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诞生于侨乡的文化遗产,凭什么惊艳了世界

 缘语冰 2019-01-17

百年家园梦

图文:城市前半生

           

   

世界遗产,意味着岁月留痕,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文明的根脉


它的官方表述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我国目前入选世界遗产共计53项,“开平碉楼及古村落”是广东省唯一的一项。


2007年6月27日,当'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仅用11分钟的时间就毫无争议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时,世遗大会的评估结论是:它“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1


这些碉楼能够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们有着别样的美:那种一眼就能感觉到的,穿越时空的非凡气质

▲从锦江里的升峰楼看瑞石楼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写道:“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再减少或改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

▲位于自力村田间的碉楼群


开平碉楼的美,就在于来自国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交融,缤纷奇异却又无比和谐。

▲自力村入口侧面的村庄内有一幢非常醒目的碉楼,它的楼顶区别于大部分的开平碉楼,采用了岭南特色的屋顶建筑形式。


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是中国旧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在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国内沿江沿海大城市的西方建筑,大多是被迫接受的舶来品;但是在开平的碉楼,由于建造者基本都是海外华侨,是主动推进的东西方建筑艺术的融合。

▲自力村的居安楼(1922年)安庐(1926年)由当时生活在斐济的华侨兄弟所建。


而蕴藏其间的,有时代的风起云涌和历史的厚重沧桑;

有家国情怀的博大雄壮和叱咤商海的豪情万丈;

还有盖世英雄的铁血丹心和显赫家族的儿女情长......


2


位于塘口镇的自力村是开平最著名的碉楼群所在地。


自力村是被稻田包围的村庄,陌上田间共有9座碉楼和6座居庐。最早的龙胜楼建于1919年,最晚的湛庐建于1948年。

▲自力村中的碉楼


其中最著名的碉楼叫铭石楼,铭石楼楼主方润文早年在美国谋生,经营过餐馆,后以“其昌隆”杂货铺发家,民国时期回家乡建造了铭石楼。

▲右侧那幢建筑即为铭石楼

▲铭石楼一楼客厅正对大门的墙壁上挂着四幅照片,楼主方润文西装革履居于其中。方润文的左边是大太太吴氏,穿一件清式对襟绣花长袖衣。吴氏左边是二太太梁氏,梁氏是香港人,穿一件短袖碎花旗袍,戴着眼镜,梳着民国时女子流行的卷曲发式。方润文的右边是三太太杨氏,来自美国,是一位中法混血儿。四幅照片收在一个红木相框里,相框内边沿是常见的中式镂空雕饰,花鸟的图案栩栩如生。


走进碉楼,精美的中式雕花家具与欧美进口的座钟、留声机、琉璃门交相辉映;楼顶处“铭石楼”的匾额与希腊式的柱廊、罗马式的拱券、巴洛克风格的曲线山花相得益彰。

▲铭石楼一层的客厅


还记得《让子弹飞》里面的一句台词么?“黄老爷的宅邸,竹林掩映、碉楼耸立、易守难攻、万夫莫开”。

▲《让子弹飞》中铭石楼的片段


发哥演绎的黄四郎的府邸,就是在自力村的铭石楼取景拍摄的。

▲《让子弹飞》中周润发演绎的黄四郎的剧照,其实周润发本人的祖籍就在开平(图片源于网络)


通过狭窄的楼梯,登上顶楼的露台,也许可以体味现实中富甲一方的方润文亦或是电影里一代枭雄黄四郎眼中的诗意江山 。


3


区别于屹立在田间的自立村碉楼群,锦江里的三座碉楼并排排列在整齐的民居后面,据当地村民说这样的布局有步步高升之意。

▲三座碉楼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开平第一楼”——瑞石楼。

▲从升峰楼看瑞石楼


瑞石楼于1923年兴建,工程历时3年,至今历史已近百年。和自力村的铭石楼不同的是,瑞石楼的始建人黄璧秀主要在香港经营药材铺和钱庄,事业成功后,为保护家人免于匪患,花费巨资建造了高达9层的瑞石楼。

▲虽然锦江里的房子主要都是青灰色,但细看依旧能找到很多亮眼之处


在农村建设9层高的楼,这在100年前的动荡时代可谓夸张。据说当时锦江里周围的碉楼都是4至6层高,黄璧秀的父亲黄贻桂发现,自己家的碉楼建到第6层时,仍旧没有封顶的迹象。老人不喜张扬,要求黄璧秀就此封顶。

▲在一处民居的露台上的视角


黄璧秀没有听从父亲的劝言,碉楼继续向上施工。他告诉父亲,这座碉楼的设计是9层,他要建最高、最壮观的碉楼,无人可比。


最后,一幢9层高的碉楼巍然矗立在90多年前的开平农村,傲视古今。

▲傲视四方的瑞士楼,我也是偶然看到霸气外露的瑞石楼照片才去开平的


除了高度上的突破,瑞石楼设计的大气和精致更让人叹为观止。

▲细节处看瑞石楼


瑞石楼每一层的造型都是不同的。从首层至五层楼体的外立面都有不同的线脚和柱饰,并有着不同的色彩和图案的组合;各层的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构图也各有不同,但又能与每一层的外立面形成非常和谐的搭配,耐人寻味。


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很好地承接了六层以上更为华丽的建筑设计。

▲五层与六层巧妙的过渡


六层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是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燕子楼,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八层平台中,有一座西式的塔亭。九层是罗马式塔顶和意大利城堡式的瞭望台。

▲六层和七层的设计非常精美(图片源于网络)


站在7层的平台上,可以望见远方的村庄和山地。据说瑞石楼建造完成后,方圆百里的土匪都被它的气势震慑,锦江里自此再无匪患。


4


每一座开平碉楼或者居庐的背后,有叱咤风云的豪情,也有尝尽百味的人生。


位于塘口镇的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所建。谢维立1893年生于开平,6岁离家去美国读书,1919年创办维立公司,经营服装、手工艺品和药材。1926年遵父训回乡修建立园,历时10年。

▲立园的别墅区有别墅六幢,碉楼一幢,其中以'泮立'、'泮文'两幢别墅最为华丽壮观,其楼顶按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

▲近百年前建造的立园拥有非常先进的用水和卫生设施,如抽水机、浴盆、坐厕、水箱等均是从国外购置的。


立园打动人的除了其中西合璧、特色鲜明的建筑外,还有男主人公和四个妻子的凄美故事。

 

与那个时代很多富人一样,谢维立也是一夫多妻,他有四个太太和21个子女。但四位太太有不同的命运,一疯,一死,一醮(再嫁),只有三太太一人福大功德大。


大太太司徒顺娣,是一位美籍华人,她与谢维立在美国读书时共陷爱河。后来因为最宠爱的小儿子夭折而精神失常,遍寻名医也无法治愈。

▲大太太司徒顺娣和她的儿女们


二太太叫谭玉英,是开平有名的才女,与谢维立在开平赤坎的雨中生情。婚后夫妻恩爱,但在妻子怀孕后,谢维立前往美国处理急务,谭玉英即将生产之际,才从美国赶回。时逢乱世,交通不便,当谢维立还在海上漂泊的时候,谭玉英忧郁成疾,难产而死。

▲谢维立与谭玉英的合照(图片源于网络)

▲为了纪念最爱的妻子,谢维立在立园建造了毓培别墅。在毓培别墅一楼进门处,墙上有手绣信袋,绣着“鸿雁传书”四字。在丈夫去美国处理急务时,谭玉英亲手绘制,以寄托思念。


三太太名余瑶琼,本是谢氏管家之女。在给二夫人谭玉英当贴身丫环时,对她的才华羡慕不已,耳濡目染,才艺双进。谭玉英死后谢维立因一曲最爱的《郎归晚》与她共入爱河。1999年作为立园主人谢维立的惟一遗孀,远在美国的老人决定将立园交给开平市政府托管,为开平碉楼的“申遗”和旅游的开发写下了一本无字大书。

▲谢维立与三太太余瑶琼生的儿女们


四太太名关英华,是客居香港的开平人。当年谢维立回乡路过香港时与她相识。三太太余瑶琼见她口齿伶俐,见多识广,觉得是丈夫的好帮手,便建议谢维立将她娶作四夫人。不幸的是,后来日本军队入侵时,谢维立和余琼瑶正在美国,独在立园的四夫人出逃后因生活所迫而改嫁。


偌大的立园,守不住动荡时代下的幸福。


“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5


开平现存的1833座碉楼散落四处,它们都有不同的历史和命运。


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绵绵流长的潭江水,马降龙本就是个世外桃源。村落之中翠竹扑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如果没有几幢宏伟的碉楼和居庐映衬,怕是让人感觉回到了江南。

▲碉楼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区别于作为居楼(富人独资建造的碉楼)的铭石楼和瑞石楼,天禄楼为典型的众楼(村里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据记载,1963年、1965年、1968年开平连续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楼得以避难。

▲马降龙村中种满了竹子


而隐藏在竹林深处的骏庐和林庐,在我看来是开平居庐中最美的作品:


被岁月磨出的浅粉色外墙与周围翠绿的竹林相映成趣;

▲藏在竹海中的林庐


庐内英国进口的红毛泥水泥桶和经历百年的学步车、健身器材记录着当时的建筑和生活品质;

▲林庐为英国红毛泥建造,图为留下来的英国水泥桶

▲当时的学步车


而登上楼顶,视野越过随风“起浪”的林海,仿佛置身童话世界,情怀顿开,如梦如幻。

▲庐上的阳台装修也很考究

▲楼顶的视野


位于赤水镇的日升楼与翼云楼,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市区相对偏远,知名度不高,却因为没有经过旅游开发而更具沧桑感。

▲最左边的是日升楼,中间的为翼云楼


两座碉楼和另外一座略带英伦风的建筑,在一条空荡的小路边,遗世独立地存在着。

▲这张是在田中用长焦拉的,可惜的是遇上了阴天

▲近一点看,更有沧桑感


它们外在的气质透出英伦老绅士的味道,过气,但依然保持着风度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不知名的碉楼静静地矗立在开平的村落里,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这里的历史和文化,记录着曾经的传奇,定格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

▲一个不知名村庄中的更楼(指建在村口保护村民的碉楼)

▲静观楼

▲自力村边上村庄中的建有中式屋顶的碉楼


6


华侨们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碉楼千姿百态的外在风格;但细细品味,也能找到很多共性。


碉楼是时代的产物,在历史上,距离广州仅100公里的开平原为新会、台山、新兴、恩平四县交界之地,处于“四不管”地带,社会治安极差,土匪猖獗;而其地处平原低洼地区,水道纵横,常常遭受洪水之灾。这是开平碉楼始建的初衷。

▲开平的村落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金矿的相继开发和铁路的修建,需要大量劳动力。和周围的区域一样,大量的农民出洋做苦力。


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部分海外华侨在外奋斗多年后衣锦还乡。

▲马降龙村居庐内的墙上挂着当时庐主及亲人的照片,从衣着来看,男士的打扮已经非常西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家人和财产,建设碉楼成了当时的风尚。

▲承接碉楼建设的建筑公司的广告(当时已有电话!惊叹!!!)(图片源于网络)


于是,西方建筑艺术中的柱式、拱券、雕刻在开平被赋予了东方思维下的解读重构。富足的侨民以进口的水泥、木材、玻璃为原料,改变了原来秦砖汉瓦的建筑结构。

▲立园内的袖珍版碉楼群,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碉楼都有西式的设计

▲马降龙村内的昌庐,细节处也可以看到很多西方建筑的影子,但又根据中国的建筑特点进行了整合


用于防御的碉楼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楼高十丈,一砖一瓦皆有匠心。

▲升峰楼的建筑图纸和建成时的照片(图片源于网络)


除了建筑原因、建筑用途、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共性,碉楼在细节的设计、装饰上也存在着诸多类同。


每幢碉楼基本都设计了燕子窝和射击孔,这是为了防御所用。

▲除了塔顶会更具建设者不同的偏好进行设计建造,其余几项基本为所有碉楼的共性(图片源于网络)


而碉楼一层的墙顶或者门顶会雕刻上灰雕或画上壁画,内容大致是寓意祥瑞的植物或者动物,那些彩绘雕花在历经时光打磨后显得特别精美。

▲除了碉楼以外,开平农村的民居门上都会画有精美的壁画,想象中应该是主人寄予的美好愿望,把这些个期待表达在上面。

▲灰雕又叫灰批,是开平的一门传承几百年的工艺。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后形成的各种图案、山水、人物画面,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据了解,现在开平的新房子已基本不再做灰雕了,而会做灰雕的师傅也越来越少。


还有一个共性是碉楼的主人们会运用挂钟、留声机、健身器材等当时在西方较为先进的用具,但我所进入的所有碉楼里的床、座椅等家具以及各种厨房设施都是中式的。同时,每一座碉楼里,都有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

▲碉楼内的中式家具


这些生活中最亲近的家庭用具,都继承了当地的传统,没有加入任何海外的元素。


不管外面的古希腊柱廊,古罗马拱券,哥特式尖拱,巴洛克风格的山花有多绚烂华丽,还是会用最质朴和真实的情怀面对自己。


我想,这便是他们的乡愁,渗透着每一个在外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赤子之心。


 7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华侨们不远万里,回到开平建造碉楼,除了时代的特殊因素,更多的也是因为这份赤子之心。


很多人说,当人们拥有了财富,最舍得去花钱的地方就是建设和装饰自己的家园,而这,往往会堆叠出最纯粹的匠心。当这样的行为形成了群体性,才创造了惊艳岁月的历史建筑群。

▲这是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村前道路宽阔,村内房屋整齐排列,细看时,可以发现每一幢老房子在建设时都充满了匠心。


除了碉楼和古村落以外,开平还有一个充满匠心的建筑现象——赤坎古镇的骑楼。

▲从河对岸看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的发展离不开司徒氏和关氏两大家族纵贯百年的竞争。鸦片战争后,两大家族的族人同周围区域的人们一样,去海外谋生。他们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饱受折磨和歧视的同时,也目睹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

▲每幢骑楼各不相同,但又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细节处充满匠心,十分耐看。


华侨们冀望有朝一日他们的家乡也能够繁荣发展,遂回赤坎投资建设。两大家族相继模仿各式各样的西洋建筑风格,以此表达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向往,骑楼建筑就成为这个时代现象的载体。

▲远处的碉楼叫宝恒楼


著名作家熊育群在他的文章《双族之城》中写道:你眼里看到了一字排开的骑楼:砖石水泥的楼房,高高的立柱,沿街的走廊,简洁或讲究的券拱,巴洛克风格卷纹的山墙。既有扑面的南洋建筑风味,更有欧陆风情的横移,而地方风土味在这仿造中亦顽强呈现,活脱脱一个岭南乡土版的欧陆小镇。

▲古镇街景


赤坎镇将600多座融合中西建筑工艺的骑楼组成的街区保存了近百年,这些充满了历史感的骑楼俨然是20世纪初期商贸发达的广州十三行的缩影。

▲骑楼立柱上的字也充满了沧桑


除了建筑上的匠心,两大家族为古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01年镇上出现了中西医诊所;1914年建成了著名的“医生街”;同年,小火轮开始航行于赤坎与外埠;1924年,百赤茅公路建成通车,使用美国福特牌公共汽车,七家行车公司陆续建成通车,基本交通网形成;1924年“发明”电灯公司成立,使全镇在20年代中期便可点上电灯;1926年百赤茅公路公司开设电话总机,并在公路沿途五个车站装备电话机;同年,整个赤坎镇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建设,标志着古镇公共设施的完善和管理的规范。1933年第一家电影院东升影画院落成商户们济济一堂,赤坎成了当时粤西地区极具规模的商贸名镇。 

▲这个转角让我想到了维也纳著名的中央咖啡馆


同时,赤坎古镇还是开平乃至整个广东的教育重镇。在华侨以教育“救国”、“强国”的思潮的影响下,两大家族于1925年和1931年先后兴建了司徒氏图书馆和关族图书馆。

▲作为国内最早的氏族图书馆,它是凝聚人心的旗帜,也家族团结的象征,更是家族的精神家园。新加坡的司徒式宗亲将该图书馆誉为'宗族中枢'。图为司徒氏图书馆落成庆典。(图片源于网络)

▲1931年八月,关族图书馆正式开幕,由在加拿大华侨中声望极高的关崇藻回国主持开幕仪式。这是开平县的文化盛事,开幕活动持续进行了五天,来自恩平、台山、新会和开平其他地方的民众将堤西路围得水泄不通,万头攒动,人潮如涌。图为关族图书馆落成庆典。(图片源于网络)


图书馆的建设为海外乡亲所瞩目。


一位关族的族侄在给关族图书馆发起人之一的关国暖的信中表达了华侨们的普遍心情:“近闻本族图书馆行将鸠工兴筑,将来巍巍之楼现于赤坎,民智赖以开通,风俗赖以改良。公造益于本族,岂浅鲜哉,而公之名亦垂不朽矣。”


对赤坎古镇来说,那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黄金时代

▲1938年,司徒氏在洛杉矶设计的唐人街落成剪彩。(图片源于网络)


然而百年以后这里也遇到了国内很多古镇同样的问题:到处都是历史建筑和文物,但建筑和文物保护的工作繁重且难以摆脱欠缺人力、财力的困境,很多老楼跟不上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更有一些随着风雨的洗礼成了危楼

▲骑楼斑驳的外墙


在我到访赤坎时,这里正在面临一场全面改造,大部分的老屋都已经被征收。

▲这几幢河边的骑楼应该属于赤坎的地标建筑了,很多电影都在这里取景。因为要改造,里面都被腾空了出来。

▲除了零星的菜贩子和路边的一家门口做当地名小吃豆腐角的小店,赤坎古镇里基本看不到原住民了。

▲只有挖掘机在忙碌着


放眼全国的古镇改造,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好的案例。在我看来关键在于投资方是否真正和那些建造自己家园的华侨一样,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带着匠心去做事。


事在人为,祝福赤坎好运。


8


开平在对碉楼与古村落进行申遗时,赤坎古镇应该并不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觉得,同样是那一个风雨飘摇而又热血沸腾的时代的最好见证,也是当时海外华侨国家情、民族情、家乡情的最好见证。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美丽背后,都会有曲折的故事。华侨们用尽全力去建设美丽的家园,是因为曾经经历过难以言说的苦难。


鸦片战争以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美加两国开始修建连接东西部的铁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从1865年到1869年四年间,约有14000多名华工参加美国东西部大铁路的筑路工程。修筑100英里的塞拉山脉地段的铁路时,华工的死亡率高达10%以上。美国东西部大铁路原计划建筑14年,但由于勤劳坚毅的华工的积极参与,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7年。(图片源于网络)


1851年维也纳会议提议废除“黑奴买卖”,黑人劳工减少;而清朝末期国家积贫积弱,很多国内的老百姓穷困潦倒,“契约华工”(即很多人说的“猪仔”)成了黑人劳工的替补。当时的“契约华工”,五邑地区(江门开平、新会、台山、恩平、鹤山)的老百姓占了很大比例。


“契约华工”在名义上是自由身,但由于雇佣者无须顾及其生死,实际上比作为资本家们私有财产的黑奴命运更为悲惨。

▲华工在修建美国铁路的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也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有人形容,这条铁路“每一块枕木下面都埋着一具华人的尸骨”。但是铁路建设公司没有邀请一名华人参加竣工仪式。就在华工完成铁路建设仅13年后,美国国会于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该法案禁止华工在10年内进入美国。直到2017年5月8日,由华裔议员提出的将每年5月10日定为铁路华工纪念日的决议案在加州众议院全票获得通过。(图片源于网络)


除了贯穿美国东西的铁路,在古巴的甘蔗林、秘鲁的原始僧林、檀香山的种植园,都有无数华工曾经的血泪。据说从华南到美洲,在当时需航行三个月至半年。在漫长的海途中,气候酷热,成百上千的苦力被锁禁底舱,死亡率曾高达45%。


我在我的第一篇游记《为什么要去哈瓦那》中曾经写道:“1847年,约12万中国人从广东、福建沿海飘洋过海来到哈瓦那”。而“在哈瓦那的华人坟场有一座纪念碑,悼念古巴十年战争(1868年——1878年)中牺牲的2000名华人,上面刻有‘古巴华人无一人逃离,无一人叛变’的字样”

▲在古巴的华人参与了古巴独立战争(图片源于网络)


尽管在异国尝遍了辛酸,但第一代大规模前往欧美的华人还是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奋斗精神展示给了世人


华人的智慧和勤劳让他们在异国的艰苦生活中逐步站稳脚跟,部分华人 的产业也能跨越大洋、蒸蒸日上。到19世纪末,很多华人已在海外家大业大。

▲“开平第一楼”瑞石楼楼主黄璧秀一家的合影,全家人衣着高雅,颜值也很高。


虽然都是凭借自己的奋斗取得的财富,但他们依旧不断受到白人的歧视和排斥,这更激发了华侨华人们潜藏在心底的故土情节。谢维立便是遵照父亲谢圣泮之训回开平建造的立园。

▲立园中泮立楼的四楼设置了谢维立先生的'祖先神龛',对联题有:“宗功伟大兴民族,祖德丰隆护国家。”短短14个字,道出了谢家的家国情怀。


我觉得,开平每一座碉楼、居庐和骑楼背后,都是一个个家族半个多世纪的海外奋斗史。


它们见证的不是“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而是千万华侨华人在一百多年前最幽暗的时光和最艰难的环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或许再无当年的风云。


但灿烂的文明和文化传统不会轻易的消逝。它们总能穿越幽暗的岁月,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居安楼和安庐前面嬉戏的孩子


开平所在的江门五邑,和我曾经写过的泉州一样,是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华人超过400万人,分布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华侨华人们活跃在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

▲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就是江门台山人,图为他回家乡省亲祭祖(图片源于网络)


虽然依旧会遭受挫折和歧视,但始终保持了敢为人先、踏实努力、温和谦逊、开放豁达、包容四海的侨乡精神。


除了去北美和东南亚,早年还有很多江门人到香港谋生,八九十年代适逢香港娱乐业发展的辉煌时期,他们的后代们也是凭借着侨乡精神抓住了机遇。


这其中包括周润发、刘德华、郑伊健、梁朝伟、甄子丹、李克勤、余文乐等我最喜爱的演员、歌手。

▲网上一查,江门籍的名人,竟有如此之多。


Beyond乐队四个成员(黄家驹、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的祖籍全部在江门台山。

▲1983年,黄家驹与邓炜谦、李荣潮、叶世荣组成了Beyond乐队,其后乐队人员一直变动,直至黄家驹与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4人组成固定组合之后,Beyond乐队才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巧合的是,除了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之外,黄贯中、叶世荣也都祖籍台山市四九镇。(图片源于网络)


这里的大部分明星,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气。很多当时的歌曲,几十年后依旧被我们传唱。


艺术回归于艺术,用音乐本身去打动人心而不只是娱乐大众。


这是精神的积淀,也是文化的永恒


10


170多年前,在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同一时期,五邑华侨就已经远渡重洋,深入西方,亲眼目睹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因而他们能够跳出中国农民安土重迁的相对狭隘的地域观念,以世界的眼光和格局来看待事物。

▲站在碉楼楼顶,也会有更远的视野和更宽的格局


如今,华侨精神传遍世界,也流淌在很多广东人的血液里。在我这几年的旅行中,和广东的朋友相处非常融洽:他们思路清晰、热情开朗、善解人意,能享受也能吃苦,是绝佳的旅伴。


时光流转,感谢那些静静矗立着的开平碉楼、古村落和古镇,它们凝聚了当年万千海外华侨的血泪奋斗和家国情怀,是近两个世纪从未消逝的华侨精神由萌发到成熟的最好见证。

▲这是我在开平看到的第一幢碉楼,虽然相对于后面见到的知名的碉楼会很普通,但现在回味起来,依旧心怀感动。


岁月更迭,但追梦依旧。

因为心怀四海,所以

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是我最喜欢的华语歌曲,记得2013年到天河体育场看恒大的亚冠半决赛,全场观众一起齐声高唱。那一年广州恒大亚冠夺冠,创造了历史。

 


如未特别说明,以上图片均为本人拍摄

下期预告:曼谷


 更多老城故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