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友们,对不起我来晚了!终于历经千难万险地回到美国,上周开始在图书馆继续工作。今天早上supervisor不在,不用做指派的任务,所以拿出早八百年藏在我的抽屉里的《中国话剧通史》来分步骤修给大家看。 之所以特地找出这本书,是因为一,这是一本中文书籍,虽然非常年轻,九十年代出版才二十多岁,可是我在图书馆碰到的亚洲书籍实在是少,他乡遇故书,倍感亲切,上一次遇到亚洲书籍还是川端康成的《雪国》,硬是凭着小时候的记忆和平假名读了半钟头,这本书说实话可能有些珑友家里还能翻到;二是因为虽然这本书年轻,但是状况是真惨啊……七零八落的,让人视之不忍想赶紧帮助它。下次我做另外的专题时一定挑一本岁数大的给大家伙观赏。 今天要帮这本书固定外壳,因为原本的已经快脱落了。 首先,介绍工具。在我的工作台上,有: PVA和两把刷子… 最重要的三样东西,小刀,spatular,和钢尺。 用复制条形码的机器先把条形码复刻一下,哔--- 复刻好了。大家可以看到这本书状况有多糟糕了,之前的图书馆或是读者居然用透明胶就这么粘粘。 接下来把封底和封面手撕分离(搞破坏一般), 可以看出这本书第一次被借于1999年3月4日。 用钢尺和小刀割开封面的布和硬纸板,浅浅一道。 就这样用spatular两边片开。 这时候把书的body夹在这个press里,在书脊上涂上下面这个小可爱: 甲基赛璐珞膏 用来软化分离上一次修补时干掉的胶水,有时是PVA有时老书是动物胶,动物胶就会非常难软化去除。 有spatular和sander把封面里的那层纸刮掉,非常费时费力,考验手艺。两边是对比。 帮书的body加上新的内页,也就是刚刚被刮掉的那个东西。 压紧密。 磨刀不误砍柴工,因为马上要切除多出来的内页啦(内页是固定尺寸事先切好放在架子上的,要根据每本书的尺寸先粘连上再麻利地修剪)。 重新放进press里,用结实的无纺布加固,不能贴的太满,因为无纺布遇PVA会膨胀。 要选sewing thread了,今天选个啥颜色呢…… 贴上sewing thread后再贴一层隔离用的纸,要分清经纬哦。 选个过渡封面和封底的布吧! 把裁好的布放进刚刚我们用spetular片好的pocket里粘牢,上下封死,封死之前加waxed thread加牢。贴进一张硬质in-lay做新的书脊。再贴上磁条(借书时消磁就是消的这个)。 新的内页涂满胶,从中心到四边。再同做好的书壳粘在一起。 憋去气泡。 修正外形,比如边边。 贴上原来书脊上片下来的书名。 放进compresser里过夜,24hr后就可以取出啦。 之前一直朋友问询详细过程,今天给大家看被精简过的步骤图也是因为我语言匮乏无法详述。谢谢大家对我的关注,我想在连纸本书都生怕被淘汰,如此快步伐的时代里,修书这样的工作和经历能得到大家的关注青睐,真是让人欣慰。人类还是热爱着以前的事的。书是用来记录的,不论是方法还是思想,人类的伟大正在于怀旧和万分努力地对抗遗忘。 本文经玲珑授权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