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n”歧义消解的博弈论模型研究

 昵称14979747 2015-08-23

  文章在对比典型博弈过程和歧义结构产生与消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结构歧义的博弈论模型?这个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描述结构歧义产生及其消除过程,为歧义消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歧义消解的实例表明这种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分析歧义的消解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结构歧义 消歧 博弈论 策略 

  作者简介: 

  杨泉,,19775月生,山东平度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在《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汉语学习》?《语文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冯志伟,,19394月生,云南昆明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语言学研究?主要著作有《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数理语言学》?《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机器翻译研究》?《现代语言学流派》?《现代术语学引论》?《计算语言学探索》等二十几部;用中文?英文?德文?法文发表论文共200余篇? 

  (本文刊于《语言科学》2015年第14卷第3期(总第76期)P.250-257) 

 

  Study of Game Theory Model of “n+n” Structural Ambiguity and Disambiguation 

  YANG Quan; FENG Zhiwei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ambiguous structures with the process of classical Game Theory, the paper proposes a Game Theory model for structural ambiguity. This model illustrates the occurrence of ambiguous structures and their disambiguation with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Game Theory and provides new ways and methods to disambiguation of structural ambiguity. The illustrations of disambiguation greatly benefit ou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disambiguation. 

  Keywords: 

  structural ambiguity; disambiguation; Game Theory; strategies 

  

  歧义问题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难点,是人与人打交道时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更是机器翻译中的瓶颈问题,国内学者在几个不同的学术领域都对结构歧义进行过研究? 

  语言学界对歧义结构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个别歧义结构或歧义例句的语法?语义现象,2)研究歧义结构与其它语言理论的关系,3)研究歧义结构的歧义指数与歧义度,4)研究歧义结构的产生与消除,5)对一种或几种歧义结构进行研究? 

  计算语言学界对歧义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歧义结构研究?冯志伟(1995)把他在研究科技术语结构中提出的“潜在歧义论”(PA)进一步推广,说明在汉语日常语言中也广泛地存在着潜在歧义结构?詹卫东(1997)从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角度着眼,指出了“PP<>+VP1+VP2”格式对计算机造成的歧义问题,并通过归纳PP+ VP组合和VP+ VP组合的句法限制条件,找到了正确分析这个歧义格式的组合层次和内部结构关系的规则?詹卫东(1998)对“NP++VP”偏正结构的使用情况作了一番考察,概括了其句法?语义?语用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个跟“NP++VP”偏正结构相关的歧义格式,给出了排歧办法?专门从同词性词构成短语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有吴云芳(2003),主要是从句法?语义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并列结构形成的语言规律,并列成分之间的约束关系,并对这些约束关系进行了形式化的描写?杨泉和冯志伟(2005a,2005b,2008a,2008b)在潜在歧义理论的基础上,对“v+v”?“n+n”?“v+v+v”?“n+n+n”等几种结构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其中动词或名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性,并找到了这几种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解歧义的策略? 

  2)歧义结构类型研究?心理学界近年来对歧义结构的研究主要从探讨人对结构歧义进行消解的心理过程入手,通过一系列实验,从另一个领域中论证了做句法结构消歧对人们更好地理解?使用句子,以及探讨句子产生的机制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文对歧义结构进行的是一种宏观上的理论探讨,不是专门针对某个受限领域中的歧义问题进行研究,因此选取的语料是平衡的,经研究发现越是传统的,被人们立为典范的著作中,出现的实例真歧义短语越少?因此,我们的语料库是本着口语化色彩较强且可以收集到电子文本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本文收集了约100万字的语料,包括教材类?小说类?传记类?杂志类及电视新闻类? 

  在我们收集到的语料中可能产生歧义的结构有很多,本文仅以“n1+n2[+食物]类短语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博弈论来消解结构歧义?从语料中提取出来的“n1+n2结构可能产生的歧义为“定中|并列”型?例如: 

  两种食物一般都可以表示并列关系,这时“n1+n2表示“n1和“n2是两种食物,如例(2)b中的“鸡蛋火腿”?但是“n1+n2有时也可以表示定中关系,这时“n2中含有“n1”,是一种食物,如例(2)a中的“鸡蛋火腿”. 

  上述语料中的句子都可以表示两种意思,如果在理解或者翻译的时候还原了句子的真实意思,则歧义消除,否则就会产生歧义?因此歧义消除的过程就是在遇到句子的意思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候,如何选择其中之一以符合说话人真实意思的过程?这与经典博弈论求解最优方案在理论上是相通的? 

  

分享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王婷婷 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