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老师大家谈】职称制度到底怎么改,才能“冒出”更多好老师?

 琅琊丁 2015-08-29


教师职业,有没有什么心头之痛?

有媒体报道,教师职业十大痛,首屈一指便是评职称。

最近呀,好老师微信开展的“好老师大家谈”活动中,我们想和广大教师探讨的话题之一就是——社会应该为教师成长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和支持?不少老师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希望改革职称评聘制度,让职称评聘真的有利于更多好老师“冒出来”!

令人振奋的是,关于这个老师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总理发话——职称改革全面推开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那么,改革改了啥,戳中了老师的哪些痛点!关于职称的呼声都有哪些?除了这些改革,老师们还有哪些呼吁,一起随小编看看吧!


教师职称改革啥变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一是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

二是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四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改革呼声由来已久,那些关于职称改革的声音

其实,这些呼声由来已久,快听听从前,老师、专家等,曾经怎么呼吁职称改革的吧!

小学教师,别再被差别对待

此前,小学教师在评职称这个问题上走的是和中学老师不同的体系,有不少小学老师呼吁,一样是干活儿,为什么我们的最高等级要比中学老师低,这让我们感到小学老师很不受重视。

而在这次的改革中,中学、小学职称序列“二合一”,受到教师队伍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欢迎。重新设置并提升职称等级,使得中小学教师也能评上正高级职称,即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这样一来,扩展了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另一方面,这也是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刀切”的规则要改革

在过去的职称评定中,年度考核、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认定等,都可作为参评职称的业绩条件,而在这些荣誉的评定方面,和中层以上干部相比,普通教师普遍处于劣势。

有教师表示,一线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难以有时间开展教学以外的研究工作,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一位研究员称,现在为职称评审而发表的论文占了期刊论文三分之二的比重,但论文质量却很差。“明确岗位的要求和核心的业绩很关键,如果岗位需要论文,那就保留,有的岗位不需要,就可以不要论文,不能本末倒置,为求论文而论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朱佳木认为,评价制度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从实际出发。他感慨,许多人为了评职称花了大量精力,连自己最基本的业务都没时间钻研。比如,医生不去提高业务,教师不去提高教学能力,而去忙着发论文,搞得医生不像医生,教师不像教师,这样下去,会影响大家的正常工作,要影响我们的事业。

因此,不少业界和学界人士呼吁,职称评聘的评价标准需要改革!

城乡差距大,职称要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有老师反映,在评职称的机会上,城乡教师差距巨大,相比城里,农村教师评职称更难。县(市)域范围内的教师人数不均衡,城区中小学是中、高级职称指标最紧缺的,而有的农村或者偏僻地区中小学职称指标就有空余。然而很多农村教师又达不到既定的职称标准,比如论文这一块就是很大的硬伤。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褚宏启曾经表示,一般城市老师比农村老师整体素质高一些,高中比初中、初中比小学学历可能要高一些。但是,小学教师占的数量更大,工作条件也更为艰苦,因为农村学校的主要类型是小学。所以,将来高级职称的比例结构要调整,要更加合理,要重心下移,向小学倾斜、向农村倾斜。

老师们呼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真是解决了农村教师职称评聘中的大问题,希望政策快快落地。

评价机制要透明,可信度待提升

程老师工作近20年,成绩突出,就是晋升不上一级教师。“因为每次晋级标准都在变,量身定做、名额分配,人为因素多,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职称本来就是一个行政化称谓,并配以相应的待遇和权限,国外教师没有职称,与之相配套的是教师终身制,通过工作年限来调整待遇。”如果学校与政府基础权力关系不做调整,只在表层改革不仅难以达到预期,往往还会产生新问题,比如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和腐败问题。

他认为,“评聘合一”、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归根结底是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教师职称评定为例,要建立教师委员会进行同行间的业内评价、建立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进行全程的监督、审议和多方意见表达。


完善职称制度,这些呼声也值得思考

以上呼声,很多问题都在这次的改革政策中得以针对性解决,那么,关于职称评聘,还有哪些声音呢?关于政策的落实与进一步完善,业内还有哪些思考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期待指标划分更合理增加能否名额?

等名额,这也让一些老师感到焦虑。优秀的老师太多,可是职称名额太少。一些老师已经符合了条件,摩拳擦掌地准备评职称,可是一年也不一定能等来一个名额。

提起职称评定,淄博一位中学教师说,学校700多个老师,高级名额一年也就一个,中级名额2到3个,排队等高级的有300多人,等中级的100多人,“几乎看不到希望。”

“初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名额太少。同样是教师,就因为高中名额多,青年教师就能聘高级,而初中、小学的一些老教师任劳任怨工作几十年,连中级职称都解决不了。” 临沂一位乡镇初中教师王尚信说。

职称与工资是否能脱勾?

“工资差距过大,导致部分中青年教师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削尖脑袋,想方设法争取各类考核优秀、荣誉称号和业务称号等,造成了教师间的恶性竞争;部分中年教师对晋升职称失去了信心,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还有部分中青年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重,但工资待遇低,心理不平衡。”山东一位老师表示,“应缩小教师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有效实施绩效工资,既考虑职称的作用,也注重工作实绩,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会更大。”

有人建议,比如工资与职称关系比较密切,但这个工资应该是基本工资,而不是绩效工资。其他的一些福利能分离的就相对分离,这样便于建立好的激励制度。

职称一评订终身?

评不上职称的难受,评上的又怎么样呢? 

“不少评上高级职称的‘老’教师,既不愿意多承担教学任务,也不愿意损失一分钱的收入,而且把这一切都视作理所应当,因为他们是‘高级教师’。”泰安一名中学教师王康说,“职称上去了,教学水平下来了,人也不在教学一线了。”

但是取消终身制就能解决问题吗?褚宏启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如果取消终身制,评上职称只管5年,这样会让老师这个职业很没有安全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而相应的办法应该是,要有一个“激励组合”,除职称晋升外,还要有管理职务晋升、名誉称号评选、外出培训机会提供等很多其他激励方式。


实习编辑:方艺芬、聂莉娟

参考好老师微信、中国教育报微信文章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