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的艺术化表达(上)

 大漠胡杨968 2015-08-24

艺术至少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创作性的,一种是表达性的。创作性的艺术是艺术家的工作。他们经过系统的训练,熟悉了如何通过可以被社会接受的方式传达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艺术家的训练是工具性的、有限的——艺术家需要接受必要的训练,但是仅仅通过训练不可能产生艺术家。因为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灵感的闪现,而灵感无论如何不可能仅仅是训练的结果。训练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学会如何把握住转瞬即逝的灵感,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学会如何以一种公认的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有训练的欣赏者可以从中获益。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产业,一种社会交换的途径。

表达性艺术则指普通人感到需要运用艺术方式的时候,选择运用绘画、木偶、甚至舞蹈来表达自己。在叙事治疗中,可以通过这些表达性艺术达到外化问题的目的。也就是说外化可以通过表达性艺术来实现。比如有一个小孩,叫做珍妮,她遇到一个问题叫做“担心”,在外化前后分别画了一幅画(如下图):

通过外化问题,很多儿童就可以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话。但是我们知道孩子们更喜欢语言表达之外的表达方式,他们可能对坐在那里说话不怎么感兴趣。他们可能比较喜欢活动的方式,即便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孩子也是同样如此,他们比较喜欢动,比如画画、木偶。如果不给他们提供语言之外的表达方式,可能很多小孩子的声音会被排除在家庭治疗的对话之外。台湾心理学家张嘉珍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被诊断为自闭症,据他的妈妈说孩子三年了都不肯和任何人说话。孩子被送到张老师的作文讲习班之后也不肯说话,于是张老师给了孩子一张纸和一些彩笔,然后就不再理他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张老师看到孩子画了一只小狗,长了六条腿,每条腿上都穿了溜冰鞋。张老师问孩子小狗为什么长了六条腿?于是孩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六条腿的小狗穿溜冰鞋的故事。两个人聊天聊了好久,非常高兴,着实让孩子的妈妈吃了一惊!孩子的自闭症竟然那么容易被治愈了!

在使用叙事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下可以考虑灵活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迪安·劳布韦茨, 大卫·艾普斯顿和简尼弗·弗里曼建议对于下面这些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游戏治疗或者表达性艺术治疗:

1. 当小孩不太说话的时候。有时候或许是因为害羞,或者母语是别的国家的语言,或者有语言障碍,或者只是因为年龄太小了,不太会说话。

2. 当小孩特别倾向于使用其它表达方式的时候。有的小孩子特别喜欢使用画画、沙盘或者舞蹈等表达方式,他们可能是视觉能力或者肌肉能力比较强。

3. 当小孩语言表达有障碍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曾经受过语言表达的限制,比如在受虐待的时候曾经受到威胁,或者孩子对“话疗”不感兴趣。

4. 当来访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咨询师差别很大的时候。当家庭的特征和文化表达和咨询师差别很大,或者父母希望孩子选择更恰当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可以考虑运用艺术表达。

心理治疗情境中文化的因素通常非常重要。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有时候可以反映某种文化的侧面。有时候孩子的父母可能特别传统,要求孩子对所有的权威都要顺从,包括对咨询师在内。比如:杜绝过多的目光接触,回答的语言要简练礼貌。这个时候咨询师就可以考虑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助于了解他们,有助于观察他们,同时还不会伤害他们。我们可以称赞孩子懂礼貌,同时问父母可不可以让孩子通过画画或者日记进行交流。

如果一个孩子遇到了情感上的问题,通常他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是他们往往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表达。如果一个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难道非得保持运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吗?

关于问题的信息在进入清晰的意识之前,可能在身体的水平已经非常清楚。因此就需要有些方法可以把这些体验聚焦。有时候可以称为“身体对话”(Freeman & Lobovits, 1993, p. 198)。在前面所说的这些情况下,非语言的交流可以在接受孩子的同时提供一种可取的交流方式。

很多时候婴儿在一起的学习和交流根本不需要通过词语。Mills 和 Crowley (1986, p. 92)说:“尽管这个阶段孩子们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之间可以就情感、事件和需要进行很多交流。” 孩子们逐渐学会使用语言之后,越来越多的感官刺激都被大脑以叙事的方式进行组织。

如果我们思考一下知觉的复杂性和我们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就可能会得到一些对心理工作的启示。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生活的理解限定在语言所呈现的故事中,忽视一个人身心整体的功能,那么我们可能会陷入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语言描述不可能完全再现一个人生活着的体验,包括一些象征性的视觉过程、感觉、情感和情绪。表达性的艺术治疗直接通过听觉、视觉和肌肉感觉以及情绪来进行治疗。当我们注意一些非语言的线索,然后帮助孩子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唤起各种不同的感觉,将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然后会出现一些新的体验,这些体验既有审美的效果又有提高和孩子们交谈的效果的作用。

在运用各种艺术表达形式的时候,可以请来访者的整个家庭一起讲述他们在艺术中所表达的故事。艺术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画画、玩卡通、写诗歌或者写日记、雕刻、有指导的幻想、画地图、沙盘游戏、玩木偶戏、演小品或者心理剧、活动、模仿秀或者做面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