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仙居”恩施,特色村寨建起来

 最终编辑 2015-08-24
打造“仙居”恩施,特色村寨建起来

恩施芭蕉乡戽口村新貌。
2014年“恩施女儿会”开幕式现场。
土家族“西兰卡普”编织引游客驻足观赏。
恩施风俗“草把龙”。

  2014年7月29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经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严格评审,湖北恩施白杨坪乡的熊家岩村、芭蕉乡的戽口村、高拱桥村等15个村,列入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本次全国共有340个村寨被列入该名录,湖北省有21个,其中,恩施州就占了15个。

  2009年,国家民委与财政部开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2011年,国家民委出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按照《纲要》要求,近年来,恩施州的特色村寨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此次15个村寨入选该名录,是对恩施近年来积极推进特色村寨建设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特色民居,民族风情浓郁

  “建筑典型特征得到彰显,传统建筑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是《纲要》的要求之一。

  从恩施州城区出发沿209国道进入九道水,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沿途山高谷深、云轻雾淡。小溪两岸,干栏式吊脚楼与青瓦、白脊、木门窗的现代侗乡民居分布在青山翠竹间。这如梦似幻的地方,便是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

  今年5月底,戽口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非洲11个国家、26名官员组成的考察团。考察团成员对戽口村特色鲜明的建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实施以来,戽口村以保留、建设侗族村寨为突破口,开始动员全村居民改造住房。

  在恩施市直部门的帮扶支持下,从九道水至戽口一线,落实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近300万元、公路建设资金305万元、绿化资金5万元,动员农民自主投入600余万元,实施了特色民居改造。

  芭蕉乡制定统一的户建工程标准,坚持“能依山的不占良田,能集中的不分散,能体现民族特色的不建洋房”的原则。

  改造过程中,既注重保护古建筑,又注重在新居建设中突出青瓦屋面、飞檐翘角、木门木窗、白脊白墙、石头砌坎等侗族建筑风格。村民在特色民居改造中,均可获得一定比例的补助,这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建房屋,政府还给发补助,这是想不到的好事。”村民们笑着说。

  交通方便了,民居改造了,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河道两岸、房前屋后种起了杨柳、翠竹、桂花等绿化林木,加上“清洁家园”工程的实施,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希望通过特色村寨建设,将芭蕉侗族乡打造成乡村旅游的理想去处。”恩施市民宗局局长张云说。 

  而在白杨坪乡,熊家岩、朝阳坡、麂子渡3个重点贫困村的850户村民也搬进了特色民居。“2012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好年头,搬进了青瓦、白墙、花格窗的特色民居,用上了沼气,喝上了自来水,银行卡上多了几位数。”熊家岩村村民陈建华说。白杨坪乡以扶贫搬迁为突破口,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部门帮扶、项目支持、农户投入、干群联动的新农村建设原则,先后整合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进行了农村居民住房改造。

  在改建民居的同时,恩施州也不忘对有文物价值和历史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拥有“土家民俗风情第一寨”美誉的恩施宣恩县彭家寨,全寨48户250余人,均为土家族。寨子里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建于清末的土家族吊脚楼群、凉亭、桥索等传统建筑。其土家族吊脚楼集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轮廓美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建筑美学价值,但因年久失修、缺乏保护,之前,整个村寨已残破不堪。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实施以来,作为试点村寨的彭家寨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寨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实施了水电路以及公共卫生设施等改造工程,使彭家寨这颗尘封的土家族“明珠”再次焕发了生机。

  恩施州其他的特色村寨,如芭蕉铜车坝红军屋、洞下槽村近100年历史的崔家大院等,也都保留了原貌,成为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亮点。

  产业致富,村民喜笑颜开

  特色村寨建设不仅仅是要保留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更要求村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熊家岩村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茶叶发展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布局。

  一片片茶园竞吐新绿,一户户农家小院整洁干净……走进恩施市白杨坪乡熊家岩村,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们村从一个传统农业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茶叶生产立了大功。”当地的村干部说,在刚开始发展茶产业时,当地的乡村干部可没少吃苦。那时,熊家岩村将5000多亩茶园建设计划分片包干到组,但村民们对种茶有疑虑。为了发动村民种植茶叶,驻村干部打着铺盖卷住进农民家,晚上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白天就和他们一起劳动。

  村民们看到了驻村干部的诚意,开始试种茶叶,这一试就试出了甜头, “依靠市、乡扶持,我们家种植茶叶6亩,每年增收近3万元。” 村民李昌元说。

  在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熊家岩村解决了茶叶“卖难”的问题。目前,全村茶园面积达5800亩。熊家岩——洞下槽片区已经建设成为恩施市有机茶示范板块基地。

  茶叶基地建起来后,乡里还成立茶叶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茶叶的技术培训与推广,引导农业产业走绿色健康之路。这两年,白杨坪乡一直提倡生态种茶,杜绝使用化肥、农药,保证茶叶的质量。村里还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著名产业品牌“恩施玉露”茶的发源地恩施芭蕉侗族乡,茶产业的发展同样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前的芭蕉侗族乡戽口村穷得叮当响:没有产业,人均收入不过500元。整个芭蕉乡就戽口村的小伙不好找媳妇。如今,傍山而行,四处可见绿油油的茶园。“种茶虽然有点辛苦,但比较划算,每亩收入在6000元左右。” 村民李绍主一年的种茶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现在,全村拥有茶叶8954亩,茶叶收入达到4800万元,人均纯收入2842元。戽口村还建起了8家茶厂,仅一家名为绿针的茶厂,年销售收入就可达3000多万元。

  目前,芭蕉乡的茶叶总种植面积达7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6000吨,年产值约3亿元。

  文化传承,精神之花绽放

  生活上不缺吃穿,农家人更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恩施州在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也十分注意发掘、弘扬民族文化。

  近年来,芭蕉侗族乡深入挖掘侗族民间文化,唱特色戏、打民族牌、走旅游路。

  在湖北省民宗委及州市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投资1000余万元的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在2007年建成,成为展示侗族风情的一扇窗口。

  马苏娥是芭蕉乡的名人。近年来,随着恩施旅游业的兴起,马苏娥新建了“茶花山庄”农家乐,还成立了“枫香坡艺术团”,排练原汁原味、反映侗族生产生活的节目,在枫香坡侗族风情寨进行演出。

  在长期的演出中,马苏娥不断创新,先后组建芦笙仪仗队、开寨门迎宾队等文艺小分队,将枫香坡旅游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据悉,“枫香坡艺术团”先后为全国各地游客演出400多场,接待全国各地观众50多万人次。

  “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和民族风情,都将成为历史的记忆,应该保护!” 马苏娥说。

  芭蕉乡的高拱桥村,建成了侗族美食一条街,开展“穿一身侗乡衣、当一天采茶人、试一回传统活、看一台侗乡戏”活动,让游客们置身于侗族风情之中。

  芭蕉乡还以生态农业基地为场景,将农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将“恩施玉露”茶文化与侗乡文化相结合,走“茶叶经济+民族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之路。

  温壶,烫杯,装茶,高冲……在高拱桥村侗族人家“农家乐”里,观看本地农民服务员的茶艺表演是一种享受。在该乡,每年都要对农村妇女进行这方面的培训。

  白杨坪乡的熊家岩村是恩施灯戏的发源地,村民孟永香被文化部授予了“灯戏传承人”称号。

  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宣传方针政策,以孟永香为首的10多位农民组成演出队,重拾灯戏绝技,以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自编自演,活跃在青山绿水间。以该村农民李昌熙家搞新农村建设故事为原型改编的灯戏节目《建设和谐新农村》就是他们的作品之一。

  这个演出队全部由农民组成,他们农忙时下地忙农活,农闲时上台当演员,现在每年要演出数十场。逢重大节日、红白喜事,乡亲们都邀请演出队上门演出。

  “2008年以来,恩施州民宗委联合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恩施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对全州特色村寨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全州具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寨有近100处。”恩施州民宗委主任廖于实说,“我们稳步推进,扎实做好特色村寨保护的规划和申报工作。截至2013年,恩施州纳入国家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的村寨已达50个。到‘十二五’末,恩施州的特色村寨有望超过80个。通过生态走廊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旅游业发展的结合,打造‘仙居’恩施。”

  据悉,50个试点村寨中,民族工作部门共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拉动各方面投资和民间投入3亿多元。共保护特色民居2053栋,维修改造特色民居4198栋,新建特色民居2014栋。多数村寨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并组建有“文艺演出队”,部分村寨公路入户率达到95%。有13个村已通过湖北省民宗委验收并授予“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有6个村被湖北省民宗委表彰为“全省十佳民族特色村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