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语典故探源(11)

 智者1111 2015-08-28

熟语典故探源(11

 

 

 

    “马虎”一词的来源相传与一个画家有关。

    传说,宋朝有个画家很喜欢画虎。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就来了一位朋友请他画马,他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朋友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回答:“管它是什么呢,马马虎虎!”朋友不大高兴,没要这幅画就走了。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他却说是马。

    又过了些日子,大儿子外出打猎时,看见人家的马还以为是老虎,就给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人赔钱。又过了几天,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于是跑上前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悔恨之下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诫:“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此后,人们就用“马虎”形容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

 

 

 

    “蜜月”一词的来源有三个说法。一说,是来自古代欧洲条顿人的生活习惯;另一说,是起源于一个爱尔兰的传说;还有一说,是来源于“抢婚”。

    其一,来自古代欧洲条顿人的生活习惯。条顿人属于日耳曼民族的一部分。在公元前4世纪时他们居住在欧洲易北河沿岸一带。条顿人的青年男女在结婚时有一种习惯,就是都要由本部族内的首领赐酒,为他们祝福。祝福用的酒都是以蜂蜜为主要原料酿制的,用来象征幸福及美好。婚礼后,夫妇俩还要出外旅行,旅行时间为30天,恰好是一个月,因此他们就把婚后的第一个月叫做“蜜月”。

    其二,是爱尔兰的传说。据说,在公元6世纪初,爱尔兰有个部落首领,他有一个非常漂亮而且能歌善舞的女儿,叫爱丽施。因为爱丽施喜欢蜂蜜,邻国来求婚的王子们都把本国最好的蜂蜜挑来送给她。最后,爱丽施和其中的一位王子结婚了。婚礼上,爱丽施用蜂蜜酿成的蜜酒招待客人。因为蜜酒酿造的太多了,婚后,夫妇俩又喝了整整一个月才把蜜酒喝完。新婚佳期,两个人喝着蜜酒,生活幸福而温馨。

    其三,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古代条顿人结婚时,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会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家乡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

    现在,人们用“蜜月”来指婚后第一个月。

 

 

 

    “明星”一词是一个舶来词。

    西方的天文学家为了更加清楚地分辨和认识天上成千上万的明星,便将天上的星星归为一个个星座,然后把每一个星座里的每一颗星按照他们的亮度分为几等,最亮的是一等星。数字越大,说明这颗星的亮度越小,五等以下的星用肉眼已经是不可见了。后来星被西方社会的人们用来恭维各界的出色人士,包括科学家,包括探险家,当然也包括演艺明星。不久之后这种用法传入中国,人们因为新奇竞相使用,将“星”冠于社会各界,特别是戏剧界的台柱子上。后来人们又将“星”之前加了个“明”,这样这个词看起来便更加引人注目了。

    “明星”的本意是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后来便引申表示电影电视界,甚至是文化界中较为出名的或较为出色的人士。

 

 

 

    “拍板”一词,源于旧时商行拍卖货物成交时拍打木板的方式。

    原来,拍板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的人们在交易中决定价格、表示成交的一种方式。在市场交易中,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免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这种局面持续到一定程度后,由市场管理人员根据价格讨还的情况,喊出一种双方较易接受的价格。如果双方没有异议,就用木板拍一下桌子,表示同意。因此,“拍板”就成了交易的代名词,引申开来,就有了“决定”的意思。

    另外,“拍板”还指中国碰奏体鸣乐器。又称檀板、绰板,简称板。用于戏曲、曲艺和器乐合奏。

    现在,人们说的“拍板”主要指第一种意思,即指“决定”。

 

 

 

熟语典故探源(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