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书故事:尺牍虽短寸心长

 解连环 2015-08-28

 

曾国藩家书:耕读勤俭,修齐治平

  《曾国藩家书》约1500封,大多写于曾国藩40岁之后。但他在40岁之前的家书,全部为亲笔写就。通过前期的百余封家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为青年的奋斗史。

  曾国藩28岁入京,做“北漂”一族,住在简陋的出租房内,时常借钱度日,能够邮寄回家中的,不过是“黄芽白菜”、“冬菜一篓”。而他通过10年的努力奋斗,至37岁时,已官居二品,再邮寄回家的,已变成辽参、虎骨,他为母送葬时,酒席摆了260余桌……

  从一个下层官吏到朝中大员,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透过其家书可以窥见一斑。他在给弟弟曾国沅的信中写道:“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每天发奋用功,早起温经,早饭后读廿三史,下半日阅诗、古文。”—此谓致知。“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此谓齐家。“食禄有年,爱国厚恩,自当尽心竭力,力理军务,一息尚存,此志不懈。”—此谓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以自己的坚持,完成立身立言立德之业。

  曾国藩的勤俭家风,源自曾家的祖传。被曾国藩尊称为星冈公的祖父在给亲戚的书信中说:“宽一(按:曾国藩的乳名)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曾国藩把祖父居家之法概括为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所谓“早”,即早起;“扫”,扫地,泛指做家务;“蔬”,种菜;“鱼”,养鱼;“猪”,喂猪,这些都是农家生活的基本内容,但在曾氏看来,却是关乎家道兴衰的大事。曾国藩治湘军的著名格言是:“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看来这个灵感是来自于家庭教育。

  在中国,即便是显宦世家,若承平日久,侈靡之风就会蔓延,家道败落在所难免。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仔细思考官宦之家旋踵而败的原因后,得出结论:“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要想克服以上八者而避免家道倾覆,唯有耕读孝友,谨守寒素家风。因此,他要求儿子除读书外,“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家书》中也蕴涵了大量对女子的训诫,但他讲求方式方法,从来不用纲常名教的教训口吻。他对妻子欧阳氏写信,要求她“纵不能精于烹调,必须常至厨房,必须讲求作酒作醯(xi)醢(hai)小菜(指调味小菜)换茶之类”,“纺绩虽不能多,亦不可间断”,还须“留心于时蔬养鱼”。

  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回南京任两江总督,他在百忙之中,仍亲手为儿媳诸女制定功课单: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中饭后,做针凿刺绣之类—细工;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并且强调他要亲自检验。

  在曾家,就连欧阳夫人都要带头纺纱。贵为总督家属却要自纺棉纱,堂堂督署后院却终日纺车声不绝。曾国藩的这种男耕女织的教育,虽然显得古板落后,但却培养了家中妇女的勤俭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劳动习惯。

  梁启超家书:个人利害,随缘最好

  继曾国藩之后影响中国的大儒家、大学者,梁启超当仁不让,同样,他也是个善于教育子女的人。他有子女10人,除幼子梁思同早夭,长成的9人,多从事学术研究,各有自己的成就—其中3个儿子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氏一家可谓“满门俊秀”。

  儿女有如此成就,和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与曾国藩一味的耕读勤俭所不同,《梁启超家书》表现出“中国最早的新知识分子”的开明。

  梁启超从不苛求儿女的学业,甚至因为长女思顺学习太过勤奋,怕她用功过度伤身,便责备她:“必须顺承我意,若固欲速以致病是人不孝也”。他认为,学问之道,“为的是学做人”“要用来做自己人格修养的工具”,因而,他更关注子女健康人格的养成,对子女虽是挚爱,却从不肯姑息溺爱。

  梁启超善于因材施教。例如,他认为长子思成学问太专,会导致生活无趣。“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此乃堕落之根源。”他建议次女思庄以生物学为研究方向,“因为它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于女孩子极为合宜,学回来后,中国的广阔生物可以采集试验,容易有新发明。”……由此可见,梁家子女的成才,绝不是棍棒打出来的。

  然而,子女仗着恩宠而不敬,也会步入歧途。梁启超处理这种问题时,尽显儒者本色,他引导儿女们要长幼有序、知书达礼。1923年夏,梁启超写信向思顺“诉苦”:“忠忠、庄庄(梁启超的三子和四子)两个人人撒泼,要我带他们逛北戴河。我被他们磨不过,已经答应了……你们这些孩子们,实在难缠,一个个长大了,越发成群结党来打老子主意了,你当老姊姊的都不管管他们吗?”

  儒家推崇“礼”与“和”相统一的境界,梁启超用儒家长幼有序的等级传统,把子女培养得亲情浓厚,彼此帮助。长女梁思顺作为大姐,也要担当起教导、照顾弟妹的责任。当思成、思永、思庄、思忠留学美国、加拿大的时候,就是由随同丈夫出使加拿大的思顺照顾和分配零花钱的,而梁思成与林徽音在加拿大的婚礼,也是由梁思顺操办的。

  在学业成就和健全人格的天平上,梁启超更倾向于后者,他很重视引导儿女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注重心灵的富足。

  1927年,长女思顺跟随当外交官的丈夫旅居国外,当时国内政局动荡,夫妇两人经常为前途、生计而担忧,梁启超便去信宽慰:“大抵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若勉强倒会出岔子……现在处于这种困难境遇,正是磨练身心最好机会,在你全生涯中不容易碰着的,你要多谢上帝玉成的厚意,在这个档口做到‘不改其乐’的工夫,才不愧为爹爹最心爱的孩子哩”。

  梁启超对长子思成也有这种引导。1923年,思成因为车祸耽误了出国留学的时机,梁启超去信鼓励:“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来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行之好机会。”

  儿媳林徽音的父亲林长民牺牲后,梁启超又屡次去信宽慰,深恐他们因忧伤憔悴而消磨志气。

  1928年,梁思成从美国学成归国,令许多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辞去清华教席而去了东北大学建筑系,了解他的人说,梁思成是深受父亲的影响—梁启超觉得“清华太舒服,容易消磨志气”。

  傅雷家书:永不妥协的良心

  傅雷是位翻译家,学养精深,对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断地影响着儿子傅聪。作为他的儿子,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比如说,前面提到在梁启超眼中的优点—性情随和、随遇而安,在傅雷看来却是不足取的。

  1961年6月26日,在给傅聪的信中,傅雷写道:“老好人往往太迁就,迁就世俗,迁就偏狭的家庭愿望,迁就自己内心中不大高明的因素;不幸,真理和艺术需要高度的原则性和永不妥协的良心”。而“终日在琐碎家务与世俗应对中过生活”,也会被“积聚日久成为宿垢”的尘俗气影响了自己的素质、气度,进而影响到自己艺术的品位。”

  在傅雷的眼中,傅聪是他的得意作品,他对傅聪如何加强修养的问题看得很紧,恨不得天天在儿子旁边,做个监护的天使,随时勉励、安慰和劝告。

  有时候,做父亲的作出更直截了当的告诫:“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是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961年4月,傅聪来信告知其在非洲演出的情况,谈到对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种种丑行的愤怒,以及自己在南非为抗议种族歧视而拒演一事。傅雷夫妇读信后极为欣慰,傅雷复信说:“你真不愧为一个现代的中国艺术家,有赤诚的心,凛然的正义感,对一切真挚、纯洁、高尚、美好的事物都衷心热爱,我的教育终于开花结果。你的天赋资禀越来越有所发挥:你是对得起祖国的儿子!”

  尺翰之间,文如其人。从古至今,每一个伟大的家族,都会发出独属于这个家族的声音,把家族积淀的能量传导出去。 (据《中华遗产》 李忠民/文)

  【链接】家书从何时开始普及

  书信产生于春秋时期,产生的原因则是交往频繁的需要。

  从物质层面上说,甲骨文时代,以龟版及牛肩胛骨为书写材料,主要内容为占卜;青铜时代,以钟鼎为材料,主要内容为纪功、纪事;春秋战国时代,以竹简、木牍以致缣帛为主要书写材料,“书介”也随之产生。由于物质层面的限制,同时为了避免麻烦,使者往往是面受辞语,书信的普及流通尚无法实现。

  汉代以后,纸张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场革命,它的出现,真正使文字的流通得到了普及。与此对应,书信也凭借纸张而迅速普及。家书作为书信的一种形式也普及开来。

  家书写完之后要送达受信人,在清末新式邮局出现之前,私人信件则大多是托人携带。汉代之后的书信多用“函”,即小木盒盛,这也是书信又被称为“函”的来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