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用手触压出现代神经节段的脏背腧

 木子的书屋 2015-08-22
古人用手触压出现代神经节段的脏背腧
作者:吴濂清  

内经较具体地阐述了背部脏腑腧穴,见于《灵枢·背腧》篇,因其篇幅较短,又有独特的表述腧穴方式,引原文如下: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椎之旁,心腧在五椎之旁,膈腧在七焦之旁,肝腧在九椎之旁,脾腧在十一焦椎之旁,肾腧在十四椎之旁,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刚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经校译》下p109)  

在内经中,只有本篇用有穴名、有位置、有取穴方法,完整地阐述了背部脏腧穴。认为背脏腧是“五藏之腧,于背者”,未讲述与“头上五行行五(59刺有此记录)”的关系,也没有讲述和臀部承扶(资生经等称承扶为扶承)的关联。只言“出于背”,表明所阐述的腧穴,都是各脏之所出。因此,背腧篇是以部片分行讲述腧穴的。以后的晋、唐、宋,在头部、躯干部都是以部片分行的记录方式表述腧穴,仅在四肢以12经脉的形式表述。为了说明针灸学在这段时间应用经脉、腧穴记录方式的真实历程,特引证各书的背腧和膀胱足太阳之脉的记录如下:  

晋《针灸甲乙经》:“背自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1](双)”,即自大杼起,又增添了六腑腧穴等,至会阳是21穴名。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脊中第二行二十一穴远近法第六[2]”,同样是大杼——会阳21穴名。  

宋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和《西方子明堂灸经》[3](作者不详,约成书于元初)和甲乙经、千金方一样,都是以人体先分各部,部再分片记录穴位,如头、面、耳、颈、肩、腋胁、背、腹部等。该书将甲乙经记录的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的大杼会阳的21穴,又加厥阴腧、气海腧,大杼行遂有23穴名。按部片分行具体实例介绍,头部,有“正人头面36穴:  

头部(之片)中行4穴、头第2行3穴、头第3行3穴;  

有正面部(之片)中行7穴、面部第2行6穴、面部第3行5穴、面部第4行3穴、面部第5行5穴”。以上共36穴。

至于膀胱足太阳之脉,在肢体才是以线的形式、即用经脉表述(其余11经脉也是如此),三书的记录是: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至阴——承扶凡三十四穴[4]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足太阳膀胱经十七穴远近法第十”,由至阴——扶承有17穴名[5]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至阴——扶承左右三十六穴[6]。(以上三书具体穴位名称均略)  

所以引用三书的“片”和“线”式的穴位记录,是想说明经脉并非一次成型,而是曾有相当长的时间,头部、躯干是以部片分行的表述腧穴方式和四肢的经脉腧穴表述方式并用。灵枢继承了《帛书11脉》说以后,由于腧穴的大量增加,各家对腧穴是否归经,如何归经?认识不一。或许因此各穴而各自独立分片,片中以纵线行的形式存在,素问就有“脊椎法”、“腹脉法”之说的记录;著名的57刺、59刺也以按部片分行表述腧穴。如《素问·水热穴论篇61》有“头上五行行五”、“尻上五行行五者,……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是两种形式并存的明证。故背腧篇在阐述腧穴时,只讲位置,只讲“五藏之腧,出于背”,不讲经脉,以《灵枢·背腧》专篇的形式,见之于殿堂。到元滑寿见于“针道微而经络为之不明”;此句值得玩味;遂以《灵枢·本输》篇、《素问·骨空》等论,裒而集之。得经十二,任督脉之行腹背者二”[7],即,只收录督脉、任脉和12经脉并论,将督任脉之外的六脉,阴阳跷、阴阳维、冲带附在“编末”,而著《十四经发挥》,才将头、颈、背、腹和上下肢连接在一起,使膀胱足太阳之脉而成睛明——至阴有63穴。所以,《素问·气府论篇第五十九》说“足太阳脉气所发,既和《灵枢·背腧》篇五藏之腧,出于背者”的经言意旨不符,其自身对腧穴阐述为什么有名称不全、位置不详等(脏背腧就已经有具体位置)都需进一步研究(以后应作专题探讨)。  

上述算是复习一段经脉腧穴演变简史。表明针灸学的经脉、腧穴都是逐渐积累、演进而成的,客观的活生生的片和线就摆在眼前,这就是经脉发展的实际历程!你是倾向针灸经脉说发展过程的部片分行加四肢12经脉,还是14经脉,还是纯12经脉加奇经八脉?遵经传统不可违,背腧篇、59刺和57刺等,都是按部片分行记录腧穴,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方、针灸资生经等仅遵古训,头、躯干部都是按部片分行形式,四肢是以12经脉形式记录腧穴。若从内经时的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元朝初公元1206年,或从西晋公元265年至元朝初公元1206年计算时间,此法的应用约在1000年或1400年之间。从公元1206年到现在约800余年(我是临床医生,以纪元说事是外行,但为了说明头、颈、肩、背、腹等,是以部片分行加四肢经脉的形式存在那么长时间,只好滥竽充数了)。腧穴记录方式应用时间的多寡,对认识针灸学的发展有启迪麽?二者的存在方式各有何突出的业绩吗?从长计议吧,提,总比不提好。元滑寿十四经能给针灸学的经脉说划上句号吗?这一问题要仔细想、深深地想、放开思路去想!先研究一下先贤的背腧有何高明之处吧。  

我以为背腧篇和卫气篇是姊妹篇,应找到它们的关连点。背腧篇说完背脏腑腧的位置后,又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这就要求必须知道为何要按,如何去按?如何理解标本这一概念?如何据本求标,而得到脏腑腧穴。在针灸学的标本论中是背腧为标,上下肢腕踝上附近为本,这与“根”多在指、趾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据虚、盛之脉求标。因为当某脏腑有疾时,其下之本处有“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之候,此时要用切循扪按法查知某经脉的阳性脉动,即所谓“下虚”、“下盛”以后,认知了本经脉是何脏腑的本,然后在背部再求标。具体做法是以手放在背部,上下触压而求得阳性反应点。如书中所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这种方法在《灵枢·五邪》就提供了例证:“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灵枢·杂病第二十六》也有这样一段精彩记录;“心痛,当九节刺之,不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按:所谓心痛,也可能是胃脘痛等)。关键字是按和求,这和《灵枢·背腧》篇的背腧取法是一致的。脉动、按之、快然、痛减,是古人求证疾病在末梢和躯体某部有无相关效应的常用方法。背脏腑腧穴就是这样以各经脉之本标的形式而求得的,故背腧篇的“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出于二字意味深长。古人是通过上述知本求标方法,历尽艰辛,以实践求真知,才得到脏腑腧穴和现代医学神经节段相一致的结果。列表如下:  

脏器、腧穴分布与神经节段的关系表  

脏器  

所属节段  

腧穴  

穴名  

所在位置  

  

C3——D4  

肺腧  

D3下,旁开1.5  

  

D3——4  

心腧  

D5下,旁开1.5  

  

D4——7  

膈腧  

D7下,旁开1.5  

  

D7——10  

肝腧  

D9下,旁开1.5  

  

D6——11  

脾腧  

D11下,旁开1.5  

  

D12——L1  

肾腧  

L2下,旁开1.5  

      据《针刺麻醉资料综述》选用,也可参阅张沅昌主编《神经病学》感觉系统  

古人提出标这个概念,是想强调标的作用,但还要明本。因为“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再“能知六经之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这两句话实际是对应的,病生于脏腑,显现于是何经脉的“脉动”、和“得之立已”之处,以此得知何脏何腑之病,据此再求得脏腑的背腧穴,即得到有病气之脏器在背部有阳性感应的位置,以此施治就可以病势大减或痊愈,当然就“可以无惑于天下”。所以,标——背腧穴就成为某腧穴和脏腑相关的标志;是背腧与经脉肢体腧穴的相关标志;也是该经脉与应和脏器的相关标志;所以,它是脏腑的标志。为什么称标不称结,因其是脏之“出”,有其脏气在此汇聚,所以是该脏的标志。从文献看,如果说背腧篇讲授了五脏背腧穴的位置,卫气篇则是讲授了求五脏背腧的过程和要掌握的正确方法。在当时,能掌握脏腑背腧的准确部位,掌握十二经脉远端腧穴和脏腑的密切关系,这对脏腑的认知程度,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当然有极大地帮助,故“可以无惑于天下”。  

先贤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始终重视腧穴、重视临床实效的结果。在本腧篇有十动腧之言,尔后其中五动腧成为“天牖五部”;根结篇除有根结各腧穴外,尚有开阖枢之论;卫气篇除阐释了据本求标之法外,还有四街之论: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灵·校译》释为肓腧、天枢)。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四街概括了头、胸、腹、胫各部症状,以各街之气言病,以各部之街言治,用临床事实表明了背部脏腑腧穴治疗胸腹疾患的疗效,四街体现了针灸治疗之魂。天牖五部也直言腧穴主症:  

“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暴暗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暴挛痛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均见《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不拘泥于各经脉的是动、是主如何,直言腧穴之用,显示本法重视腧穴,重视实效。所以,设四街,讲五部,阐述动腧的病候主症,均和经脉篇有明显的不同。用穴方法也更大有差异,如“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这种论病方式、取穴方法就是按部片用穴方式,以现代观点看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等,既是前后取穴法,其实质也是按神经节段方式取穴法。无论是胸是腹,和背腧的关系都是横向,与经脉篇的论治取穴方式不同。既然二者治病的路数不同,真是有点别开天地,另创一家了。这或许是因时空之差,不是同一时期所作。抑或许是同一时期著作,因经脉篇脏腑与经脉病候的属性不一致而另立一说?!历代医家直至现代,都把四街作治病之神钥,而不谈其理论体系和经脉篇的歧义之处,本人写出这样的观察结果,不知是否能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应!希望能有探讨内经与针灸学的热潮。  

小结  

1.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和《素问·气府论篇第59》“足太阳脉气所发”的表述用语不同,各背腧穴的病候主症均可显示各脏腧自身的特点;事实也显示了背部各脏腧穴病候主症与“足太阳脉气”无关!背部五脏之腧是各脏之所出,没有阐明其自身和其它经脉的关系,背部腧穴是以按部片分行的形式存在。  

2.“标本”理论,是以“下虚则厥,下盛则热”的病脉为本,再选取远隔部位的和脏腑在背部有相关阳性反应的部位,触压出各脏腑背腧穴的确切位置,得到了临床疗效,映射出古人的艰辛和实践出真知的历史真相。  

3.文献记录的按部片分行记录的背腧方式,提供了腧穴在内经中曾经以此方式存在,后为甲乙经等续用,直至宋末元初。对针灸学经脉说如何认识、如何继承发扬?有无现实意义,值得研究!背部脏腑腧穴的排列顺序,竟能和现代的脏腑神经节段相吻合,这是惊人的创举,辉煌的成就,为针灸学树立了里程碑。(文责自负)  

                                       吴濂清2013/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