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法漫谈(二)读书抓眼方法巧

 昵称503199 2015-08-29

                         学法漫谈(二)读书抓眼方法巧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在这几篇散文的学习中,我们多次运用捕捉文眼的方法解读课文。学习《故都的秋》,我们着重指出,揭示文章中心的语句不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是“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秋士”才是全篇之眼,因此这篇文章不是一般地抒写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而是抒写郁达夫的“秋士”情怀。学习《荷塘月色》时,我们同样强调不宜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当作揭示文章主旨的中心句,作品的中心句当是“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自由”是主题词,是全篇之眼。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因为没有这“自由”,作者为什么夜游荷塘,为什么发思古幽情,就是幻想这“自由”。

    由此可见,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要注意文眼。眼,乃人之精神所在;文眼,是文章旨意凝聚的焦点,所以把握了文眼,就能把握文章旨意。

    为了强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注]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棵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之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更新、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得以安息的没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的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坟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在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加扣人心弦:今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如果想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捕捉它的文眼。

    文眼或在题目,或在篇首,或在篇尾,或在篇中。初一看,这篇文章的文眼好像在题目,是这个“美”字。

    托尔斯泰的墓是什么样儿呢?“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这么一个比普通坟墓还要普通的坟墓,有什么“美”可言呢,作者为什么反而说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有人说是朴素;但是,类似的朴素的坟墓,我们在荒山野岭见得很多,它们都“美”吗?

    这里牵涉到美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罗丹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那些发现美的眼睛。这“眼睛”就是要求我们能从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里,发现内蕴的美学价值。本文作者斯·茨威格正是从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座到处可见的平凡朴素的坟墓中发现了“世间最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请你特别注意下面这句话:“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原来作者从这里发见了人世间一颗最伟大的最感人的,因而也最美的心灵:一代伟人来自民众,又回归民众,来自平凡,又回归平凡。生前为“声名所累”,身不由己,未能遂心如意,死后也要实现这个愿望:“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托尔斯泰墓的美不在它的外表,而在它内蕴的精神!所以,这个句子才真正揭示了全篇的主旨,是文章的眼。抓住了这个眼,我们对文章的构思也便豁然开朗,例如,作者为什么开篇要叙述托尔斯泰墓的由来,因为它来自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来自一个美好的心愿。

    发现了美,又如何表现美?且让我们仔细研读原文,探讨作者的表现技巧。

    先读第二自然段,这段文字的第①②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第①句承上,第②句启下,“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是引起下文的关键词语。

    “它只是……被人埋葬了。”介绍墓地情况,点明它“美”的内蕴。其深刻含意已在前面作了分析。

    下面我们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技巧来表现托尔斯泰墓的美。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托尔斯泰墓的美是不宜从正面描写的,因为它普通和平凡得几乎没有什么可写的。所以,作者从侧面着笔,写其是怎样的“给人深刻的印象”,怎样的使人“最感动”,因为最美的东西当然最受人“崇敬”,“最扣人心弦”,也最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这种写法叫旁衬,曹雪芹称之为“背面傅粉”,换一个角度,能别开生面,“使意思深远”。(见《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但是怎样写出这种感情呢?作者从人们的无数的言语、无数的行动、从他们的各种各样的表示中,择取了两个最常见的、最不起眼的、但却是最能表示这种感情的细节,一是长年累月,春夏秋冬,人们来到墓前瞻仰时庄严肃穆的气氛,落在一个“静”字,二是“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者亲身见到的人们对墓上花草的珍惜。作者从这两个细节生发开去,抒写人们,也抒写自己对托尔斯泰无限崇敬的感情。这种写法,比任何空洞抽象的抒情要动人得多。

    最后,我们要看到文中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的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任何一个观赏者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谈话。”“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加扣人心弦。”以上是泛泛对比。最后则是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之墓进行具体对比。通过对比不只是衬托出托尔斯泰的伟大,而且也更能表现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敬意。

    通过这篇短文的学习,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捕捉文眼的重要,可以说,只要抓住了文眼,就能够把握文章主旨。而把握了文章旨意,对于文章的内容和表现技巧,就能一通百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章不仅有一篇之眼,而且有数段之眼,一段之眼,数句(句群)之眼,在《故都之秋》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不是全篇之眼,但却是统领下面几段文字的中心句,可以说是数段之眼。同样,在《瓦尔登湖》中,“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也是领起下面数段文字的中心句。

    关于数句之眼,请读下面这段文字:

    从山顶下瞰,你可以看到,几乎到处都有跃起的鱼;在这样凝滑的平面上,没有一条梭鱼或银鱼在捕捉一个虫子时,不会破坏全湖的均势。真是神奇,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以这么精巧地显现,——这水族界的谋杀案会暴露出来——我站在远远的高处,看到了那水的扩大的圆涡,它们的直径有五六杆长。甚至你还可以看到水蝎不停地在平滑的水面滑了四分之一英里;它们微微地犁出了水上的皱纹来,分出两条界线,其间有着很明显的漪澜;而掠水虫在水面上滑来滑去却不留下显明的可见痕迹。在湖水激荡的时候,便看不到掠水虫和水蝎了,显然只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才从它们的港埠出发,探险似地从湖岸的一面,用短距离的滑行,滑上前去,滑上前去,直到它们滑过全湖。这是何等愉快的事啊!秋天里,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中,充分地享受了太阳的温暖,在这样的高处坐在一个树桩上,湖的全景尽收眼底,细看那圆圆的水涡,那些圆涡一刻不停地刻印在天空和树木的倒影中间的水面上,要不是有这些水涡,水面是看不到的。在这样广大的一片水面上,并没有一点儿扰动;就有一点儿,也立刻柔和地复归于平静而消失了,好像在水边装一瓶子水,那些颤栗的水波流回到岸边之后,立刻又平滑了。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从分辨。湖的现象是何等的和平啊!人类的工作又像在春天里一样的发光了。是啊,每一树叶、桠枝、石子和蜘蛛网在下午茶时又在发光,跟它们在春天的早晨承露以后一样。每一支划桨的或每一只虫子的动作都能发出一道闪光来,而一声桨响,又能引出何等的甜蜜的回音来啊!

    文中划了横线的那三个句子就是数句之眼,不过它们不是位于句群的开头,起领起下文的作用,而是位于句群的末尾,起归结上文的作用,作者在描写了某一个片断之后,都用一个抒情的语句煞住收束。你阅读时,如果能捕捉到这些中心句,就能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作者的思路。

    读书抓眼方法巧,我们务必熟练地掌握这一读书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