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口之下】众筹:创业的缓冲带

 阿凯书屋851 2015-08-29


今天不谈股权式众筹,只谈预售式众筹。尽管股权式众筹才是众筹的本原,但在中国已经逐步让渡于预售式众筹。

关于预售式众筹的三个观点:
1
众筹是创业的缓冲带。当然也是新项目的缓冲带。
2
众筹是持续经营的开端。
3
社会化营销是成功众筹的开端。
试对

众筹为什么是创业的缓冲带呢?但凡创业者,都是怀着美好的想像,而且这个想像经常会被不断强化。我做企业服务有一个规矩,即不为新项目服务,因为只要上马新项目,一定是怀着美好的憧憬,即使做得再好,也满足不了美好的憧憬。

对于成功的创业,我还有一个观察:80%的想法,在创业过程中行不通;事实证明可行的做法,80%事前没想到。也就是说,创业的实践与创业的想法相关巨大,需要在创业过程中不断修正。

创业的想法与成功做法的差距,就是创业的风险。所以说,创业是个不断“试对”的过程。注意,我在这里用的是“试对”,哪个是对的,其实是不知道的,需要不断地去试。既然是“试对”,那么万一“不对”呢,“不对”的代价很大,很多创业者是承受不了的。我们讲创业,一定是缺乏资金的。如果手中有钱,那叫投资(或上新项目),不叫创业。

预售式众筹

预售式众筹,就是idea出来了,但产品还没出来,成本还没发生,但可以先拿到市场上试一试。众筹没成功,说明市场不接受,可能就要推倒重来。所以,众筹是一个“失败后可以取消”的真实销售过程,也是一个真实的市场检验过程。但是,失败了可以不交学费。


在众筹网上,很多项目我是不看好的,如果真的拿这些项目去创业,就可能真的拿真金白银“打水漂”。如果先做众筹,不成功的代价并不大呀。

销售式众筹


众筹对创业者来说,还是一个融资过程。虽然售款没有直接打在众筹账上,但毕竟成功众筹后,有了底气,创业敢投入了。众筹作为创业者的缓冲带,其意义在于:在真金白银投入之前,相当于做了一场实战调研。成功则跟进,失败则撤退,损失不大。


众筹是持续经营的开端,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发现,有的众筹是一次性项目,众筹成功了,项目也就结束了。比如,我参与众筹的一款酒,相当不错。众筹结束了,想再买也没有了。这就是没有持续经营,纯属“玩一票”。众筹成功了,就要持续经营,众筹不过是个试金石。

社会化营销

社会化营销是众筹的开端。这个话题很关键,这与众筹流行的时间段有关,即为什么偏偏众筹在现在开始流行,这是有时代背景的。总的来说,国内的众多众筹网本身流量不大,不能带来多少客户。即使未来众筹类网站流量大了,但众筹项目也会增加,网站本身就陷入淘宝式陷阱,即流量要花钱买,这对于以创业为主体的众筹来说是困难的。


社会化营销的作用就是引流,为众筹项目引流,所以,众筹的平台在众筹网上,但众筹的舞台在社群上。

所谓引流,先是让潜在消费者知道你在做众筹,然后是感兴起,愿意参与众筹。这项工作,如果通过社群完成,叫社群营销,或社会化营销。

社会化营销的风云人物丁丁的观点认为:“它可以是传播发声群、产品试用群、口碑原声群、粉丝聚集群、活动落地群、关系联盟群。总之,它可能是小众化营销的一个新的启动方式,更可能是大品牌的一个亲民路演台。”


上面的话,不正适合创业众筹吗?

总体来说,社会化营销是低成本的营销。当然,有人说未来社会化营销的成本也会提高,毕竟很多人在竞争社群资源。但由于社群是无限供应的,社群资源价格的提升,会创造出更多的社群资源,所以社群资源的价格绝对不会像电商那样上涨这么快、这么高。


当然,对于多数创业者来说,企业运营本身就不熟练,如果还要加上社会化营销,可能更不熟练了。但是,与其直接投入高风险的实战创业,不如通过低成本的众筹和社会化营销检验一下,还是值得的。


声明:本公号登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真实性,且不用于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原作者不同意,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