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辕北辙的练习,十年不进门

 草原部落酋长 2015-08-20

很多学中国功夫的人都感到中国武术花拳绣腿不能打人,其实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说是训练比重出了问题,归根就底还是理念上的偏差。因为我也学过拳击,人家说拳击散打上来就练打,中国功夫上来先练很多基本功,注重套路,所以拳击散打实用,其实没有一样武术一上来就叫你去打人的,拳击同样的,先是让你慢慢的体会出拳的过程,如何从脚蹬,腰转,送肩到出拳,再到收回还原预备式,感觉这个动作的过程是否正确,有哪里做的不到位需要弥补,先学会自我空击练习,从单一的直拳到勾拳,摆拳再到后来的组合空击练习,就好像太极拳打套路一样,是知己功夫。(但很多中国的拳种始终就停留在知己上,而没有了后来的知人练习,就是人和人的对练。所谓的基本功,很大程度上都是相互搬袭,和后来的训练基本没了关联,反而却花去了学习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基本功和套路上,老师灌输的理念也是只有把套路打烂了才能学实战,弄得人学拳十年,不如人家练拳击的一个月。因为方向不同,只能望尘莫及,越往后越不如人。中国人喜欢从套路形式上去区别拳种门派,再加上后来更是凭空编一套拳取个名就能开山立户了,注重形式大于内容,崇拜神奇而不务实,孙禄堂从前说“少林,寺也,武当,山也,拳以地名罢了。”通过外表看本质,就是看不同的拳运用原理,各有所长。)


训练到了下一步,那就是打靶练习,训练你出拳的准确度,力量的传导,这就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感知,反馈,是否打的准确,是否力度到位,拿靶的人要尽量去引导新人更好的打到理想的效果,是相辅相成的练习,由简到难,从单一到组合,从定步到移动,从光进攻到功防转换,闪躲,防御,反击。这需要人和人之间不断的相互提高,距离感的控制,打击的时机力度,躲闪的反应,何时退何时进,一切都是由对方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练习,其实就是逐渐的在模拟一种实战,是初级的知人练习。当然,他和实际应用还有那么一段距离,但是这样的练习是有效的,他帮助你不断往想要的目标在靠拢。(这也正是中国很多拳种所缺少的最主要的一个过度训练板块,所谓的实战还是什么散手,只是和散打类似但又非常不专业不系统的无意义的乱打,和平时的练习完全看不出丝毫的关联,这就是训练层面上的断层和认知上的或缺。一味强调本门拳好的同时却看不起或硬是区别散打,认为传统的才是好的,殊不知现代散打其实人家训练的就是一拳一脚很实在的练习,没有那么多花样和动作,但简简单单的一拳一脚却经过了千锤百炼,一比就知道了有质的区别。)


拳击散打需要极大的体能,速度,和抗击打能力作为支撑,所以,在先进的欧美人眼里,技术方面的不足可以用体能训练来加以弥补,他们的铁人三项,就是认为绝大多数的运动都是以力量,速度,耐力作为基础的。所以在训练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以上的训练,才能相互结合,应用到实战。(所以以刚猛见长的拳,没有了体能的训练,或者体能训练技术匮乏,古老而不求进步,都是落后的表现,时代在发展,保留传统好的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固步自封。其实殊不知人家在技术层面上更是精益求精,双方面的落后,实不能与之抗衡。)


当然,这还是一种处于中间态的训练环节,拳击训练人的速度,力量。那么太极拳的基本是训练人的遇力不抵抗,舍己从人。到后来,就是随曲就伸,一味跟随只会使自己陷入险境,要懂得在跟随的过程中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变化,这改变就是以不丢不顶的柔去化解对方来势汹汹的刚,而不是硬碰硬。太极拳所独有的盘手训练,就是两人双方不断的攻防转换,不断的在转逆为顺,用意不用力,意思推你,拉你,化解,这样就能连绵不断,反复往来练习,当然这是种模拟训练,而不是武术应用的结果,很多练太极拳的把推手高低作为终极目标,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拿他用来当作是一种比赛分胜负,这就好像小孩子拉绳子看谁先动一样,没有武术应有的效用,凡是比赛终有输赢,但这输赢并不是练功夫的人想要的结果,把训练的过程拿出来当成结果的人,到头来即便夺得满堂彩,终究不能登堂入室。


其实一切竞技项目,所特需的自然条件的反应,灵活的步伐是相通的,这就好像拳击需要闪躲防守的反应,太极拳需要退让,造势一样,没见过有人是站着不动打羽毛球乒乓球的,所以拳击运动员也不会两人都站着不动对打一样,没有步伐的练习,显然称不上武术,一切运动都讲究协调,不能将身法,步伐,手法,脚法分开来去讲,应该从一开始就逐渐融入,由浅入深的训练。拳理上提到,“步要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移动,变化,思考,保全自我,练摔跤先练如何倒地以免受伤,太极拳先练遇力跟力,这些都是为后来反摔,走化作铺垫的。人和人是这样对抗的,行军打仗也是一样。打仗用导弹,就会有反导弹系统,会有战略战术,开打之后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战术变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功夫就是这样,小到于一个人,一盘棋,一场球;大到于一个军队,一个国家之间的较量。(讲手法的人很多,但手法不是固定不动给你抓拿的,人是运动的,在去体会运动中的牵制对手,拿活不拿死,所以运应而生练太极拳的人,都是在讲擒拿格斗,站着拿疼了,拿死了,可一走,就没了。)


上面所说的那些不同运动也好,拳种也好,自然协调的动作,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放松,不单单太极拳讲放松,拳击也要,体操也要,就连举重都要在发力前讲究放松,片刻的犹豫,只会导致动作的僵硬,太极拳论中提到“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就是在这一松一紧中产生连绵不断的力量,紧凑而有序,所以太极拳有他独特的用力方式,他有别于拳击的出拳,旧力已去,新力未生,有所断续,同样是一样的力量传导方式,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但太极拳是以“黏即使走,走即使黏”的控制,连绵不断,根据对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目的就是通过人刚我柔的走化,以达到我顺人背的目的,在乘机予以打击,所以人家说太极拳不是直接进攻的拳,而是间接打人,先化再打,功夫高的人能边化边打,其他拳练得高层次的境界也是相通的,连削待打,攻防一体,不冒进,不妄动,去除不必要的多余动作,以达最简单直接的效果,这就是道,虽途径不同,到头来都是相通的,所以太极拳也不是神奇而博大精深的拳,只有通过方向正确的不断练习,才能体会到拳的规律,处世的规律,自然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等到了实际的应用,就不是道理所能理想化讲的通的,前面的所有训练,实际上就是培养了你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不是将招式拆分出来生搬硬套就是实战了,(拆招训练是死的,懂劲是种能力,所以很多人讲这招怎么用,那招怎么用,一个套路下来几百招)任何武术运动都是如此,久为成功,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将训练的效果和实际发挥达成完美的统一,而不是上阵打折扣,以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三回九转是一式,一式又可以变化出千千万万式,根据对方来的。这就需要不光是肢体上的放松,因为肢体的放松是头脑的冷静所支配的,能玩世不恭,任其玩笑,才算的上真正的高手,篮球场上压哨时的决定一投,点球时分胜负的一分,就是临场的心理素质,能做到旁若无人,好像玩耍训练般如释重负的心态,这就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区别,当技术,体能都趋于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要做到放松,就必须克服紧张,训练初期是克服身体上的紧张而导致动作的不协调,僵硬。那么训练到了后期以及实战则是克服心理上的紧张而带来的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练拳之人,在追求拳术高低的同时,认知也应该同样的得以提升,能明白拳理,就是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生活中处世的道理。功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人的水平能将这门功夫上升到一个特定的高度。学习一门拳术的人千千万万,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去争论中国功夫有别于外国功夫,这个拳好还是哪个门派厉害,就好像说中国水墨画好还是外国油画好一样没有意义。都是一支笔,不同的人能表达不同的境界。同是一个人,两只手两条腿,后期如何训练,就会往不同的方向去提高。只有自我的不断进步,才能将一门技艺趋于完善,从而升华。求高得中,求中得低,得其本质而深入一门技艺之人,虽不求养生悟道,而养生悟道自在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