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七夕,乞巧祈姻缘!

 xm1234567 2015-08-20

七夕

——

乞巧节

“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起源当然是大家所熟悉的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也有说是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节传承的内涵是什么呢?


乞巧节


七夕节,首先是乞巧节。


传说中,织女在天上的职责是编织云彩。既然她是天上的纺娘,自然要有超于凡间的纺织技艺,她所织出的,是美丽的云霞。


在七夕之夜,因为民间故事称织女能和牛郎相会,这是一个属于她的特殊节庆,她可以让人间一窥仙踪、可以把好心情洒落凡尘,所以女孩子们便在这个夜晚拜求织女,希望她能把自己作为天庭纺娘的心灵手巧也分落给凡人一些。七夕节,由此开启了“乞巧”的主题。


七夕之夜,女孩子们在自家庭院中通过一些风俗活动来过节:


她们要祭拜织女、向织女诉说心愿;然后和闺中密友进行对月穿针、水面投针的游戏,看谁先把线穿过针别、谁放置在水面上的绣花针不沉底,谁就获得了最好的运气和巧劲儿;之后,在夜风吹拂中,她们分别躲到葡萄架下盼望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期待得到姻缘天赐的眷顾;她们还会捉一只蜘蛛养在小盒子里,在第二天一早打开盒子比较谁的“喜蛛”吐丝织网最多、就预示着谁得巧最多。



整个七夕节的乞巧过程,唐人祖咏都写成了一首诗《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这首诗,就完整地叙述了七夕乞巧风俗中祭拜织女、穿针投针、养喜蛛比蛛丝等活动。


所以,七夕节,是属于闺中女儿的节日,是未出嫁的女孩子们,乞求心灵手巧、祈望幸福姻缘的一次大型许愿会。




情人节


七夕节之所以也被唤作是“中国的情人节”,是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参与了其中。在西汉初年,这个神话传说就已经盛行于民间。


其实,这样的故事,正是以形象化的演绎,传递着真实化的道理,那就是:


人生永远存在着情欲和法理之间的对立冲突,情与理,是相生相伴的一对矛盾。


天条规定仙人与凡人不能结合,这代表的是法理;


织女与牛郎就是要两情相依,这代表的是情欲;


押解织女回天庭,这象征着法理的执行;


银河划下的距离,这象征着人世间总有逾越不了的距离、现实中总会存在的障碍;


而一年一度得以相会一次,就是在情与理之间留存的弹性空间。


所以探讨天人和凡人之间能不能结合、追问牛郎和织女能不能在一起,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人,都要不得不去面对情与理之间该如何抉择、如何平衡的考验。


闺中女孩儿们遥想着牛郎织女的挣扎与幸福,也在七夕的星空下许愿,希望为自己求得一份好姻缘。只是“情人盼”,是没有约会、没有情郎、没有爱情的空想阶段。


其实,女孩子们的乞求许愿,与其说她们在求一段爱情,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良人,更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人生。




如果我们想心灵手巧,

那么拍打拉筋吧!

如果我们想祈求美好姻缘,

那么拍打拉筋吧!

当我们做好自己时,

另一半就来了!

这个七夕将因为您的拍打拉筋而不同!




重温古代七夕诗词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