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李海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预防保健科教授 李建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内科主任医师 张宁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冯兴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妇科主任医师 程玲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 彭康 8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不过此时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这时候天气依然炎热,不过秋燥也逐渐出现。健康时报微信小编根据多位医生的建议,为您整理一份养生菜单! 梨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番茄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故对食欲不振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番茄肉汁多,富含丰富的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功能,且对动脉硬化患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特别适合老人食用。口蘑富含微量元素硒,能够降低因缺硒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血黏度增加,而且口蘑中所含的大量植物纤维具有防止便秘、促进排毒、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将口蘑和番茄放在一起,颜色有红有黄,口味略酸,还带鲜味儿,不仅是一道爽口开胃菜,而且老少皆宜。 藕性味甘凉,富含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最多;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是凉血生津润燥的良方。 金针菇富含赖氨酸和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肝部疾病和胃肠道溃疡,同时还有抵抗疲劳、抗菌消炎等功能,可预防秋季小儿腹泻。
芹菜清热利水,同时也有健胃的功效。金针菇和芹菜合在一起,秋天吃了可以抗秋燥,而且还爽口、利于消化吸收,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这都是一道简单实用的美味小菜。 中医认为,土豆性平味甘,具有治疗习惯性便秘、和胃调中、益气健脾、强身益肾、消炎活血等功效,还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神疲乏力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土豆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能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可预防中老年营养不良、肥胖等症。 新鲜百合口感好,细腻爽口,如果再用糖醋来调味,在燥热的初秋算是一道很开胃的爽口菜, 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能。特别是对病后体虚、神经衰弱等症大有裨益。 糖醋百合也可以做成凉菜,加入番茄汁和白糖来调味,如果再放点木耳和葱花,红、白、黑、绿相间,颜色鲜明,不但爽口,还非常好看。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 燥热天气人容易厌食,孕妇更是如此。冬瓜爽口不腻,能帮助孕妇消肿,鲈鱼营养丰富,对孕妇安胎很有帮助,平时专家经常建议孕妇要多吃这个菜,效果很不错。
冬瓜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多吃冬瓜,不但解渴、消暑,还能养胃生津、清降胃火。因其利尿,且含钠极少,所以是孕妇的消肿佳品。
鲈鱼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富含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鲈鱼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且可治胎动不安等症。
冬瓜和鲈鱼搭配,不仅能保证营养,还可使口感清爽,减少鱼腥味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