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国内休闲农业园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国内许多休闲农业园现存的经不起时间推敲。 如何创造特色,正如Rudofsky Bernard提出,特色本来并不需要设计师创造,在没有设计师的时代里,地球的每个角落、每寸土地上都有自己的地域风格和特色。设计者要做的就是尊重场地,深入挖掘场地内涵,将其从形式到意象都突出场地个性,从地脉的延伸和文脉的延续上,保证场地的融合与有机生长,也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场所才能保证其独特性,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地脉的延伸,借地域风貌创农业园特色地脉
建筑的布局应凸显地形特征,或随山势起伏,或与水环绕,融于自然中。道路铺装、建筑等材料,应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当地特有的石材、木材,既经济节约,又能创造出朴实自然,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而对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如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断层、节理等自然奇观,更应该突出强调,形成特色景观。
台北黄金山金瓜石休闲民宿,原为台湾冶金矿区,由于矿水将其石土染成金黄色,形成了黄金瀑布的特殊景观。所以该休闲农庄借助这特殊的地貌景观打造了自己的特色。 台湾南投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园中,有段大地震形成的地缝中长出了奇花异草,而借此做文章,在该地段上搭建花神庙,既强调了该农园以花卉产业为主打的特色,又突出了特殊的地貌肌理。 要创造特色农园,最简单的就是保护原有植被,并以原始植被群落特征为参考,进行绿化植物的配植,满足适地适树原则。这样不仅可以轻松实现场地的有机生长,更能从独特的植物景观中凸显地域特色。具体要求是在对农园绿化树种和经济作物的选择上应该合理。 观光农园是人们回归原始自然的过渡空间,适度的园林绿化是必须的,包括行道树、庭荫树、花境、花坛的设计,这些就需要选择适当的物种,既能达到美的要求,又能反映地域特色。
文脉的延续,承地域文化显农园气质
观光农业不仅是生态旅游,更是一场文化盛宴。设计中挖掘地域内涵,彰显生活文化,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眷恋,是对休闲农园的深层次要求。
每一块场地都有它独特的个性,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进行设计时应充分尊重场地,挖掘特色,保证新空间在旧场所中完美融合、有机生长,最终将场所个性塑造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