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 帖】刘墉节临颜真卿《蔡明远帖》 ■薛元明

 东方竹马 2015-08-23



 临 帖 



刘墉节临颜真卿《蔡明远帖》


薛元明


  见到刘墉所临《蔡明远帖》后,再去查找原作,发现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唐名家墨迹大观》中有《蔡》帖墨迹,但缺少“竟达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15字,于是选择刻本加以对照。墨迹本有雄壮之色,刻本相比墨迹,虽不能说是鲁鱼亥豕,但终究存在很大差别,笔画细弱,仅有全貌可观。

  刘墉临作的第一个字就写错了,刘墉将颜真卿《蔡明远帖》中的“竟达命”写成了“既达命”,名虽为临,可能不太刻意专注原帖造成的。除此之外,第一列中的“达、随”二字已经处理成草书,第二列“攀”字和第三列“始终”二字,皆以草法出之,使转灵活,一任自然。刘墉在临写时多半参以自家笔意,可以说是背临或意临。对于临摹,虽然有时存在一些争议,但是本质上的差别在于临摹的途径和方法,如何临?临什么?为何临?可以说,古今临摹的根本区别在于心态和目的。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古人通过临摹来保存、流传作品是主要目的之一,因此,精力投入时就会更加专注,即为“临本”。今人临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法,只能称为“临作”,而难以具有“临本”的典范意义。

  刘墉所临《蔡明远帖》堪称精品,用笔圆劲,肥而不腻,柔而不弱,较之刘氏诸多作品的皮厚肉多,墨色乌黑而少变化,而呈现空灵之色,古朴飘逸,别具一格。款署“乙未冬日”,时在乾隆四十年(1775),作者57岁,风格已走向成熟,信手写来,天真烂漫。所临与原帖风貌差异很大,印证了刘墉个人“我自成我书耳”的主张。

  刘墉临颜,笔墨浓重,貌丰骨劲,但与颜书在气格上有霄壤之别。颜书为碧海苍穹,刘书为小桥流水。刘书之肥美,出自苏轼。苏轼学颜,雄壮博大变为敦实圆润,刘墉实质上是进一步强化了苏轼敦实的特点而变得妩媚多姿。虽然体丰笔茂,与颜则判若两人。刘墉早年学赵孟頫,写得珠圆玉润,中年以后得力于钟繇与苏轼,于朴厚雄深中透出空灵飞动之意,用笔起伏很大,或重若崩云,或轻烟袅空,变化莫测,且喜欢用蜡笺纸、紫毫笔写字,虽笔硬纸滑而能苍润互见,故包世臣赞之“意兴学识,超然物外”。

  从临作全篇看,浓淡、粗细对比强烈,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慢节奏”,不温不火,静气、媚趣、淡逸之美,刘墉都做到了。评书者习惯上喜欢用老辣恣肆、疾风骤雨等表示情感激烈的名词来描述,实质上,人的情感有多面性,书写强调多种体验。有时看起来云淡风轻,虽然在气势上比不上猛烈狂放在瞬间夺人眼球,但更耐品。刘墉作品显然属于需要细嚼慢咽的一类,着重的不是瞬间的冲击力,而是持久回味之韵。此临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慢”。快写觉得相对容易,写慢反而更难,必须做到疾徐有度。而慢节奏的书写在某一方面来说更能体现书家的功力。当然,用笔过慢易于出现迟滞之病。任何完美的作品,笔法、结体、章法缺一不可。细观临作,笔法精妙外,虽然结体缜密,笔画肥重,但关键之处都有留白,如“既、追、至、际”等字,气息流动,绝无沉闷之感。章法亦极为严谨,天头地脚平齐,每一列错落有致,字距、行距自然收放。

  刘墉之字亦有程式化的一面,临作中墨色浓重、笔画粗壮者极多,如“既、于、淮、随、邗、追、不、疲、南、始、际、有”等字。但是,刘墉做到了随意生发,所以并不觉重复累赘,这亦是学习时需要用心体会的地方。


颜真卿《蔡明远帖》(局部)



刘墉节临颜真卿《蔡明远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