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送您通俗易懂的中医治病方法

 我心飞扬695 2015-08-26


小编导读


我们往往对中医师是怎样治病的充满好奇。他们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就能施以合理的治疗?事实上,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中医的治法,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最为常用。也许这样讲,您还是云里雾里的吧,那么,小编今天就请著名的中医文化传播学者毛嘉陵为您通俗讲解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在了解中医的治病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中医对疾病的看法。人体的阴阳平衡与否是中医判断人体是否生病的重要理念。中医学认为,人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一旦阴阳平衡的状态被破坏,人就会产生各种疾病。中医学把多种致病因素总称为“邪”,把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称为“正”。中医治疗疾病就是在祛邪扶正中把我们人体的阴阳调理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中医的治法也是围绕着“邪”、“正”,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为目的。因此中医的治病方法总体上可概括为:辨证论治,祛邪扶正,维持阴阳平衡。

一、中医治病的特点

中医治病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是整体化。这是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中医学认为,人是统一的多系统、多层次综合而成的有机体。人体生病是与各种致病因素、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的局部与整体、内脏与体表、脏腑之间、气血津液之间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中医治病既着眼于引起疾病的特定病因,更注重恢复人体正气,以及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情况的调整,还考虑改善病人的症状与体征、生活质量,或全面治疗,或分主次缓急,最终达到病、证、症全方位的痊愈或好转。

第二是个性化。中医在治病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为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有机体,除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更复杂的社会、心理属性。如个体的遗传、体质、心理、性格特征等。另外每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各不相同,包括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生物等,以及社会环境如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医治病除了审察病情外,还从病人的个体差异出发制定相应治法,可谓是“量身定治”。

第三是平衡化。中医强调治疗的目的是“以平为期”, 即将病人的体质调回至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的状态。与现代系统论中“有序”的含义相一致。可见,中医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在其治则治法中体现了系统论中的”有序”之意,让发生病变的人体恢复到原来结构与功能的“有序”状态。

中医在辨证时不仅要审察病情,还要考虑天时、地理、体质等方面,犹如了解军情一般的全面。因此有些医家也将中医治病看成是用兵作战。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太医叫徐大椿,在他的专著《医学源流论》中有一篇《用药如用兵论》。其全面、详尽、准确地阐述了“防病如防敌”、“治病如治寇”、“用药如用兵”等医理。近年来,人们重新重视《孙子兵法》在医学领域的运用问题,一些现代学者将孙子军事辩证法和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充分阐述了以《孙子兵法》指导治病的原理。如果说,方药是兵团,而治法治则就是决定战役胜负的战略战术,治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决定了治病的疗效。

二、中医常用治法

中医常用的治法有八法,八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祛除病邪,另一类是调补人体正气。其中祛除病邪所用之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七法,调补人体正气则用补法。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八法。

1.汗法

汗法是通过发汗的方法把感受的病邪通过皮肤这个通道祛除出去。但让病人出汗不是目的,而是以发汗之法,把病邪从汗孔排出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病情轻浅、病位在胸肺以上的治疗中,如感冒这一类外感疾病。外感病的病情多轻浅,病位多在人体肌表,因此汗法应用得当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民国”时期,有个姓叶的人,在大暑之夜浏览上海的大世界屋顶花园,凉风徐徐,又吃了很多冷饮,当时特别惬意。可不一会儿,他就觉得怕冷、头痛,急忙回家想躺下睡觉,恰逢有朋友来访,他勉强起身坐在院中与朋友周旋。等到夜深朋友散去后,后背更觉得寒冷,头更痛了。于是他就自己服用了紫苏、生姜等发汗的药物,但只出了微汗,还是没什么效果。

第二天早晨他请了曹颖甫来看病。病人刚被家人搀扶到楼下,就立刻急呼关窗户,有明显的怕风表现,而且病人吐出了很多绿色的浓痰,两手臂出汗,摸上去还有些潮湿。曹颖甫根据病人的头痛、怕风、汗出等症状诊断为感受风邪所致,用了最经典的祛风解表的方剂“桂枝汤”进行加减。之后病人没有再复诊。后来有一天,曹颖甫在路上遇到了这个病人,病人拱手相谢,称曹先生太神了,就诊一次就把他那次的重感冒治好了。从这个医案我们可以看到,汗法运用得当真可谓效果如神。

2.吐法

吐法是指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口腔是人体进食、吸收营养的主要通道,也是可以用来祛除病邪的。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这种情况,通过呕吐尽量把有毒物质从口排出以减少人体对毒物的吸收。在中医治疗中还用来吐体内的痰饮等病邪之物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涌吐之法主要用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的急症,其方法使用简便,取效快捷,能适应急症之“急”。

3.下法

指让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病理产物通过大便排出。如果出现病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之症,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通常人们认为大便不通是因为胃肠有热所引起的,其实不能这样一概而论。造成大便不通的原因很多,中医治病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应该根据病情辨明原因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下法祛除病邪较其他治法峻猛,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医家们都是慎重辨证清楚后才用它,并且常结合临床实际与其他方法一起应用,使其既发挥治病的效果又不伤人体的正气。

在清代程杏轩所著的《杏轩医案》中就记有这样一个下法和补法结合运用的医案:有一个郑姓的老太太,年逾古稀,得了便秘之病,肚子疼痛和肛门肿胀,已有20天了,请了多位医生治疗都没有效果,特请程杏轩去诊治。程杏轩把脉后,感觉她的脉虚细而涩,说这是因为虚而引起的便秘,就用补中益气汤给她补中气。吃了两天以后,老太太的大便仍然不通,且腹胀痛更加厉害,她觉得必须通大便,否则快要受不了了。程杏轩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要用下法,只是你年纪太大,正气又不足,如果用下法怕你的身体承受不了,会出现虚脱等危险病证。老太太说,与其现在这样还不如用下法,就是出现虚脱等症也比我现在肚子胀痛要好受些。程杏轩想起了在《医学心悟》中曾提到:出现不能用下法,但又不得不用下法的病情时,如果所用下法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他考虑了很久,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制大黄三钱。大黄是中医用于通便攻下的常用药。这个药方是仿效古代医家攻补兼施,在补中气之中兼用下法。服用此方后当晚老太太就解出几枚结粪,腹胀痛症状有所缓解,能躺下休息,也不太难受了。但第二天肚子仍稍有点痛,这是因为胃肠中的大便还没有完全排出。程杏轩仍用补中益气汤加大黄,但是将大黄的量减了一半。这样老太太又吃了一剂药,解大便两次后,肚子完全不痛了,并能吃下饭,病也好了。从这个医案我们看到,下法祛邪虽然峻猛,使用不当易造成不良后果,可一旦运用得当则疗效显著。

4.和法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汗、吐、下三法都是通过直接排邪外出,达到治病的目的。和法与其他两法明显不同,是通过改变人体正气与病邪的对比关系或是调整人体各脏腑之间功能强弱的对比关系来治疗某些疾病。和法的特点就是“和”字,它不重在祛邪也不重在扶正,而是重在调和。《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可见,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对一些寒热错杂、肝胆脾胃方面的疾病能起到其他治法无可比拟的疗效。

5.温法

温法是指利用温热药的温里祛寒作用治疗一些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的形成有外感和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失治误治而损伤人体阳气,或因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同时,里寒证又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由于里寒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

6.清法

清法是指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所以清热药常与生津、益气药一起合用。

7.消法

消法是指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引起的病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消法所治的疾病主要是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而且病情多复杂缠绵,不可能快速消除,必须渐消缓散。因此,消法也常与补法、下法、温法、清法等其他治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主要目的。

8.补法

补法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治法。在南方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多以补法为主的药膳。这些药膳就是在炖煮食物过程中加入一些补药,做成调补人体的食物,寓补于饮食中,寓调理于生活中。它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衡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此外,在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时,也可以补法扶助正气,并配合其他治法,达到助正祛邪的目的。

上述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对于多数疾病而言,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治法就能够达到治疗目的的,常需数种治法配合运用,这样才能治无遗邪,照顾全面,所以虽为八法,配合运用之后则变化多端。正如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