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52】关于“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案例:蔺相如“完璧归赵”辩【最新出炉】

 心上耕田 2015-08-20

编者按:

人教社召开全国中学语文教研员会议,邀请我上一节能体现批判性思维理念的阅读课。

我选择《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是一篇各个版本教材都选入、师生们都熟悉的课文。与其找一篇新鲜的更易切入的文章,刻意的展示批判性思维的力量,还不如解读一下这篇众所周知的经典篇目。

以下是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及分析。《语文学习》第9期将刊载本人的相关文章,本课实录及相关评点也将随后推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各位同行指正,也请各位同学讨论。



课堂教学思路——五个不断深入的问题


1、蔺相如出使秦国的使命是什么(保和平,保国宝,保面子)

2、这个使命完成了吗?(达成)

3、蔺相如个人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分歧之所在)

4、如果说蔺相如的出使并非秦赵避免了战争的实质性因素,那他主动请缨出使秦国的动机何在?

5、如何评价他这个动机?




我的分析:蔺相如“完璧归赵”辩

余党绪


一、一个揶揄的玩笑

关于蔺相如,一般评价是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比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这基本上算是共识了。

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上述理解早已习以为常。2008年应《语文教学通讯》之约撰写该文的备教策略,我表达的就是这些观点。

一个学生的玩笑,迫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和检视这个观点。学生的玩笑是:这蔺相如不是在玩弄秦王吗?这是课堂上的一个插曲。我随口问:何以见得?其实,该生只是初读,且只是一种直觉。他支支吾吾,大意是,蔺相如明知秦国不讲信用,非要带着和氏璧去撩拨秦王,人家沐浴斋戒了,他却派人把宝物偷偷送走了。这不是耍弄秦王吗?老虎本来要吃人,你还去挑逗它,这不是找死吗?幸亏秦王脾气好,换个人,蔺相如性命难保。

文言文教学,课堂本来有点沉闷;学生的这番“调侃”,让教室里充满了笑声。我推测,这笑声里,有赞赏,也不排除有讥讽的成分,因为说话的学生成绩并不太理想。

就在那个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彻悟的感觉。以前读课文,也觉蔺相如行状奇异,只是没多想,也没多问,甚至还理所当然地将这种感觉归因于司马迁的“尚奇”。李长之先生说“司马迁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并称司马迁的好奇是“一种浪漫精神之最露骨的表现”。以司马迁的这个嗜好,写作时做点夸张与渲染,以至于超出常规逻辑和日常经验,也属正常。

其实,古代亦不乏对蔺相如持异议者。宋杨时《蔺相如论》、司马光《廉颇论》、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对蔺相如都有微词。如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言行不合常理,难以置信,并将“完璧归赵”归结为“天意”——一次撞大运式的成功。在我的印象中,翻案文章总要弄点振聋发聩、惊听回视的效果,未及细想,就一笑了之。

人常常生活在思维惯性与自我遮蔽之中而不自觉,确乎如此。但学生对蔺相如的随口揶揄让我沉思。我突然意识到,仅靠司马迁的“尚奇”之笔,还难以解释蔺相如的“离奇”之举。司马迁毕竟是史识卓越的思想家,即便“尚奇”,也不会以模糊人物的基本面目为代价;而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士”,蔺相如做事也不大可能毫无来由——他一定有其合理的动机与逻辑。 带着这个疑虑,我一遍又一遍地研读课文,查阅文献,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蔺相如是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士子

二、原来他们也这样揶揄过

在司马迁的笔下,蔺相如是个奇伟卓绝的男子汉和政治家。在文章最后,司马迁毫不吝啬对蔺相如的赞美: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或许受司马迁的影响吧,蔺相如向受尊崇。像司马相如,本名司马长卿,竟然因为仰慕蔺相如而易名为“司马相如”。


但是,历史上也从来不乏质疑甚至批评蔺相如者。这其中有名的如司马光。他在《廉颇论》中这样评价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的行为:


夫和氏之璧,怀握之玩,得之不足以为重,失之不足以为轻,而相如以死争之,以诈取之,有如秦王赫然増怒,肆其彊【同'强']暴,……移兵攻赵,是为赵王爱数寸之玉,丧国士之贤,贪无用之器,贻宗庙之忧,人臣爱君果如是哉!


显然,司马光对蔺相如的冒失之举不以为然。他的意思,和氏璧不过是个玩意儿,有没有它都无关国运,可蔺相如却抗死相挣,先是向秦王炫耀,激发秦王更大的占有欲;而后借口白璧有瑕,使诈要回,又要求秦王斋戒沐浴,大礼伺候,移交和氏璧。结果呢,秦王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却派人将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这不是欺人太甚吗?倘若真的激怒了秦王,不仅赵有灭亡之虞,赵王也会因此而背上因小失大、玩物丧志的千古骂名。司马光问道:有这样为君王办差使的吗?


杨时也持类似立场。杨时,宋代理学家,“程门立雪”说的就是他的事迹。杨时对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也不以为然。他在《蔺相如论》中写到:


夫以小事大,古之人有以皮币犬马珠玉而不得免者,至弃国而逃,况一璧乎?虽与之可也。相如计不出此,迺以孤单之使,逞螳怒之威,抗臂秦庭当车辙之势,其危如一髪引千钧,岂不殆哉!


意思是,赵国本来弱小,秦国虎视眈眈。蔺相如却不顾国家利益,意气用事,简直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让赵国陷入了千钧一发的危险境地。


明朝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也很有影响。在王世贞看来,弱国与强国打交道,关键是要韬光养晦,迂回曲折,而不能撩拨虎须,授人以柄。他质问蔺相如“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意思是,你又害怕秦国来打你,却又挑逗人家,这不是找死吗?确实有理。秦国找你交换和氏璧,你不答应,顶多让秦国不高兴;你答应了却赖账,这问题就严重了。本来,蔺相如与赵王制定的策略是,宁可舍弃和氏璧,也要让秦国承担背信弃义的骂名。可结果呢,还没等秦国明确表态,蔺相如就出尔反尔了。


总之,司马光、杨时、王世贞都认为蔺相如是一个冒险家,虽然他侥幸成功了,但其实非常危险,让人心惊胆战。所以,王世贞将蔺相如的成功归结为“天意”。


南开大学教授徐江先生,一向态度鲜明,语言犀利,他对蔺相如的批评,连一点温良恭俭让都没了。他写到:


(蔺相如)似乎的确也不辱使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完璧归赵。”但是,任何有头脑的人细细想想,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是一种十分令人后怕的事情,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他的所谓“智勇”之中,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


不能不说,徐江先生有充分理由和道理。试想,谁敢在出使之前,就敢夸下海口,保证“完璧归赵”呢?稍微想象一下,如果秦王真的势在必得,他哪还有机会怀璧而归?蔺相如拿赵国的利益做赌注,确实是一件让人后怕的事。基于这样的分析,徐江先生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并非空穴来风;而指责蔺相如“根本没有战略眼光”,也不是吹毛求疵。


问题是,如此对立的两个判断,我们该相信和选择哪一个呢?




三、关于批判性思维,我们有多少误解?

先说批判性思维不是什么:


1、批判性思维不是政治批判或道德贬损,那种将“批判性思维”当做“文革式大批判”的望文生义的理解,是对这个美好词语的践踏和亵渎。


2、批判性思维不是所谓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质变量变,一分为二,这种庸俗的辩证法从小被灌输,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上海高考命题“软和硬”,一大帮辩证法的作文扑面而来:不软不行,太软了不行;不硬不行,太硬了也不行;虽然软有软的好处,但硬也有硬的妙用;在一定条件下,软和硬可相互转化……这种将世界公式化,将人生模式化,将问题教条化的所谓“辩证法”,最大的功效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变成思想的懒汉,精神的傻瓜。


3、批判性思维不是和稀泥,模棱两可,暧昧,脚踩两只船。民间有“东食西宿”的故事,有个大姑娘,想晚上睡在帅哥家里,白天吃在土豪家里,因为帅哥穷,土豪丑。这种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实用主义与机会主义,绝对不是批判性思维。


4、批判性思维不是绝对化,不是泰山极顶,不是绝对真理。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没有什么永恒。一切以绝对真理和完全正确相标榜或自居的,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5、批判性思维不是单纯的形式逻辑,更不是诡辩。形式逻辑是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武器,但批判性思维在运用形式逻辑的时候非常谨慎,因为事实和内容更重要,日常逻辑和情理也有其不可忽略的价值。所以,批判性思维不是冷冰冰的三段论,它还有温情脉脉的另一面:人情、人性和人道。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1、一种以尊重、包容和创新为主要特质的人格、气质和精神。

2、一种追求合理、公正和善意的思维方式,或曰品质。

3、一种寻求事实、逻辑和情理相统一的思维技能。


其实,也就是胡适先生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专家谢小庆先生将其概括为“不断质疑,包容异见”。

我是个实践者。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我将其概括为“合理质疑,理性求证,包容异端,力求共识”


四、尽可能给蔺相如一个合理的解释


无论是肯定蔺相如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还是指责蔺相如的司马光杨时诸辈,他们的言论都不是空口说白话,都不是泼妇骂街,都不是一意孤行的翻案,他们都有其合理之处,都在某一点上道出了蔺相如的人格特质和历史价值。以批判性思维的眼光看,他们可能都有其合理之处。


司马迁赞美蔺相如,那是有根有据。单凭蔺相如劝说缪贤不要奔逃燕国而主动向赵王请罪,就可见出蔺相如的智谋和见识。在秦庭,蔺相如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或陈述事实晓之以理,或挺身而出以死相逼,从时机和火候的把握也可看出他的敏捷和智慧。司马光们都觉得蔺相如太冒失,但为什么蔺相如那么冒失,却能侥幸脱身,而且“完璧归赵”了呢?恐怕真正的冒失鬼是做不到的吧?


司马光等几位的看法呢?如果我们抛开对蔺相如已经成为潜意识的褒扬,仔细思考他们批评的根据,也能发现批评的合理之处。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蔺相如出使,首要使命是“保和平”,其次才是“保国宝”(和氏璧),然后是“保面子”(所谓“宁许以负秦曲”)。但蔺相如似乎处处反着来,把“保面子”和“保国宝”看得比“保和平”更重要。剑拔弩张的时刻,难免会擦枪走火。秦王也是个大活人,是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一失足成千古恨,弄不好真的就把赵国卷进了战争。



这一点,徐江先生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们不能因为结果没有发生战争,就否认这个可能的存在。他说蔺相如的行为让人捏了一把汗,一点都不夸张。


面对不同的甚至尖锐对立的态度和观点,我们不能和稀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理。批判性思维的一个追求,就是尽可能吸纳各方合理的地方,在事实、逻辑和情理的相互驳难中,形成一个相对公正和合理的理解。


那么,为什么双方的观点差别这么大呢?


比较一下,不难发现,他们各自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更多的是站在自我实现的角度;而司马光他们的贬低,则更多的站在国家和集团利益的角度。


司马迁的时代,离战国比较近,多少承袭了战国遗风。根据余英时先生的研究和论述,战国士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他们把功名看得比生命重,将自我实现看得比长命百岁重。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意气奋发斗志昂扬,敢作敢当为所欲为,视死如归,胆气逼人。他们信奉“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与君王所代表的国家在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关系。像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与其说他们在博取国家利益,还不如说他们把自己与一个政治集团捆绑在一起,用身家性命博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杨时也说:


周室之季,天下分裂为战国,游谈之士出于其间,各挟术以干时君,视其喜怒悲惧而捭阖之。徼名射利固无足道者,间有感愤激昂,以就一时之功,其材力有足过人,而鲜克自重其身者何多耶?


拿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例子来比,蔺相如与稍晚于他的毛遂,颇为相似。毛遂的故事也出自司马迁笔下。毛遂对平原君说:“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意思是,我是一把刀,你若将我装在袋子里,我锋利的刀尖一定会自然而然的捅出来。他希望平原君给他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蔺相如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心机比毛遂更深:我是宦官的门客,出身卑贱,这世上原本没有我出头的机会,我何不自己来创造一个机会?我的理解,秦国“以城易壁”的悍然要求,让赵国君臣陷入了战争的恐慌,这给了蔺相如一个展示政治才干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抓住了。至少蔺相如在谋得赵国相位之前,“先己之前途”的动机更重一些。他急于登上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司马迁笔下,像蔺相如这样有点传奇色彩的异端人物往往备受尊崇。像怀才不遇、命运多舛、最后引刀自颈的李广,能征善战但缺乏心机最后不得不乌江自刎的项羽,还有那不平则鸣的陈涉、隐忍复仇的刺客,纵横交错的游士,在史迁笔下都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与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或有关系。有的史家认为这影响了司马迁的史学公正性,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一种自然和原始的生命态度,使得他笔下的历史人物闪现出更多的人性光辉与生命异彩。司马迁赞美蔺相如,完全合乎他的生命美学。


司马光等人从君王和国家角度,看到了蔺相如言行中的鲁莽轻率之处。司马光与杨时身处宋朝,强敌环伺;而且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儒学之士,且高官显贵,忠军报国意识浓厚,这决定了他们的立场和司马迁是有差别的。他们的指责不无道理,但无视蔺相如冒险的个人动机与努力,却与日常情理相违背。人不是抽象的政治工具,他不可能没有个人的利益诉求。这个利益,可能是名,可能是位,也可能就是钱。


如果确认蔺相如是个追求功名的战国士子,那么,其言行的矛盾之处即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他出使,首先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登上政治舞台;他需要冒险,不冒险,此生绝无出路;他敢冒险,因为他有胆识,他看到了秦赵之间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争,这给他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空间。《廉颇蔺相如列传》给了大量的证据。比如,秦王为什么一忍再忍终于忍气吞声?明知自己被蔺相如耍弄了,还给自己找台阶,不想绝“秦赵之欢”?这说明秦王原本就没有发动战争的打算。他要和氏璧,不过是试探一下赵国,再顺带着戏弄一下赵国而已。当他发现此路不通之后,也就收手而止了。


显然,,蔺相如敢那样大胆走钢丝,就是瞅准了秦王的这点心思。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战略眼光。这让我想到当年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他纵览天下,早就有三分天下的谋略。只是不动声色,等着明君驾到。


其实,研究一下秦王,也可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文中的秦王形象很模糊,看起来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甚至像个大傻瓜,完全被蔺相如玩弄于鼓掌之中。其实,这个秦昭襄王是很有作为的他19岁继位,在位56年,是古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之一。秦昭襄王“明而熟于计”,城府很深,有忧患意识。他启用范雎、白起等文臣武将,采用“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对齐、楚、赵等东方大国连横离纵,各个击破,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完璧归赵”这年,秦昭襄王42岁,在位已23年,是个成熟的君王了。此时秦国以主要精力对付齐与楚,赵国尚未成为其吞并的重点目标。这些信息,从侧面证明了秦王是个政治高手,他不杀蔺相如,不是因为傻,而是他装傻,他隐忍不发,静待时机。过了20年,“长平之战”爆发了,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蔺相如不仅智勇,而且讲信用。他对赵王一诺千金,以生命来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完璧归赵”之后,他受到赵国君王的信任和提拔,从此他感恩戴德,更紧密地与赵国捆绑在一起,将可贵的“信”升华为一种“忠”。这在“将相和”中看得很清楚:他忍辱负重,因为他看出,只有与廉颇团结起来,秦国才没有可乘之机。


这样的理解,也纠正了徐江先生的某些偏颇。原来蔺相如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个有智谋、有情义、有原则的人。


以此为基点,再去读原文,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