎。候车亭前的路,两边的树很高。



我是坐这路车从赤坎到达锦江里附近的蚬冈车站,又是坐这路车从此站回赤坎的。在赤坎车站,有详细的表看到车辆和路线,很清晰方便。赤坎车站和赤坎那条很有特色的桥很接近,约一百米。在赤坎,路不复杂,总有不同的特别的建筑让你认得是怎么走过来的,再怎么路痴的人,也不会迷路,而且当地的居民会很乐意的给你指路。


 

哪怕没有自驾车,哪怕不认识路,但只要到了开平赤坎放下行李小住几天(因为石龙无车直达开平,我通常是坐广州或东莞万江出发的车,去到开平义祠车站,即开平市区,再坐6路公交就到赤坎了),去周边的有名的景点都有乡镇公交,很方便。当然,如果几个影友同行,也可以在赤坎包一部小面包车去,也可以坐摩托车去,只要你有心拍,其实都不难的。

 

以下是交通路线图,方便看此游记的朋友自驾或乘车去:

 

 

 

 

 

   我收藏的开平景点门票和资料:

 

 

 

 

 

 

 

   今年新年时还去了风采堂,平时不对外开放:

 

 

 

 

 

 

   开平义祠客运总站好多条线路的车:

 

 

 

 

   去年九月来开平,由于我十年没见恩平的校友了,他们特意自驾车到开平接我,所以后来我从恩平回了广州,因为开平和恩平去广州的车次多,去东莞的相对少一些,而且广州回石龙十来分钟一班火车,不用半小时就到石龙了。由于常去开平,我和当地一家洋楼的主人以及他们的爱犬也熟络了。

 

 

 

   感谢网络,让我通过我的作品,认识了开平很多的好友,我甚至喜欢上了学开平话(东莞人只能听懂开平话的一半或更少),愿更多的朋友像我一样热爱开平,常来作客!

· 08月07日 23: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