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在中国历史久远。但多数时候被污名化,常与囚犯、无赖联系在一起。但过去10年来,中国社会对文身的接受度大增,部分原因在于名人和体育明星的影响。 推动这个趋势的是年轻一代,他们喜欢与众不同,此外还有中国文身师的精湛技术。28岁的北京天玺刺青店的文身师廖黎佳(音)说:“10年前,我们还把文身与坏人、黑帮联系在一起。想文身的人怕受到社会歧视。现如今,中国人容易接受文身文化了,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或广州。” 中国各地冒出很多文身工作室,许多人操起文身枪是想进入这门越来越赚钱的生意。廖的老板于海洋(音)说:“3年来,我的顾客每年翻一番。”他的文身工作室平均月收入1.05万美元。
文身是年轻人塑造个性和标记人生体验——不论好坏——的一种方式。28岁时装设计师王梓(音)说:“我想文身是自己的一个标记,就像名字。这是身体最特殊的部分,让人与众不同。”她的肩胛骨部位有个热气球文身,那是她自己设计的,为了怀念童年时代乘热气球飞翔的梦想。 在西方,人们文身喜欢选择汉字——众所周知,贝克汉姆的躯干部位文的是一句中国谚语——而在中国,有些人文身喜欢用英文单词和成语。常用的单词包括“love”和“forever”。也有人喜欢用歌词,比如约翰·列侬的歌词或《圣经》里的词句。 而通过汲取古代和现代的元素,中国的文身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