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下牢与心下痞

 guoguoli 2015-08-25
 有人问:心下牢是不是心下痞?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啊?大家可以踊跃发言嘛,心下牢是不是心下痞啊?这个是可以引出很多的学习中医的问题点。
      跟大家说一下,这解释经文一定要按照经文的原字原意去解释,不要掺杂后人或者是现在术语的解释。所以说解经既容易也难,如果说走对了正途,解经可以云开雾散,很多经文上下可以汇通,如果说走错了路,解经终将是一头雾水。其实古人写书并不是一定要难倒后人,没有牵强附会地要写这些咬文嚼字生僻的词句,它们都是根据一种理念,来一贯行文。
      我们所说的这个心下牢和心下痞是否是一个病呢?你看心下牢和心下痞只差一个字,一个是牢一个是痞。什么叫做痞呢?痞是痞闷,周易上有一个“天地否”卦,天地否,天气在上,地气在下,天地之气不相交,所以说否。但是这个否加一个病字旁就是痞闷的痞,所谓的痞闷也就是说上面的气跟下面的气不相交,痞在中间,满闷不化。就像大雾一样,所谓的雨下了之后这是天地相交,天地不想交,就是处在一种昏蒙的状态。该上的气不上,该下的气不下,或者是气聚在心下而做痞,痞住了是上下割据不通,这是痞的意思。
      那么牢呢,牢是牢坚不化的意思,心下牢,《伤寒论》上说“但气痞耳”,脉是浮脉,浮滑脉,未结聚成实,不是心下硬满痛的大小陷胸汤证。这个气它克在胸中,使胸中反复颠倒,心中懊恼,这是栀子豉汤证,它是热气散漫在胸中。那么由于你吐下,邪气入里,微结在心下,使上下之气不通,形成心下痞闷的症状,这就是心下痞的泻心汤证。如果正气愈加衰微,吐泻过渡,使邪气迅速在里结聚成实,原先还只是微微结在心下做痞,这会进一步结聚,聚成一个石头一样了,使心下硬、满、痛,心下硬满,心下痛,心下结,这个就是大小陷胸汤证,必须用更猛烈的药去攻下邪实之气。
      那么所说的心下牢,牢是坚牢不化,很像大小陷胸汤证,所以说心下牢和心下痞不是一个气机状态。可以说心下牢比心下要痞严重。这个我不知道这样讲可不可以,大家不要看这个症状所表现的病名,一定要看症状本身去推断他的气机的状态。古人用很多简练的语言来表示气机的状态,其实牢你从外面从症状上不能很好的体察,但是古人从气学的角度来理解,那团气牢坚在里,所以说心下牢。今天我们讲这个心下硬满大小陷胸汤证,没有人用结痛这个词来理解来表述,其实这正好是气机结在里而作痛,他是把气机的这个状态用简练的文字表述出来。
——《大千老师讲气学中医及黄帝内经39讲》第8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