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的方与圆

 文渊武海 2015-08-22

拳的方与圆

(2013-11-21 11:39: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有网友问:孙存周先生说形意拳“以方为体,以圆为用”,怎么理解?

此话曾见于曾国藩的《36字诀》,原文为:能立能达,以方为体,以圆为用。

立者,立身也,达者,谋事也。立身宜方,谋事宜圆。讲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做人要方,方者,端方正直,有棱角,有原则,有方向,有张力,为体,为本,体贵坚而本贵固,阳刚向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重,充实,坚韧,有正气,有道德,并且一以贯之,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白刃加于前色不挠,泰山崩于后而目不瞬。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而做事要圆,要好谋而成,通融机变,有灵活性,要懂得变通,妥协,避实击虚,委曲求全,以柔克刚。圆滑,用数学物理的术语讲是:曲率半径处处相等,摩擦系数点点为零。用通俗的话说是:西瓜掉油篓里。圆滑不是坏事,关键看你是用来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若为一己之私则是小人行经,若成大事则不必求做完人,一定要有灵活性。

方圆之道大有讲究,方为体,圆为用,外圆内方,外柔内刚,无傲气而有傲骨,克己要方,与人要圆。只方不圆,独善其身可也,若想兼济天下就要做事,做事就要和人打交道,就要人和,就必须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和光同尘”。

曾国藩本人是理学大家,是大儒,在刚出道办团练时,处处按原则办事,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结果上下左右都不喜欢他,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还被部下兵变险些丢了性命。打仗也不顺,打一仗败一仗,羞愤之下跳水自杀,被左宗堂臭骂了一顿才没死成。后来他利用回家丁忧(为母亲守孝)的时机认真研读了老子和庄子,把先前的事情终于想明白了,那就是,你对自己怎么要求严格都不过分,但你不能要求别人也都这样,必须象孔夫子教导的那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就要柔曲,要圆融,要宽容,不然棱角对棱角就只剩摩擦,什么事也办不成。他二次出山后,一改前风,非常注意与各方搞好关系,得饶人处且饶人,从此局面大改,越走越顺。

孙存周先生把方圆之说用于解说形意拳是非常恰当的,不只是形意拳,所有的 拳都有个方圆的问题。

练拳如做人,立身要中正,方,就是拳的基本功,拳的主体,拳的根本,拳的基础,要厚重,要坚固,要结实。功夫是实实在在练出来的,来不得半点偷懒耍滑,投机取巧。功夫是正大光明的实力,而不是阴毒损坏的伎俩。具体到孙氏拳中,就是要通过站桩和盘架,把具有柔性结点的弹拱结构锤炼得端庄扎实,形成八面支撑的刚骨,这是武功的物质基础,通过内劲的协调与调动把所有练就的基本功综合起来发放出去,就是以方为体的作用。

至于怎样把发放出去的劲力用到对方身上,则是圆要解决的问题,以圆为用就是用时要讲圆。所谓“得机得势”,就不能只顾自己,首先要看对手,因敌而动,因势而进,根据对方来调整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不能瞎出手。形意拳虽然讲“直打直进无遮拦”,但决不是蛮干硬撞。钻、裹、翻,是手臂的小圆动作,起钻落翻,是身体的大圆动作。从广义来讲圆就是走弧线,弧度可大可小,但都不是直线,包括崩拳在内,都不是笔直的路线,有没有这个弧度是不一样的,没有弧度走的是一维空间的冲击力,有弧度则是二维空间的波动力,形意拳走立圆就是打这个波动力,以劈拳的起钻落翻最为明显,最有代表性。横拳能够直打出横力,靠的也是里裹外翻的旋转力。

简而言之,体方是知己的功夫,用圆是知彼的功夫。体不方则无根,用不圆则无果。学者切不可只于方圆的几何形状来解读此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