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鲤城廉政标语涌现,每每上下班经过大街,抬头观之颇有警示作用,尤其是政府机关门口那幅“廉不言贫,勤不言苦”的格言,格外引人注目。于是,我查找了此句出处,才知还有下联“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大概意思是说,古之廉吏,从不言贫;古之勤吏,从不言苦,而是尊重所学所闻,恭行不己。
无庸讳言,只有无私、无欲、无求,才能刚正、廉明、崇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国家鼓励廉官皆清贫,而且还以贫为荣,那么这个社会怎能进步富裕呢?现实生活中,许多廉官穷困潦倒,甚至债台高筑,连自己的家庭都维持不了温饱水平,他又怎能带领群众奔小康呢?廉官,也是中国的公民。即使廉官自己不愿、不敢、不能言贫,政府在努力提高公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廉官也不应该例外。我想,政府要有效保护和提高廉官的合法收入,而且要鼓励廉官通过劳动增加合法收入,让廉官有干事创业的物质基础,才能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为民谋利。
官员非法收入,坚决根除不含糊。官员贪污腐化,坚决打击不手软。因为这事关执政党的生死存亡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以清贫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并且作为倡廉的先设议题,在社会舆论上钳制官员,必须当不言贫的廉官,那么这种廉官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让后来的官员去争先效仿呢?所以,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不妨打破定势思维,倡导“廉官不能贫”的社会舆论,用利益机制导向保障官员争当廉官。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许多廉官由于生活清贫,工作繁重,身体超负荷运转,最终导致英年早逝,未能继续为党和人民做奉献。现实生活中,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给人一种“好官短命”的现象。殊不知,我们的老百姓常常为此而扼腕惋惜。如果廉官都如此结局,那么许多年轻的官员们会去推崇而效仿吗?他们常常感叹:廉官学不来,不好当,付出的代价比贪官更大。由此,我想大声疾呼:决不能以“廉不言贫”为借口,而不去提高廉官的生活水准,改善廉官的工作条件,让他们更好地为人民的幸福和尊严而奋斗!希望早日出台鼓励廉官的利益导向政策,让官员都觉得当廉官合算而光荣,当贪官失算而可耻。果真如此,这不谛是反腐倡廉的一剂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