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点老A:投资需要逆向思维

 真友书屋 2015-08-21

在股市,人多的地方少去,大众恐惧和疯狂的时候,不能随大流,需要独立思考,其实这就是要我们考虑问题时多一份冷静,若能从反方向去思考就更好了,这就是逆向思考的艺术。逆向思维或者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台湾的郝广才先生在《标准答案死得快》里面说的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二次大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验,希望能用这套东西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通过这套测试的飞行员,训练时成绩表现都很亮眼,可是一上战场,三两下就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

桂尔福在检讨问题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身经百战打不死的飞行员,多半是由退役的“老鸟”挑选出来的。他非常纳闷,为什么专业精密的心理测量,却比不上“老鸟”的直觉呢?其中的问题在哪儿?


  桂尔福向一个老鸟请教,老鸟说:“是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清。不如你和我一起挑几个小子看看,如何?”
  “能够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第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老鸟请他坐下。桂尔福在旁观察、记录。
  “小伙子,如果德国人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老鸟发出第一个问题。
  “把飞机飞到更高的高度。”
  “你怎么知道的?”
  “作战手册上写的,这是标准答案啊,对不?”
  “正确,是标准答案。恭喜你,你可以走了。”
  “长官,只有一个问题吗?没有其他要问的吗?”
  “你没有问题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的。”
  “是的,长官!”
  第一个菜鸟走出去后,进来第二个菜鸟。他刚一坐下,老鸟问了同样的问题:
  “小子,如果该死的德国佬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
  “呃,找片云堆。躲进去。”
  “是吗?如果没有云呢?”
  “向下俯冲,跟他们拼了!”
  “你找死啊?”
  “那摇摆机身呢?”
  “是你开飞机还是我开?书,你都没看?”
  “长官,你说的是作战手册吗?”
  “对,难道叫你看《灵犬莱西》?”
  “作战手册我有看,但太厚,有些记不清。长官,我爱开飞机,我要替美国开飞机。但读书对我像读食谱。”
  “什么意思?”
  “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还会帮我老妈烤苹果派。但要我像食谱那样讲出一、二、三,我就搞不懂了。”
  “好,你可以下去了。”
  “长官,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菜鸟,现在不要问问题。”
  等菜鸟走出门,老鸟转过身来问桂尔福:“教授,如果是你决定,你要挑哪一个?”
  “嗯,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会把第一个刷掉,挑第二个。”老鸟说。
  “为什么?”
  “没错,第一个答的是标准答案,把飞机的高度拉高,让敌人的高射炮打不着你。但是,德国人是笨蛋吗?我们知道标准答案,他们不知道吗?所以德军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诱你把飞机拉高,然后他真正的火网就在高处等着你。这样你不死,谁死?”
  “噢,原来如此。”
  “第二个家伙,虽然有点搞笑,但是,越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子,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反而越好。碰到麻烦,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方法越多,活命的机会就越大。像我这种真的打过很多仗没死的,心里最清楚,战场上发生的事,作战手册上都没有;只有一样跟书上写的相同。”
  “哪一样?”
  “葬礼。只有这样跟书上写的一字不差。作战都靠背书,那你只能战死,找不到答案!”

桂尔福经此教训,重新改造他的测试。新的测试就会问“如果你有一块砖头,请说出五十种不同的用途”这类激发创意的问题。不但为美国选出真正优秀的飞行员,也因此创造了“创意测试”,成为现代创意活动之父。

从这个故事中,做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在投资中尤其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投资大师都是逆向投资者,如安东尼·波顿、约翰聂夫、彼得·林奇、约翰邓普顿等等。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许多现在衰落的将会复兴,许多现在荣耀的将会衰落。”正因如此,敢于逆向而为者往往并非不识时务逆历史潮流而动,而恰恰是他们拥有洞悉事物发展兴衰规律背后蕴藏玄机的大智慧。

逆向思维应运在投资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投资理论,即逆向投资。逆向投资是运用价值投资的判断来避免市场情绪影响的一种投资原则,本质上是指在市场最危险、最恐慌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的投资逻辑。逆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其它投资者的错误来寻找利润区,寻找那些不被投资者关注而被低估的股票。

巴菲特那句几乎人尽皆知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早已成为逆向投资的经典阐释。他还说过:“当人们对一些大环境事件的忧虑升到最高点时,事实上也就是我们作成交易的时机。”在所罗门债券危机事件时力挽狂澜,在美国运通卡发生危机时亲自到餐厅观察后继续买入股票,以及次贷危机暴跌后买入金融资产等等,都是巴菲特对逆向投资的身体力行和成功实践。价值投资从本质上看,就是逆向投资。纯价值投资或者说逆向投资,就像一把玄铁重剑,只有功力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才能运用自如,否则很可能不仅战胜不了对手,反而一不小心把自己砍伤。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投资大家都是逆向投资的身体力行者。罗杰斯如是讲述自己对逆向投资的理解:被人嘲笑是成功的关键。假如周遭的人都劝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本不该去做,就可以把这件事当作可能成功的指标。与众人反向而行是很需要勇气的。靠自己研究,尽可能学习面对挑战的本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伪并自己做决定。把握机遇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积累,要成功运用逆向投资法克敌制胜,投资者也需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能力、勇气和耐心这三个方面。

首先,投资者应该对行业的基本面有充分的认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这是你能做出正确投资抉择的基础。其次,要有敢于挑战惯性思维的勇气,在一些关键时点,做出与普通大众不同的投资抉择。最后,超乎常人的耐心也是不可或缺的,逆向投资需要我们坚决摈弃那些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等待合适的介入机会还是之后的否极泰来。

当然,逆向投资不是简单的跟大众反着干就行了。安东尼·波顿告诉我们,逆向投资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买入过早,要有耐心。2008年就有许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一定要记得,当股票价值在不断下跌的时候,前景总是看起来越来越悲观,而媒体报道出来的经济新闻也总是越来越悲观,在最低的时候,前景看起来总是最糟糕的。而股票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经济周期的指针,在光明之前它总是最黑暗的。
@西点老A :独立投资人,《专注投资——迈向安心投资之路》一书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专注于“军工信息化、军产证券化、装备智能化”领域投研,践行“专注投资”和“中长线投资”理念。笃信企业价值是财富的基石,战略上顺应潮流,不逆势而动;战术上逆市场心理,不随波逐流。

在股市,人多的地方少去,大众恐惧和疯狂的时候,不能随大流,需要独立思考,其实这就是要我们考虑问题时多一份冷静,若能从反方向去思考就更好了,这就是逆向思考的艺术。逆向思维或者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台湾的郝广才先生在《标准答案死得快》里面说的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二次大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验,希望能用这套东西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通过这套测试的飞行员,训练时成绩表现都很亮眼,可是一上战场,三两下就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

桂尔福在检讨问题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身经百战打不死的飞行员,多半是由退役的“老鸟”挑选出来的。他非常纳闷,为什么专业精密的心理测量,却比不上“老鸟”的直觉呢?其中的问题在哪儿?


  桂尔福向一个老鸟请教,老鸟说:“是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清。不如你和我一起挑几个小子看看,如何?”
  “能够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第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老鸟请他坐下。桂尔福在旁观察、记录。
  “小伙子,如果德国人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老鸟发出第一个问题。
  “把飞机飞到更高的高度。”
  “你怎么知道的?”
  “作战手册上写的,这是标准答案啊,对不?”
  “正确,是标准答案。恭喜你,你可以走了。”
  “长官,只有一个问题吗?没有其他要问的吗?”
  “你没有问题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的。”
  “是的,长官!”
  第一个菜鸟走出去后,进来第二个菜鸟。他刚一坐下,老鸟问了同样的问题:
  “小子,如果该死的德国佬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
  “呃,找片云堆。躲进去。”
  “是吗?如果没有云呢?”
  “向下俯冲,跟他们拼了!”
  “你找死啊?”
  “那摇摆机身呢?”
  “是你开飞机还是我开?书,你都没看?”
  “长官,你说的是作战手册吗?”
  “对,难道叫你看《灵犬莱西》?”
  “作战手册我有看,但太厚,有些记不清。长官,我爱开飞机,我要替美国开飞机。但读书对我像读食谱。”
  “什么意思?”
  “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还会帮我老妈烤苹果派。但要我像食谱那样讲出一、二、三,我就搞不懂了。”
  “好,你可以下去了。”
  “长官,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菜鸟,现在不要问问题。”
  等菜鸟走出门,老鸟转过身来问桂尔福:“教授,如果是你决定,你要挑哪一个?”
  “嗯,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会把第一个刷掉,挑第二个。”老鸟说。
  “为什么?”
  “没错,第一个答的是标准答案,把飞机的高度拉高,让敌人的高射炮打不着你。但是,德国人是笨蛋吗?我们知道标准答案,他们不知道吗?所以德军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诱你把飞机拉高,然后他真正的火网就在高处等着你。这样你不死,谁死?”
  “噢,原来如此。”
  “第二个家伙,虽然有点搞笑,但是,越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子,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反而越好。碰到麻烦,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方法越多,活命的机会就越大。像我这种真的打过很多仗没死的,心里最清楚,战场上发生的事,作战手册上都没有;只有一样跟书上写的相同。”
  “哪一样?”
  “葬礼。只有这样跟书上写的一字不差。作战都靠背书,那你只能战死,找不到答案!”

桂尔福经此教训,重新改造他的测试。新的测试就会问“如果你有一块砖头,请说出五十种不同的用途”这类激发创意的问题。不但为美国选出真正优秀的飞行员,也因此创造了“创意测试”,成为现代创意活动之父。

从这个故事中,做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在投资中尤其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投资大师都是逆向投资者,如安东尼·波顿、约翰聂夫、彼得·林奇、约翰邓普顿等等。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许多现在衰落的将会复兴,许多现在荣耀的将会衰落。”正因如此,敢于逆向而为者往往并非不识时务逆历史潮流而动,而恰恰是他们拥有洞悉事物发展兴衰规律背后蕴藏玄机的大智慧。

逆向思维应运在投资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投资理论,即逆向投资。逆向投资是运用价值投资的判断来避免市场情绪影响的一种投资原则,本质上是指在市场最危险、最恐慌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的投资逻辑。逆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其它投资者的错误来寻找利润区,寻找那些不被投资者关注而被低估的股票。

巴菲特那句几乎人尽皆知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早已成为逆向投资的经典阐释。他还说过:“当人们对一些大环境事件的忧虑升到最高点时,事实上也就是我们作成交易的时机。”在所罗门债券危机事件时力挽狂澜,在美国运通卡发生危机时亲自到餐厅观察后继续买入股票,以及次贷危机暴跌后买入金融资产等等,都是巴菲特对逆向投资的身体力行和成功实践。价值投资从本质上看,就是逆向投资。纯价值投资或者说逆向投资,就像一把玄铁重剑,只有功力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才能运用自如,否则很可能不仅战胜不了对手,反而一不小心把自己砍伤。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投资大家都是逆向投资的身体力行者。罗杰斯如是讲述自己对逆向投资的理解:被人嘲笑是成功的关键。假如周遭的人都劝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本不该去做,就可以把这件事当作可能成功的指标。与众人反向而行是很需要勇气的。靠自己研究,尽可能学习面对挑战的本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伪并自己做决定。把握机遇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积累,要成功运用逆向投资法克敌制胜,投资者也需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能力、勇气和耐心这三个方面。

首先,投资者应该对行业的基本面有充分的认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这是你能做出正确投资抉择的基础。其次,要有敢于挑战惯性思维的勇气,在一些关键时点,做出与普通大众不同的投资抉择。最后,超乎常人的耐心也是不可或缺的,逆向投资需要我们坚决摈弃那些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等待合适的介入机会还是之后的否极泰来。

当然,逆向投资不是简单的跟大众反着干就行了。安东尼·波顿告诉我们,逆向投资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买入过早,要有耐心。2008年就有许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一定要记得,当股票价值在不断下跌的时候,前景总是看起来越来越悲观,而媒体报道出来的经济新闻也总是越来越悲观,在最低的时候,前景看起来总是最糟糕的。而股票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经济周期的指针,在光明之前它总是最黑暗的。
@西点老A :独立投资人,《专注投资——迈向安心投资之路》一书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专注于“军工信息化、军产证券化、装备智能化”领域投研,践行“专注投资”和“中长线投资”理念。笃信企业价值是财富的基石,战略上顺应潮流,不逆势而动;战术上逆市场心理,不随波逐流。

在股市,人多的地方少去,大众恐惧和疯狂的时候,不能随大流,需要独立思考,其实这就是要我们考虑问题时多一份冷静,若能从反方向去思考就更好了,这就是逆向思考的艺术。逆向思维或者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台湾的郝广才先生在《标准答案死得快》里面说的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二次大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验,希望能用这套东西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通过这套测试的飞行员,训练时成绩表现都很亮眼,可是一上战场,三两下就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

桂尔福在检讨问题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身经百战打不死的飞行员,多半是由退役的“老鸟”挑选出来的。他非常纳闷,为什么专业精密的心理测量,却比不上“老鸟”的直觉呢?其中的问题在哪儿?


  桂尔福向一个老鸟请教,老鸟说:“是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清。不如你和我一起挑几个小子看看,如何?”
  “能够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第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老鸟请他坐下。桂尔福在旁观察、记录。
  “小伙子,如果德国人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老鸟发出第一个问题。
  “把飞机飞到更高的高度。”
  “你怎么知道的?”
  “作战手册上写的,这是标准答案啊,对不?”
  “正确,是标准答案。恭喜你,你可以走了。”
  “长官,只有一个问题吗?没有其他要问的吗?”
  “你没有问题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的。”
  “是的,长官!”
  第一个菜鸟走出去后,进来第二个菜鸟。他刚一坐下,老鸟问了同样的问题:
  “小子,如果该死的德国佬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
  “呃,找片云堆。躲进去。”
  “是吗?如果没有云呢?”
  “向下俯冲,跟他们拼了!”
  “你找死啊?”
  “那摇摆机身呢?”
  “是你开飞机还是我开?书,你都没看?”
  “长官,你说的是作战手册吗?”
  “对,难道叫你看《灵犬莱西》?”
  “作战手册我有看,但太厚,有些记不清。长官,我爱开飞机,我要替美国开飞机。但读书对我像读食谱。”
  “什么意思?”
  “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还会帮我老妈烤苹果派。但要我像食谱那样讲出一、二、三,我就搞不懂了。”
  “好,你可以下去了。”
  “长官,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菜鸟,现在不要问问题。”
  等菜鸟走出门,老鸟转过身来问桂尔福:“教授,如果是你决定,你要挑哪一个?”
  “嗯,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会把第一个刷掉,挑第二个。”老鸟说。
  “为什么?”
  “没错,第一个答的是标准答案,把飞机的高度拉高,让敌人的高射炮打不着你。但是,德国人是笨蛋吗?我们知道标准答案,他们不知道吗?所以德军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诱你把飞机拉高,然后他真正的火网就在高处等着你。这样你不死,谁死?”
  “噢,原来如此。”
  “第二个家伙,虽然有点搞笑,但是,越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子,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反而越好。碰到麻烦,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方法越多,活命的机会就越大。像我这种真的打过很多仗没死的,心里最清楚,战场上发生的事,作战手册上都没有;只有一样跟书上写的相同。”
  “哪一样?”
  “葬礼。只有这样跟书上写的一字不差。作战都靠背书,那你只能战死,找不到答案!”

桂尔福经此教训,重新改造他的测试。新的测试就会问“如果你有一块砖头,请说出五十种不同的用途”这类激发创意的问题。不但为美国选出真正优秀的飞行员,也因此创造了“创意测试”,成为现代创意活动之父。

从这个故事中,做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在投资中尤其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投资大师都是逆向投资者,如安东尼·波顿、约翰聂夫、彼得·林奇、约翰邓普顿等等。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许多现在衰落的将会复兴,许多现在荣耀的将会衰落。”正因如此,敢于逆向而为者往往并非不识时务逆历史潮流而动,而恰恰是他们拥有洞悉事物发展兴衰规律背后蕴藏玄机的大智慧。

逆向思维应运在投资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投资理论,即逆向投资。逆向投资是运用价值投资的判断来避免市场情绪影响的一种投资原则,本质上是指在市场最危险、最恐慌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的投资逻辑。逆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其它投资者的错误来寻找利润区,寻找那些不被投资者关注而被低估的股票。

巴菲特那句几乎人尽皆知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早已成为逆向投资的经典阐释。他还说过:“当人们对一些大环境事件的忧虑升到最高点时,事实上也就是我们作成交易的时机。”在所罗门债券危机事件时力挽狂澜,在美国运通卡发生危机时亲自到餐厅观察后继续买入股票,以及次贷危机暴跌后买入金融资产等等,都是巴菲特对逆向投资的身体力行和成功实践。价值投资从本质上看,就是逆向投资。纯价值投资或者说逆向投资,就像一把玄铁重剑,只有功力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才能运用自如,否则很可能不仅战胜不了对手,反而一不小心把自己砍伤。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投资大家都是逆向投资的身体力行者。罗杰斯如是讲述自己对逆向投资的理解:被人嘲笑是成功的关键。假如周遭的人都劝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本不该去做,就可以把这件事当作可能成功的指标。与众人反向而行是很需要勇气的。靠自己研究,尽可能学习面对挑战的本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伪并自己做决定。把握机遇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积累,要成功运用逆向投资法克敌制胜,投资者也需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能力、勇气和耐心这三个方面。

首先,投资者应该对行业的基本面有充分的认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这是你能做出正确投资抉择的基础。其次,要有敢于挑战惯性思维的勇气,在一些关键时点,做出与普通大众不同的投资抉择。最后,超乎常人的耐心也是不可或缺的,逆向投资需要我们坚决摈弃那些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等待合适的介入机会还是之后的否极泰来。

当然,逆向投资不是简单的跟大众反着干就行了。安东尼·波顿告诉我们,逆向投资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买入过早,要有耐心。2008年就有许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一定要记得,当股票价值在不断下跌的时候,前景总是看起来越来越悲观,而媒体报道出来的经济新闻也总是越来越悲观,在最低的时候,前景看起来总是最糟糕的。而股票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经济周期的指针,在光明之前它总是最黑暗的。
@西点老A :独立投资人,《专注投资——迈向安心投资之路》一书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专注于“军工信息化、军产证券化、装备智能化”领域投研,践行“专注投资”和“中长线投资”理念。笃信企业价值是财富的基石,战略上顺应潮流,不逆势而动;战术上逆市场心理,不随波逐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