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在乎,比如较高的操守、一定的事业心、必要的职业能力;有些事可以不那么计较,比如物质回报的多寡、个人地位的高低,他人对你是理解还是充满偏见。
有个工程师,应该年过八十了。小时候,他家境贫寒,在村人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大学。有了稳定的工作后,他一直想以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后来,他想到了给当地初中捐助一座小图书馆,为了这个梦想,他省吃俭用,还动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募款,56岁的时候,他真将图书馆建了起来。消息披露后,他的一些同事说:“看他穿得寒寒酸酸,平时也三脚踢不出一句话,怎么就干出了这样一件大事呢?”认真说来,这位工程师是遭遇了别人的偏见。他们觉得工程师太穷太老实,贫穷又老实的人不可能干出大事,而事实恰恰回击了他们的偏见。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对事物产生不同看法是很自然的,这些看法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这错的看法就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偏见。一个人想完全消除他人对你的偏见很难,我们真正能够做到的是将偏见当陌路,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突然想起大画家齐白石的经历。20世纪20年代,齐白石刚到北京时,北京美术圈里几乎没人理他,他的画在民间身价也不高。当时一些人为什么看不起齐白石呢?其一,齐白石只是来自湖南湘潭农村的一个木匠;其二,齐白石的画缺少师承,也没有专业画师的“章法”。然而,齐白石偏不信这个邪,他就是要按照自己的“野路子”一路画下去,没想到不到10年,他在京城的名声日盛一日,他画的虾更是洛阳纸贵。对于有心做事业的人,像齐白石一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心态好,敢于将别人的偏见当成陌路,你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开开心心。
任何成就都是时间的产物,没有时间作为基本依托,你纵有爱因斯坦之才,也无法显出自己的亮光。而时间是需要经营的,面对同样的事,有的人觉得手忙脚乱,有的人却能轻松应对,关键就在于我们安排时间的能力有高有低。你将时间都花费在获取所有人的认同,最大限度地消灭别人的偏见上,你用来干事的时间就会大幅减少,人生成就会非常有限。相反,你看准了一件事就动手去做,哪怕别人在后面嘀嘀咕咕也无所谓,你就可能获得大量的干事的时间,你也会因此获得个人的辉煌。
偏见与恶意攻击是两个概念,许多时候它不过是误解的别名。当一个人以自己的伟岸反衬着偏见的无知、无聊,偏见终有一天会向你举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