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拍丹寨苗女穿超短裙跳锦鸡舞(图)

 湖光秋水 2020-09-18


    在清脆优美的芦笙曲调中,舞者应声而起,她们头上绾发高耸,模仿锦鸡头冠的银头饰一步一摇,百褶裙上的彩带仿佛绚丽的锦鸡羽毛。

    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图腾崇拜已渐渐淡出人类社会,只在极少的地方有所保留,比如这大山深处的丹寨——至今就还延续着完整的“鸟图腾崇拜”传统。

    丹寨人自称“嘎闹”,意为“鸟的部族”。自古以来,丹寨人就尊鸟为图腾,奉锦鸡为神,保留着穿“百鸟衣”、跳“锦鸡舞”的传统。

     百鸟衣是丹寨人最隆重的服饰,服饰有男装女装之分,整件衣服上用丝线绣满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鸟类图案,有的昂首站立,有的展翅飞翔,可谓千姿百态。衣服边缘再缀以排列整齐的鸟羽,繁复华丽,传递出对古老图腾的虔诚信仰。这种“百鸟衣”丹寨人平时很少穿戴,往往作为宗教仪式的盛装,由每户人家的“家长”保管,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而“锦鸡舞”更是把丹寨的鸟图腾崇拜发挥到了极致。在丹寨,下到几岁的小姑娘、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妪,都会跳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舞蹈:在清脆优美的芦笙曲调中,舞者应声而起,她们头上绾发高耸,模仿锦鸡头冠的银头饰一步一摇,百褶裙上的彩带仿佛绚丽的锦鸡羽毛。这时的舞者恰如一只美丽而高贵的锦鸡。

  一直以来,造纸术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一起,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和现代科技的兴起,中国古老的造纸技术究竟是什么样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幸运的是,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石桥村,仍然完整保留着1600年前古老的造纸工艺。这里的村民中有很多人至今仍以古法造纸为业。上一期的大自然的俊美风光也是在石桥村附近拍照的。

  为了一睹这古老文明的遗存,很多人不惜翻山越岭到石桥村参观。一位曾到这里的法国人感慨道:“石桥人保存造纸技艺的历史,比法国的历史还长,这期间竟然没有丝毫的改变,真是不可思议!”

     以下照片反映了贵州丹寨人的以锦鸡舞为代表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造纸、蜡染、编鸟笼等手工艺制造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