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杯“冷意”十足,喝杯俄罗斯葡萄酒压压惊吧!

 葡萄酒杂志 2020-07-23

这个假期,朋友圈刷屏的不是端午节,而是世界杯球迷们的一片哀嚎,各地的天台可能装不下人了。

先是冰岛导演守门员扑出了梅西的点球,和阿根廷1:1战平,而后卫冕冠军德国男模队爆冷0:1不敌墨西哥,昨晚巴西被顽强的瑞士1:1逼平......这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巴西、德国、阿根廷三支世界杯热门球队都没有能拿下开门红。已经开始了5个比赛日争夺的世界杯,在这个夏天“冷意”越来越浓。

作为一个足球小白,资深酒鬼,比起对梅西心慌的心疼,我反而更加关心俄罗斯这块让世界杯连爆冷门的神奇土地是否酿造得出好喝的葡萄酒供伤心的球迷买醉。

我们知道,俄罗斯的伏特加十分有名,连它的名字都是来源于俄文“生命之水”一词当中“水”的发音,俄罗斯人民对伏特加的重视可见一斑。在俄罗斯广袤的高纬度地区,冰天雪地、长夜漫漫之中,醇香的烈酒温暖了人的身体,振作了人的精神。

尽管伏特加占据了俄罗斯人们消费的主流,是当之无愧的国民饮料,但这里也不乏优质的葡萄酒。

俄罗斯葡萄酒:苏醒中的睡美人

如果有机会去看看俄罗斯的葡萄园,相信它会像摩尔曼斯克的极光一样会让你觉得十分惊讶。这个大片国土已经进入北极圈里的国家,居然还能够让葡萄生存下来,并曾一度成为欧洲葡萄酒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大众口中的“战斗民族”,就连葡萄也表现得同样的彪悍顽强。

前苏联曾经是欧洲的葡萄酒生产大国,葡萄园主要分布于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乌克兰、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可以说,欧洲最古老的葡萄酒发源地都在前苏联的葡萄酒版图之上。然而苏联解体之后,这些葡萄酒产区都分别独立了出去,使得俄罗斯的葡萄酒产量大幅度下降,葡萄酒产业整体大幅度萎缩。千禧年后的前十年,俄罗斯葡萄酒的产量也仅有80年代的1/4左右,大部分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目前俄罗斯的葡萄酒主要产自南部库班河畔的克拉斯诺达尔边区(Krasnodar),产量占全国的85%。而2014年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地区,也同样成为了俄罗斯目前重要的产区之一。甚至在这片延伸入黑海的半岛地区,还有着目前俄罗斯最古老的酒庄马桑德拉酒厂(Massandra)。


俄罗斯栽培的酿酒葡萄超过100,但占据主要地位还是俄罗斯的当地特色品种Rkatsiteli(白羽),产量可以占到45%以上。而其他的葡萄品种,也以适应性强,耐高寒的品种如阿里高特(Aligote)、赤霞珠、灰皮诺、雷司令、西万尼、塔明娜(Traminer)等为主。

近年来,俄罗斯人开始意识到大量饮用伏特加这样的烈酒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且年轻一代也在逐步转型消费更健康的葡萄酒,使得葡萄酒消费增长迅猛。虽然目前俄罗斯的葡萄酒市场依然大量依靠进口,但国产的葡萄酒也越来越获得重视,除了产能获得扩大,品质也开始受到一些国际评选活动的关注。部分俄罗斯酒庄甚至已经开始了对华出口业务,让我们安坐家中,也能体验到俄罗斯美酒的独特风情。

 

当然,在国土面积如此巨大的国家里,也诞生了许多其他特别有意思的酒类。

蜂蜜酒:蜜月的由来

蜂蜜在俄罗斯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俄语词пища(食物),хлеб(面包,粮食)都是源于蜂蜜一词。

其实在伏特加出现之前,蜂蜜酒才是古时人们饮用的主流。俄罗斯编年史中第一次提到这个词是在880年,这是家酿酒的一种,蜂蜜酒可以说是俄罗斯除伏特加之外广为流传的酒类之一了。

蜂蜜酒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制造蜂蜜酒的关键是发酵。将三分之二或者更多的蜂蜜和三分之一含量的浆果果汁(通常采用小红莓,樱桃,覆盆子)混合,经过自然的发酵,然后反复的换桶,并且需要埋在地下几年,最低的准备时间约为5-8年,往常这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酒款。因此,蜂蜜酒在俄罗斯都用于招待贵宾。

在古代,教会生产的蜂蜜酒享有盛名,而且修道院也是蜂蜜酒最大规模的生产者。尤其是在15世纪时,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禁止自由生产蜂蜜酒,把这项盈利的工业划归到国家和教会的手中。因此修道院中集聚了技艺精湛的蜜酒、克瓦斯酿造师以及厨师,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不止一次派自己的使者去修道院里学艺

俄罗斯民间将八月十四日定为“蜂蜜节”,新收获的蜂蜜在这一天上市,大众可以在这天品尝到最新鲜的蜂蜜。古时候,养蜂人在八月十四日这一天会在教堂为自己收获的第一批蜂蜜举行祝圣仪式(直到今天,信教的养蜂人依然保留这样的做法)。

在古俄罗斯存在这样一个习俗:会为婚礼特别制作浓度较低的蜂蜜酒,新人不仅会在婚宴上喝蜜酒,而且在婚礼举行后的一个月中每天都喝蜜酒和蜂蜜水。在此期间新人是不允许饮用其他烈性酒的,这也是俄罗斯“蜜月”一词的由来。俄罗斯民间童话很多都是这样结尾的:我也去了那里(参加了婚礼),在那里喝了蜜酒,蜜酒顺着胡子一直流下来。

格瓦斯:面包的发酵产物

格瓦斯是传统的斯拉夫饮料。在夏天的莫斯科街头,如果你见到有两个大轮子架着的大酒罐,侧面印着квасъ字样,不妨上前买一杯冰镇爽口的格瓦斯。这种带着气泡的微发酵饮料某种意义上有些类似我们熟知的酸梅汤,可是夏天消暑的佳品。

据说俄罗斯人饮用格瓦斯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传说中有个特别吝啬的酒馆老板喜欢将客人吃完留在桌子上的面包屑收集起来,烘烤一下放到大的酒罐里面藏起来。巧合之下,这些面包屑被发酵成一种带着气泡的发酵液体。酒馆老板一尝之下发现口感不错,便将其推广给酒馆的食客。一传十十传百,这种用面包屑发酵的饮料逐渐流行起来。

当然,现在俄罗斯人已经不屑于用吃剩下的面包屑来制作格瓦斯了。今天人们喝的格瓦斯大多采用大列巴(俄罗斯一种黑麦面包)发酵而成,讲究些的还会加入水果、浆果、葡萄干,或者是在春天采集的桦树汁。

格瓦斯虽然发源自斯拉夫地区,当随着前苏联的扩张传播到不少国家。甚至在中国的新疆、哈尔滨地区都十分流行饮用格瓦斯,而我国著名的饮料集团娃哈哈,也有格瓦斯饮料推出市场。

历史上,前苏联足球队和前苏联葡萄酒一样表现出色,也是世界杯上的一支劲旅,但俄罗斯相对来说却较为平庸。明天凌晨2点,东道主俄罗斯对战埃及,手握5球大胜沙特的他们能否继续第一场比赛的良好成绩,创造“俄罗斯时代”的第一次小组出线?一起在文末留言竞猜吧,看看哪些人英雄所见略同。

有一项调查显示,俄罗斯民众希望继续关注国家队的人数占比已经从52%上升到了64%。比赛结束后,他们将会用哪一种酒来狂欢OR买醉?

福利时间

我们将选取留言点赞数前三位(点赞数超过50)的读者送出奖品,排名第一的将获得由专门代理俄罗斯葡萄酒、蜂蜜的香港ATC公司提供的俄罗斯神秘葡萄酒一支另外两位读者将获得俄罗斯蜂蜜一份(两瓶装)

©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葡萄酒》杂志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