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常用的中药与方剂,你都见过吗?

 qlxzwx 2015-08-22

??

小编导读

那些年常用的中药,那些年常用的方剂,当你回头望去,已成回忆。在中药的世界里,有些药物、有些方剂,虽然平凡,却都很常用。今且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中药、哪些方剂是很常用的,另外,小编也真诚地邀请您回复您认为很常用的中药或方剂,待小编汇总整理,再续精品内容哟!


1
鸡血藤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闭经、痛经。

指征:或周身关节痛;或经期腹痛,由血虚兼瘀滞所致者。

禁忌:热痹阴虚,属出血性疾患者慎用。

配伍:鸡血藤50g,配防风20g,治疗风寒身痛,伴血虚有瘀者;鸡血藤50g,配附子10g,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鸡血藤70g,配仙灵脾20g,巴戟天20g,补肝肾壮阳气。

用量:3070g

体会:鸡血藤温不伤阴,补不壅滞,善通络活血。配川芎、防风、全蝎可治舞蹈病,配玉竹治阴虚血热型风湿性心脏病,配附子治疗阳虚型风湿性心脏病,配益母草治月经不调及痛经。风湿痹痛偏于血虚者,用之最宜。


2
瓜蒌


主治:冠心病、乳腺增生、脂肪肝。

指征:或心前区痛,胸闷气促;或乳腺增大;或B超检查示脂肪肝。

禁忌:病属寒痰、湿痰、脾虚泄泻者禁用。反乌头。

配伍:瓜蒌50g,配薤白15g,治胸痹;瓜蒌50g,配黄连15g,治痰热结胸证;瓜蒌30g,配黄芩15g,治痰热壅肺之咳嗽;瓜蒌30g,配知母30g,川贝母10g,治痰热伤津之咳嗽;瓜蒌30g,配夏枯草20g,鹿角20g,治乳腺增生症;瓜蒌30g,配郁金20g,柴胡20g,白芍30g,金钱草20g,葛根15g,治脂肪肝。

用量:2060g

体会:瓜蒌主治热邪伤津,痰热黏稠之胸闷。若治寒痰,须配白芥子,且白芥子的用量倍于瓜蒌方有效。


3
川芎


主治:头痛、冠心病心绞痛、痛经、闭经。

指征:或心前区闷痛,心电图ST段、T波改变;或经期腹痛,有血块;舌质色紫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怒张,脉沉涩或弦缓而细。痛甚者必用。

禁忌:阴虚火旺,舌红口干,月经过多,出血性疾病不宜使用。

配伍:川芎50g,配白芷10g,治头痛;川芎50g,配瓜蒌50g,薤白15g,治冠心病;川芎30g,配当归25g,治疗痛经、闭经。

用量:1560g

体会:川芎具有通达气血之功,治疗血瘀头痛,量至50g效著。治疗妇女经期头痛或性交后头痛不已,宜四物汤,或八珍汤中重用川芎可收全功。治疗冠心病,心前区痛绵绵不休者,宜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川芎3060g,如痛不减者,加水蛭5g可立效。久病多虚之人,用川芎开郁散结,须配参芪补之,防其升散太过。


4
防风


主治:感冒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自汗、肠风腹泻。

指征:外感风寒头痛或风寒湿痹阻滞经脉所致关节炎疼痛者必用。

禁忌:血虚不能养筋者及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配伍:防风20g,配川芎35g,白芷10g,治头风痛;防风25g,配羌活15g,独活15g,治风寒腰痛、腿痛;防风25g,配当归20g,祛血分之风,血热者加黄芩15g,生地20g,血寒者加桂枝10g,附子10g;防风20g,配白术20g,治慢性腹泻,又治风湿证;防风20g,配附子7g,桂枝15g,治风湿痛;防风15g,配黄芪50g,白术10g,生地20g,治自汗;防风10g,配黄芩25g,治热痹。

用量:1030g


5
全蝎


主治:面神经麻痹、癫痫、神经性头痛、末梢神经炎。

指征:或口眼斜;或阵发性抽搐,口吐白沫,握拳大指在内。

禁忌:血虚生风者禁用。

配伍:全蝎1015g,配蜈蚣13条,虫510g,研末,每日2次,每次35g,治疗骨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之肿痛;全蝎10g,配僵蚕10g,南星7g,白附子10g,露蜂房20g,治面瘫;全蝎10g,配川芎50g,治神经性头痛;全蝎10g,配桂枝15g,鸡血藤50g,治末梢神经炎。

用量:515g

体会:蝎性有毒,善入肝经,故镇痉止搐,通络止痛。本品能通里达外,上下走行,无经不入,无络不通,故治病甚广,尤对神经性疾患效著。《玉楸药解》云:穿筋透骨,逐湿除风,故治风湿有通络止痛,搜剔风寒湿之邪,从筋骨间徐徐而出,使瘀散、结破、肿消之效。余治风湿性结节红斑或红斑肢通皆与附子、鸡血藤同用,疗效颇佳。


6
清肃止咳汤


组成:鱼腥草2050g,桔梗1020g,黄芩1030g,白花蛇舌草2050g,天冬1020g,紫菀1020g,枇杷叶1020g,款冬花1530g,白薇1020g,霜桑叶2030g,杏仁510g,橘红2040g

主治:肺炎、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指征:咳喘咯黄痰,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在痰热蕴肺伤阴、肺失宣降的情况下用之必定有效。

禁忌:非肺热咳嗽慎用。


7
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桂枝1020g,白芍2060g,知母1030g,白术2060g,防风2040g,附子1030g,麻黄615g,甘草1020g,生姜1020g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历节风)、红斑肢痛、风寒感冒而身痛者(恶寒不发热)。

指征:关节痛,重者如虎咬或四肢起结节红斑。

禁忌:热痹慎用(注意加减配伍)。

体会:凡属风寒湿三气杂合为痹,辨清偏胜,灵活运用必定有效。余用本方治疗顽痹,常加鸡血藤、穿山甲、全蝎、蜈蚣,屡收显效。


8
加味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2050g,黄芩1050g,党参1035g,半夏1020g,甘草1015g,生姜510g,大枣1112枚,白术1030g

主治:外感后高烧日久不退、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肠感冒、眩晕、口舌溃疡。

禁忌:恶寒发热身痛,属外感风寒表证的发热,不宜使用该方。

体会:余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高烧长期不退,体温达3840,重用柴胡50g,黄芩50g,必定有效。若外感病后,低热日久不退者,小柴胡汤酌加沙参、麦冬、生地。


9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组成:瓜蒌2050g,薤白1015g,半夏1015g,川芎2050g,白芍2050g,郁金1020g,降香1015g,延胡索1020g

主治:冠心病、肋间神经痛。

指征:心前区闷痛,心绞痛,脉沉涩或间歇,舌苔白浊或厚腻。

禁忌:心悸胸闷痛属心阴虚者,不宜使用。

体会:余用此方治疗由心阳伤和痰滞血脉所致冠心病颇收卓效。心肌梗死者加水蛭;脑血栓者加乳香、没药;脉细属心阳不足者加党参、黄芪;脉有间歇者加紫石英;脉弦急者加生地、醋制香附。若胸阳不振,痰浊阻滞气机致肋间神经痛或痰浊阻塞气道发生喘息咳唾,亦可用本方治之。


10
胃痛通用方


组成:党参10g,黄芪10g,香附10g,高良姜10g,郁金10g,木香7g,川楝子7g,檀香7g,砂仁10g,五灵脂5g,蒲黄5g,延胡索10g

指征:胃脘痛,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缓而弦。

禁忌:胃脘痛属胃阴虚或伴发热呕吐、下利者慎用。

体会:本方以古方良附丸、颠倒木金散、金铃子散、丹参饮等化裁而成,通治气、血、寒、食之胃脘痛。便秘者,去参芪,加二丑10g,姜炒黄连10g;伴肝郁腹胀者,加厚朴10g,青皮15g;痰积停饮者加枳实15g,茯苓30g,竹沥30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