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若干认知

 观者云集图书馆 2015-08-24
1、中药和天然药物不能划等号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称为“中药”。
天然药物,中医用,西医也用。麻黄,中医用,西医也用麻黄。麻黄素,黄连,中医用,西医也有黄连素小蘗碱。它在现代医学的理论,汗方法指导下运用的,取材于天然药物。

2、中西医对药理认识之差别
西医: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实验室研究所获得的药理成果,是直接观察分析的结果。
中医: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通过复方配伍规律的反复总结所获得的药理成果,是间接综合推导的结果。而且临床实践基础这个大实验室,是通过一、两千年的时间发展的。
譬如黄耆,黄耆在仲景的《伤含杂病论》里边,用黄耆除了补气,这是一个他当时认识到的功效,同时像黄耆桂枝五物汤,还认识到有益气可以活血,那是一直到后来的清代补阳还五汤,这些都是在前面开始出现,益气可以活血实践认识到这个,是早期认识。这方面运用那个时候还不多的。黄耆可以用于行水,这个在防己黄耆汤这些反映出来了,而在同时代的《神农本草经》中,中药书里对黄耆功效的认识,它大量谈到的治疗外科,治疗相当于中医外科疮痈肿毒。而在晋、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刘涓子鬼遗方》这个外科专着,里面用黄耆多,140个方当中,将近40个方里有黄耆。用在疮痈肿毒的中期、晚期都在使用。特别后期用得多。这个说明,临床用了,有的是本草书里还没开始总结到的。到唐代《千金方》,200多个方里用黄耆,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用黄耆治疗消渴。这是实践当中探索出来的一种进步。黄耆用来治消渴。乃至于唐以后,到了宋代,《和剂局方》里开始出现,当归黄耆汤治疗气虚发热。那这个时候它三味药,黄耆、当归、白芍。治疗血虚阳浮、发热、出汗。这个时候,还是开始在一个方里出现,但形成一个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认识的话,到了李东垣,金元时代,李东垣当时当归补血汤为代表的,反映出黄耆有固摄扶阳,固摄方面比较突出。唐代到宋代用黄耆治疗自汗的方,也开始多起来。这是在补气基础上,强调它固摄,但《本草》里面提到黄耆治疗发热这一类。那是到后来,到明代,在《本草》里总结,因为在方剂书里反映出,大量临床运用基础上,逐渐归纳出这单位药的一个功效。有补充、完善它功效的一些方面。譬如黄耆到了金元时代,李东垣开始用补中益气汤这类,强调它的固摄和升举,升举清阳,升阳举陷。这也是首先从临床实践当中,观察出来的。在临床实践当中应用,在此之前,本草书里没有提到过,以后到明代张景岳的举元煎,再到张锡纯的升陷汤等等。像这个过程,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完善,不断确定的。所以从金元时代认识到它的升举以后,到明代本草书里头开始出现黄耆这方面的,比较普遍的它的这方面的功效总结。

黄柏,仲景就用了黄柏,但仲景没有把它滋阴降火清虚热,作用总结出来。应该讲,黄柏一味药是不能清虚热的。也就是复方运用当中,在宋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到元,朱丹溪知母、黄柏相配,他的大补阴丸,他的虎潜丸等等。这个结构才比较固定下来。而且都是用来滋阴降火。用于虚火上炎,那这个时候你不能说,黄柏一个药退虚热,在这之前,本草书里谈黄柏,没有这个功效。到了明代、元以后就是明,明代《本草纲目》里,开始提出黄柏的这个清虚热问题。而且还形像地来说明,它清虚热和知母同用。在这个配伍作为前提下,认为黄柏、知母相配清虚热,就像大海里的水母旁边游的一群虾,虾之于水母,形影不离,这是从这个运用方剂过程当中,来不断完成、认识、发展,单味中药的功效。

3、方剂与配伍
 方剂的配伍目的
  1. 增强药力
    • 增强单味药物的药力
    • 产生协同作用
  2. 扩大治疗范围
  3. 监制药物的剧烈毒性
 方剂配伍的内涵
  1. 配伍的基本形式─君、臣、佐、使。
  2. 配伍的技巧─七情。
现在谈到配伍,就主要是在君、臣、佐、使,从历史上来讲,配伍是以七情来反映的。药物之间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加上单行。七情,七情实际上是谈了药物之间的一种配搭。

4、配伍技巧与方剂功效
任何一个中药,多功效,在这个复方里边,它起的功效,和它放在另一个复方里边,它起的功效,侧重可能是不同的。包括配伍环境,配伍环境不同,它功效发挥方向不同,用量特点不同,功效发挥方向不同,你使用的剂型不同,炮制方法不同,煎服药的方法不同,它功效发挥方向是不同的。

桂枝:六大功效。(1)发表散寒 (2)温经止痛 (3) 温经活血 (4) 调和营卫 (5) 温阳化气 (6) 平冲降逆。配伍`:
桂枝 + 麻黄 开腠发汗
麻黄 + 细辛 温通血行止痛
桂枝 + 芍药 调和营卫,调和阴阳
桂枝 + 白术 温阳健脾
麻黄 + 茯苓 平冲降逆
柴胡:(1)发表透邪 (2) 疏肝理气 (3) 升举清阳。配伍`:
柴胡 + 白芍 调肝
升麻 升举清阳
川芎 调气活血
枳壳 调和肝脾气机
葛根 透邪发表
生姜作用:可以(1) 温胃散水 (2) 协助散表,它有透表、散表作用 (3) 和胃降逆。配伍:
生姜 + 半夏 和胃降逆
大枣 调和营卫、气血、脾胃
白术、茯苓 健脾除湿
干姜:温阳,温阳气,还能温化津液,和甘草相配,它温补脾肺,作用的部分,温补脾肺的阳气,甘草干姜汤,治疗脾肺虚寒。 配伍:
干姜 + 甘草 温补脾肺
细辛、五味 温化寒饮
附子 回阳救逆
人参 温补中阳
芍药 + 柴胡 调肝解郁
枳实 调和肝脾,肝脾同治
桂枝 调和营卫,调和阴阳
当归 养血止痛
甘草 缓急止痛

黄柏 + 黄连 清热燥湿,清热解毒
知母 滋阴降火
苍术 清热燥湿
白术能够补脾,健脾,益气。能够除湿,还可以健脾、消食。它的不同配伍,可以起到不同的协同作用。
白术 + 人参 益气健脾
茯苓 健脾除湿
桂枝 温阳化气
枳实 健脾消痞
神曲 健脾消食
白芍 健脾柔肝

5、用量特点

(1) 三个基本原则(或说三个特点)
中医学用量特点里面,至少有三点和现代医学不同的。动量原理、量值辨证、量式综合。
动量原理
诊断上的量,或者方药上用的量都是动态的。
诊断上用的量,舌质淡,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质绛、紫,从舌质淡到淡红、红、绛、紫,它把以红为基础,划分为很多动量范围。因为这个量变化在正常范围内,还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没有绝对精确的静量,而是相对的动量。所以首先第一个中医的动量原理,出汗,描述,微汗、汗出、大汗、大汗淋漓,这样描述。那现代医学强调,出汗,水液丧失,引起水和电解质平衡,你要补液多少,要尽量精确。这个中医的用量特点不同。
量值辨证
量值辨证就是说,应该讲一定的量,它产生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是值。
现代医学处理的量值关系,是量值统一。你血色素低于多少,那你就是贫血。尽管病人感觉都没有什么异常,血色素低,那你就是贫血。如果病人已经很不舒服了,觉得很虚弱,一查,血色素正常。你没有贫血。这个量值统一。中医不是这样。中医是量值辨证,辨证的。等量可以不等值,不等量可以等值。

      比如说,同样幅度得脉像,一个人高马大的,一米八的年青人,他是气虚血少;那在一米五几的一个女同志身上,坐办公室的,她属于正常。所以你不能孤立地从一个量上来判断。
      中医强调,量和值辨证来看,通过综合因素考虑辨证,等量可以不等值。不等量可以等值。为什么说呢?比如说脉像仪所描述出来的,属于弦脉,如按琴弦,弦脉。弦脉在中医的辨证里,可以主不同的病。大家都是弦脉,你说这个量是相等的,但是有的可以主痰湿,有的主肝病,有的主疼痛,等量可以不等值。
       在古代综合时代产生的中医学,它运用的量有量值辨证这个特点。它要结合综合因素,你同样在北方使用药物,再把这药物用到南方使用,量如果相等,它产生的值不同,意义不同。黑龙江的人用起麻黄来,15克无所谓,但江苏的老师他只能开6克。你给他15克,那这个值就不等了,发汗太过了。
量式综合
要把量,一定的量,和它的运用态式综合起来判断它的值。
      现代医学研究往往把量和式分开。中医学在东方哲学的指导下,它把物质的量,和值,和运动,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研究。实际上客观世界的事物都是运动的。没有孤立、静止这种事物。
      比如中医处理出汗,不见得强调具体出了多少数量。精确的出汗这个量。他微汗、汗出、大汗、大汗淋漓。动量,一个个范围就可以了。不是说你上次汗有多少毫升。但特别强调这个汗是怎么情况下出的。白天出的?晚上出的?醒了出的?睡着了出的?发热的时候出的?或者出了汗以后热还不退,这种不同的运动态式下,对它的实际意义,诊断意义是很强的。量式综合。比如说发热,中医不见得要求对发热的具体量来说,可以微热、发热、大热、热极,这样几个量的范围。它不见得精确到你多少度。不要求这个,但是它十分重视这种发热是在什么运动态式下发生的?比如说,发热和怕冷同时出现,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这个意义就很重要了。就反映出表证这种发热特点。或者说发热是低热,晚上发热,或者傍晚发热,这是发热的运动态式。是什么状况的?那它对诊断的意义判断就不同了。量式,什么运动态式?综合才有实际意义。


(2) 用量特点
比如柴胡,用大剂量散表透邪。一般现在用到15克,散表透邪。中等剂量,9克,12克,疏肝理气。如果柴胡用来升举清阳,像补中益气汤这些,一般都小剂量,3克,4克。
方剂学若干认知


炮制方法和剂型也是控制药物功效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方剂学若干认知

九味羌活汤 汤剂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丸剂 风寒湿痹证
理中丸 丸剂 中焦虚寒,吐利腹痛
汤剂 阳虚胸痹
麻子仁丸 丸剂 润下
汤剂 轻下


煎服方法举例
  1. 四逆汤类之服法

    四逆汤类姜附同用,这类的方最好不要喝得太烫。不要趁热服,放凉一点。服法当中体现一个反佐。

  2. 解表类之煎服法

    解表类的方,要煎药的时间短,像银翘散,煎药的时间长,我在讲银翘散的时候提到过,煎药时间长了以后,芳香宣透,辛凉解表成份挥发掉了,只剩了清热解毒的了。那最后功效发挥方向,本来是一付治感冒的药,变成治长疮的药了。

  3. 吴茱萸之服法

    在左金丸里提到过,吴茱萸服法也是冷服为好,放凉一点喝。当然配伍环境的制约以后,和黄连同用,副作用小。

  4. 复元活血汤之服法

    复元活血汤炮制上,要求柴胡、大黄酒制。服法上要求用酒来煎服,水酒同煎。那样才能起作用。

基本配伍结构对方剂学发展的影响
举枳术汤为例。张仲景的枳术汤,枳实、白术两味药构成,有健脾消痞,逐水利气这样的作用。《金匮要略》里提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此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这是仲景的枳术汤。到了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里,它引了张元素的方枳术丸:枳实、白术两味药以荷叶烧饭为丸。作用主要是健脾消痞,消补兼施。后世这两味药,这个小的基础方,通过加味逐渐的就发展了,成为一个系列方剂。
枳实
白术
木香 木香枳术丸(《医学入门》) 健脾理气消积
木香、砂仁 香砂枳术丸(《景岳全书》) 健脾消痞,理气化积。
陈皮 橘皮枳术丸(《杂病源流犀烛》) 健脾消痞,理气宽胸。
陈皮、半夏 橘半枳术丸(《医学入门》) 健脾化痰,理气消痞。
木香 砂仁 陈皮 半夏 香砂枳术丸(《类证化裁》) 消食化积,理气降逆。
神曲、麦芽 曲麦枳术丸(《奇效良方》) 健脾消食
神曲、麦芽、山楂、陈皮、砂仁、香附 加味枳术丸(《景岳全书》) 健脾理气消食
神曲、麦芽、山楂、陈皮、砂仁、香附
贝母、茯苓、黄连、黄芩、黄柏、甘草
三补枳术丸(《古今医鉴》) 化痰清热,健胃补脾,消食顺气
人参、陈皮、白芍、木香、黄连 平补枳术丸(《医学入门》) 健脾消痞,理气除满。

中医方药运用中控制毒副作用的十种方法

  1. 多药相配,增效减毒

    即,避免同性毒力的共振,利用异性毒力相制。它可以采取同性,避免这种同性毒“共振”,异性毒力“相制”。因为相同药物或者相似药物,多药相配是相似的。比如说羌活发散风寒湿止痛,防风也能发散风寒湿止痛,那止痛药还多,川芎、白芷都可以。它为什么不就用一味羌活?量大一点,而是用三四味药,每味的量减少一点,它多种药相配能增效,相互协同来达到单味药能起的作用,甚至于更高。

    用多味药还有个意义,就是说它能够异性毒力相制,一个药如果羌活乘以三,其他两味药不用,它量乘以三,功效固然乘以三,甚至于不止,毒副作用它可以产生共振,它要大于三倍。降低以后,避免这个共振。多用几味药,多几味药相配,它意义,毒副作用不一定方向完全一样,我们把它叫异性毒力,异性毒力有个相制。方向不完全一致互相有个牵扯,综合起来,毒力要比单味药的总量增大要小,毒副作用要小。这是一种中药配伍,控制毒副作用的一种特别方法。跟现代医学不同的。所以多药相配,增效减毒,这种方法和现代有些新药研究中的二类药,特别是一类药这样的研究思想,是不太一样的。它越精炼越好,药物越少越好。一味药两味药,甚至一种成分,一个部位,从这个方面来,这样它虽然好像从作用方面集中了,“副作用”容易产生共振。

  2. 药量的控制

    药量控制上也是很重要的。在药量控制方面,中医中药都有个常用量。常用量就是不超过这个范围,它是限制它的一个用量。是药三分毒。达到一定量以上毒副作用就大了。这也是在用量上要注意的常用量范围。

  3. 炮制减毒

    半夏有毒性,用生姜制。制约它的一些毒性,通过炮制,有很多炮制它是可以减轻毒副作用。

  4. 佐制药的配伍

    佐制药,君臣佐使里面佐药三类,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佐制药主要消除药物的剧烈毒性。这也是一种控制毒副作用。比如归脾汤,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它要加点木香,全方补而不滞,防止集中的补益药,产生滋腻,阻滞气机,阻滞脾胃。产生这个副作用。佐制药,经常我们有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有些驱邪药,驱邪不伤正。这些都是控制减弱毒副作用的医须配伍方法。

  5. 反佐药的配伍

    如吃了要吐,我们配反佐药,防止药病格拒,这也是控制毒副作用。

  6. 煎药方法的要求

    煎药方法方面,很多方都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最简单常用像附子久煎。煎熬时间长。直接就可以解除、减弱毒副作用。这大家都知道,司空见惯了。反应出一种煎药的方法,时间长短。它跟毒副作用的控制有关系。

  7. 服药时间、方法的要求。

    有些对胃肠有刺激的,容易引起副作用的一些药物,往往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8. 道地药材的强调

    道地药材是长年来中医药界在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药物产地品种,它在发挥药效的同时,毒副作用的一个不同。尽量采用的是毒副作用较小的,疗效好。所以非常强调道地药材。我曾经说到过,给我印象很深,新疆那个甘草,你稍微吃一些,容易出鼻血。它那个毒副作用就比较明显。

  9. 剂型的限定

    剂型的限定,就是说选择一定的剂型,对控制毒副作用有关,比如含有毒副作用的一些药物,我们往往作成丸剂,丸剂它有时候有蜂蜜这些。能够缓和,能够解毒。丸剂,丸者缓也。缓慢的吸收,缓慢发挥作用。那就可以一定程度减弱毒副作用的发挥。

  10. 辨证论治的总体把握

    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看到的一些现代对毒副作用的报导里,有些是不恰当的使用。有个60岁一老头用生麻黄18克,6钱,发汗太过,造成虚脱,休克,抢就来不及就死亡了。你单用生麻黄,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量怎么掌握?不知道。你这样产生的医疗事故,你怎么怪到麻黄头上了?你辨证论治没也做,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运用。那你现在说维生素,维生素吃多了也会出问题。

    所以这一点,避免毒副作用,辨证论治的总体把握的正确,首先是个前提。然后具体的技巧,一两千年来长期的积累下来,中医药丰富的经验,在前面九个方面体现得很多,都是用来控制毒副作用的。至少都是对控制毒副作用有一定作用的。如果不按这个方面去做,你产生毒副作用你不能怪中医药。不能怪那味药物自身,所以学习中药方剂,对中医药临床控制毒副作用的这些诸多方法,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客观的对待。现代技术结合之后,对毒副作用的认识和解决方法的研究,这个是应该的。用现代科技手段。但是和国际接轨的话,要有中医自身的特色,保持中医理论指导下这种运用,这是个前提。你在违反了这种运用的基础上,那你怪中医自身的方法,说它是这个问题,那是不公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