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昵称2040955 2015-08-27

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杨泉良[1]

(湛江师范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摘要:

写作是文本的建构,而阅读教学则是对文本的拆解和重组。在写作中所获得构思的经验是阅读教学中进行分析的依据,在写作中进行的概括为阅读教学中对文章构成各个内容之间的重组提供直接经验。写作中对所表达的事物的深切体验和设身处的感悟,为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提供了依据,因此,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是直接的和深刻的。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  影响

在语文课程中阅读和写作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项内容,在以往对这两项内容关系的研究中,人们主要是从写作特点原理和阅读教学原理相互作用的机理上进行分析,把视角单纯地定位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两种能力的相互促进上,单方面强调阅读与写作关系对“学”的作用,忽略了阅读与写作关系对于“教”的意义和价值,这无疑消减了阅读与写作关系的内涵。这里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超越了以往对两者关系论述中的局限,而以教师的写作能力为论述的依据,探讨教师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则又拓展了研究的视角。这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一关系在能力培养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

一、新课程对语文教师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对学生培养目标、方法还是理念上,都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出,更是要求教师 “改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养”。而作为语文课程核心内容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价值取向的变化,则更具体地对教师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出了要求,试想语文教师照本宣科讲授教参内容,缺少独立思考,怎能培养和包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语文教师没有练笔习惯缺少写作能力,怎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并进行客观而有针对性的指导,怎能将作为写作生命的对于事物细腻而微妙的体验传达给学生?因此,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要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首先,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增加文化底蕴,摆脱平庸重要途径。阅读能力具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是阅读能力的形成价值,阅读能力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的,所阅读的方方面面作品,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书看多了,文化积淀就厚重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书卷气。另一方面是阅读能力的运用价值,即将业已形成的阅读能力运用于阅读教学实践。由此,充分完成阅读教学所承担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其次,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从业基本要求,形成个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写作在语文课程的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又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使其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写作能力,只有教师能够写出“文从字顺,表达自己意思”的文章,才有可能完成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写作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当语文教师专注于教学,摆脱世俗社会的种种规范和限制之后,写作作为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就更加鲜明。写作的构成包括观察、选材、构思、炼意、想象、再造、修饰等环节,每一步环节的进行,都是作者不同能力和不同创作个性的体现。通过对这些方面不断训练,教师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鲜明的个性。为充分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注意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要求奠定基础。

二、作为综合能力的写作能力与阅读教学对文本分析相对应

写作能力所获得的产品是文本,阅读教学分析鉴赏的对象也是文本。一个是结构,一个是解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写作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是写作者人生经验的积累、各类知识的储存以及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综合,同时就语文课程本身而言,它又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运用。写作能力的这种鲜明的综合性特点表明了它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广泛性。一个知识积累不足或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的人,他不可能有非常出色的写作能力,相反具有写作能力的人一定是各方面的素养全面的人,写作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要求写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具备语言的表达能力。写作是一种书面的表达形式,这是构成写作能力最基本的和最外在的内容,书面表达作为一种能力并不仅仅是把你所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就具备了这种能力,它更追求如何把要表达的内容写得有内涵,更富于情趣和更有感受染力,这就需要对语言进行提炼和推敲,从而在运用中获得对于语言的敏感。二是要具备整体构思的能力。写作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个完整的意思往往是由几个或许多具体意思或事物构成的,要想把这个完整的意思表达的清楚、详细、明白而有意味,对于各个构成整体意思的内容的安排和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写作能力所体现的就是以整体意思的表达为依据,将构成整体意思的各个内容有层次、有详略地安排在各个段落中,各个段落从不同的角度来支撑和表达整体意思。三是提炼主题的能力。也就是分析和概括能力。在面对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以及繁复的生活现象时,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挖掘出其本质内涵,从而提炼出进行写作的主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是进行有效写作的灵魂。上述三个方面能力的综合,便构成写作能力,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能力就会发现,它们都与阅读教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判断、分析和鉴赏阅读文本语言精华的最直接的依据。“整体构思的能力”是对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把握所不可缺少的。“提炼主题的能力”是实现阅读文本价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只有具备写作能力才能真正走进课文文本。

三、阅读教学中分析、概括、体验、感悟的依据是写作经验

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充分继承了我国母语教学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着眼于语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学习主体在语文学习中的个性进行了强调。于是形成了阅读教学中以分析概括为主要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写作能力在这种阅读教学中具有直接的和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写作能力中的分析概括能力而言,它对阅读教学中进行分析概括能力的实施其意义和价值是直接的。教师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也存在着多种形式,诸如在生活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分析、概括。在学习数学时对数理关系的分析概括等等,这些渠道所获得的分析能力对于阅读教学中进行分析和概括都是有意义的,但这些意义都是间接的。只有写作中所形成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才是直接的,它们面对的共同目标是文本,写作是文本的建构,而阅读教学中的分析、概括,则是对文本的拆解和重组。在写作中所获得构思的经验正是阅读教学中进行分析的依据,而在写作中进行的概括又为阅读教学中对文章构成各个内容之间的重组提供直接经验。再从体验和感悟来分析,这是被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的阅读教学内容和目标,写作能力的构成中,体验和感悟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对所表达的事物有深切的体验和设身处地的感悟,才能激发写作的动机,只有不断地通过体验和感悟激发出的写作动机进行写作,才能够在不断的写作中形成写作能力,而体验和感悟的对象就是作品中的含蓄蕴籍,就是文本语意微妙,这常常是阅读文本中最富于魅力和最闪光之处,是写作的灵魂所在。教师如果缺少甚至没有写作能力、没有经历过那种痴迷忘返的投入写作、没有将那牵动心魂的体验和感受融入看似平静表达中的那种切身体会,那么对于文本微妙之处的解读只能流于文字的表面。教师自己无法真正的进入文本还怎么能期待他将学生带入文本呢?因此,教师的写作能力如何对于阅读教学效果是决定性的,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缺少写作能力的教师,在运用他人的体验和感悟的成果时(现成的教案)也往往照本喧科。使体验和感悟成为一种言语独白。

四、阅读效果与写作能力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阅读教学的效果如何首先决定于教师的阅读水平,教师如果缺少阅读水平,那么阅读教学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而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又与写作能力息息相关。一方面,教师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于阅读的效果。首先,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写作能力所构成的内容与阅读教学所需要的能力一一对应,写作能力越强对阅读教学文本的内容分析的越透切,感悟的越深刻。其次,虽然写作能力的表现形式——书面语与阅读教学的表达形式——口头语并不完全一致,但这里有一种相互迁移的机制,而这种机制能够促使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更为丰富和更加完善,如书面语的写作能力能够促进口语运用中更加严密、用语更为规范。而口头语则能促进书面语的写作更为灵活和更为快速。因此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决定或促进阅读教学的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阅读能力又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写作来说,它的积累首先表现在素材方面,通过阅读将大量的信息收集储存在大脑中,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为写作中的有效联系提供素材。其次是通过阅读尤其是通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感悟,吸收和积累表达方式和技巧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已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写作能力与阅读教学的效果是相辅相承的。其实从本质上讲它们的关系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只是在这里阅读是通过阅读教学加以体现的,这一原理表明写作能力与阅读教学效果具有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因此,教师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应努力增强写作能力,同时应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吸收和借鉴,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对于阅读教学的影响是直接的和本质性的,所以我们在大力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时候,不能就阅读教学谈论阅读教学,而是把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结合起来,通过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这才是治本之策。

考文件:

①秦训刚 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教师读本》【M范大出版社20035月第二版。秦训刚 蒋红森《高中教师读本》【M大出版社  2003 10

②朱禹《中学语与教学论》【M】高等育出版社20054月第一版。

③倪文《初中文新教学法》【M】高等育出版社200310月第一版,2004年重印

④潘涌《文新与教学的解放》【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⑤【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 王宏宇《后》【M育科出版社20009月第一版,20041月第四次印刷。

   杨泉良《语文课程标准的超前性及在实施中的调整》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12(10--11)

通信地址:湛江市赤坎寸金路29

编码524048

    0759—3182555

子信箱:wmxyangquanliang@sohu.com    lpyyi@163.com



[1] 杨泉良(1961—),男,内蒙古通辽人。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