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味

 hdmwmh 2015-08-24


请点击 ↑ 蓝色字“真实阅读”关注。


回 味

郑文富

读书有一种乐趣,是回味。

书读完了,要给自己留点回想的时间,让书中的情节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演”上一遍几遍。比如说读了沈复的《童趣》,就想象一下幼年的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姿势注视着蚊子,“项为之僵”时作者的动作、表情,甚至可以越过作者本人,去想象一下“鹤唳云端”是怎样的情景。

回想是再造形象的过程。落在纸上一笔一划的文字,经想象恢复了本来的情景。《红楼梦》中写香菱读王维诗,读到“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时感受颇强烈。她对黛玉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这恐怕是曹雪芹读诗的感受。读文学作品的妙处,全在这感受上。那一刻,古与今、作品与现实、作者与读者的界线全都打破了,阅读者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者也。少了这点感受,文学之美也就流失怠尽了。回想形象,是由文学作品本身特点决定的读书方法。文学作品大抵以形象为载体传情达意,作家尽己之力把作品写得生动、形象些,目的还不就是让我们“看”得真切些?

回想也是创造形象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众多经典人物虽有原型却无实像,客观上允许读者在阅读中二次创作。阅读学中有“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理所当然,一千个读者心中也有一千个“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景。日本某些动画片中的白雪公主与西方画家笔下的白雪公主完全是不同的形象,由此可知再造之功。在回想的过程中,书中的形象也渗入了读者的理解——书就由作家的书变成了读者的书。在不同的心境之中,不同的处境之中,乃至不同的年龄阶段,读者在阅读中所“创造”出的作品有所差异竟至迥然不同,有时连读者自己也莫名惊诧。毕淑敏女士说她读童话《海的女儿》,八岁至四十八岁时有常读常新之感。非独读者在回想中创造形象,形象创造者——作家本人也在想象中完成人物的创造。传说汤显祖写剧本时,曾经在柴房中体味人物的处境而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在回想中细细体会、玩味诗文意境,揣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品味,是回味的又一境界。叶圣陶先生说:“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此语深得阅读三昧。王国维作《人间词话》,谓词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比如他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这份品鉴功夫,非经几千首诗词的切磋琢磨,断难造就。

“回味”这个词好,给人一种把五觉和全部心思都倾注于品味对象的心理暗示,似乎不把死的东西品活,活的东西品透,透的东西品得空灵,空灵的东西品得内涵丰富,内涵丰富的东西品得活灵活现,活灵活现的东西品得物我合一就不罢休似的。的确如此,品鉴诗文之趣,全在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

世间多少读书人,少下了这点品味的功夫,读书多留遗憾而不自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