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读书有疑”(doubtsinreading)原创。其他站点、平台转载需获得本站授权,非授权转载必当追究!当然欢迎读者分享到朋友圈等。 一、心如明镜台,何以惹尘埃 B是当时大学校园里的校花,追求者众。有那么一次,一个男生在食堂看到低头吃饭的她,坐下来和她搭讪,说自己认识她,并且说出了她的名字,接下来这个男生突然问了句,你知道我为什么和你说这个吗?因为我纯粹是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B只淡淡一笑,请走开,我不需要你来满足我的虚荣心。 合欢花开满校园的季节,女生宿舍楼下停了一辆奥迪,奥迪里面下来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每次巴巴地站在门口张望。而B每次视而不见,径直走开。 寝室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包又一包莫名其妙的零食和大捧大捧的鲜花,每次看见这些东西堆在自己的书桌上,B都毫不客气拿出去扔了。 “多矫情啊”,有些声音议论道:“分明就是满满的虚荣心作祟,现在趁年轻还不抓紧点儿,以后再也没这个机会咯。” B只回过头来,淡淡地说:“收回你们自以为是的爱情,它满足不了我的虚荣心。” 二、得之,失之,都是两难 L是火象白羊座,按照她的说法,她最受不了的就是界限不明的暧昧,所以她每次提到林徽因的时候,总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 “是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故志摩出是举,他对于徽因倾倒之极,即此可见。”——《徐志摩年谱》 那一次,和闺蜜争执得脸红脖子粗的她找来这一段让我评议。 林徽因需要男人填补她的虚荣心吗? 坊间八卦似乎已经逐渐淡忘了这个建筑学领域里的才女倾尽一生致力于中国建筑学取得的斐然成就。 她在徐志摩去世后,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给胡适的信中说:“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林徽因用“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来注解与徐志摩的相识,一场开花没有结果的感情是不用羞愧的,有的也许只是深深的遗憾。 在徐志摩去世四周年之际,她写下了一篇看似冷静客观、实则伤情动容的文字:“每桩事都像是造物主的意旨,归根都是运命,……但我也疑问其间的排布谁是主宰。据我看来,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 毋庸置疑,林徽因有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不是以徐志摩的妻子身份出现。她对于这位曾经痴迷于她的诗人以及后来那位愿意为她孤独一身的金岳霖一个最理性的称谓——朋友。 爱情或许有限,而朋友则是永远。 在我看来,她是一个游走在感性与理性的神奇女子,作为一位阅读者和思考者,我不奢求过多打扰前人的往事,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三、不是光阴的错 文学时代或已离我们远去,当年凭借一纸不加矫饰的文字便能扬名的传说也终成黑白的胶片,徒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如今的商业时代像一台巨大的机器,日夜不息——它即刻便能吹捧出太多的名人,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位置,对着各色各样的爱情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现实的爱情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可以用来讴歌传诵,所以太多的文学作品多是在调动想象力辅以文字工具,给人们搭建一出又一出惊天动地的爱情。 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平的我们并没有多少资源可供选择,等你我按照普世价值观打造出来一个所谓完美的自己,又不知猴年马月。真实的残酷在于,奋力拼到人上人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是自己还没奋斗出个所以然来,只可惜白驹过隙,恍然就过了黄金年龄,成为了尴尬的剩男剩女。 没有谁可以为谁的幸福买单。 爱情不是买卖,不是能够提前筹划的,更不是你够好就一定能够遇到更好的。太多的人完全是在无知甚至无意识的状态下迎来了爱情本身——正应了那句话“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缘分的妙不可言。 四、与功德无关 有一句话,我们彼此相爱,我们为民除害。 有些人感觉自己很崇高,仿佛爱情对于他更像一次慈善,是出于好意却对后果没有任何担当,很多“渣男”就具备这样的特质。 然而爱情最是玄妙,容不得一粒沙子。就算是假装的悲悯,也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否则若被姑娘的敏感测出一丝的虚伪,她也照常跑掉。 就算给你一座金山,你依然泡不到黄蓉。 父精母卵形成的我们受着基因的制约产生一系列的生理行为,在相应的年纪体内分泌的激素促使我们头脑产生紫色的幻想——这种幻想不契合实际甚至高于实际,这就是所谓的“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太多的人完全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被动卷入到一场所谓爱情的漩涡当中并且失去了任何抵抗力。 爱情多是本能与天性的演绎,不论汗水还是泪水,贵在发自内里、诚实无欺——或许这才是那些爱情故事让我们感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需不需要情人节?我们需不需要这种早就过了时的牛郎织女传说? 不论商家如何绞尽脑汁想法设法从你口袋里掏钱,你还是无法否认,节日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提醒我们一段可能遗忘了的关系——你现在想起了谁? 五、致意枕边人 在我看来,七夕不是情人节,确切说来应该是夫妻节。 每个人都渴望与枕边人建立融洽长久稳定的关系,然而真要达成这种关系,需要夫妻两人从“面对面”走向“肩并肩”。 所谓面对面,就是好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你”,可不好的时候“都是因为你”!身体的面对面始终隔着两颗心,产生出一种“敌对共生”的爱恨交织关系,让人心力憔悴。 他们经常唇枪舌剑、彼此伤害,天天活在痛苦的煎熬里,然而在心理上,却又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共生”状态,一方面叫苦连天、彼此怨恨,一方面却又离不开对方。 而所谓肩并肩,是在心理世界里,目光所及一览无余,没有给对方留下任何死角,内心世界完全开放,完全信赖。 他们可以越过彼此的肩头,看到彼此的家族,以及未来的家族。 所以区区爱情又何以能够满足女人的虚荣心? 六、荣耻自在心,谁也满足不了谁的虚荣心 读乔伊斯的传记,他年轻的时候受情敌的挑拨,误会了妻子,以为妻子不忠。他在痛苦中不停地给她写信,又伤心又担心失去她。他给她买了一条项链,项链的坠牌上刻着一行诗“爱人不在,爱人不快乐”,后来误会解开,生活依旧,爱情还在。 每个人都在拼命寻找一种踏实,一种来自爱与被爱的踏实。 一切感性深处都有一种理性,女子婚后在生活中的担当和辛苦,如果细细写来,尽是理性,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真执着,宛若一幅细致缜密的工笔画。 如果女人真的有虚荣心,我想说,那也不是人人、事事都可以满足的,因为她的满足在她的内心,不是别人的,而是她自己的。 今日七夕。若有愿景,愿你是你,只是你要的你,愿一切亲爱的人都只是他们自己。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业会计培训师,万家热线专栏作者,瑜伽爱好者。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璃语“(crystal_wor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