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南宋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hjmhjmhjmm 2015-08-29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

 【译文】  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

 【出典】 南宋  黄公绍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注:


  1、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2、注释: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3、译文1:

    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独自还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落日时分我解鞍驻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虽有花枝却无人佩戴,虽有美酒却无人劝酒把盏,纵然醉了也无人照管。

   译文2:

   年年春社节日妇女们都要停止针线活儿,想必此时的妻子孤独寂寞,怎忍心观看双双飞舞的春燕。如今江城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我却独自一人仍然漂泊在乱山深处,寂寞地行进在溪水桥边。

   春衫穿破靠谁针线缝补,点点滴滴伤心的泪水沾满衣衫。夕阳西下解鞍停歇在鲜花丛中,鲜花无人佩戴,美酒无人把盏,醉后无人照管!

   译文3:

   每年的社日里妇女都停止手中的针线,我独居异乡,怎忍心看到呢喃的双燕?江城的春天已过去了一半,我依然孓然一身,投宿在这乱山深处、寂寞幽暗的溪桥边。

   春衫穿破了谁来为我浆洗缝补?衫子上伤心的泪痕已经洒满。夕阳中解鞍来到芳草葱茏的溪岸,没有人采花插在我鬓边,没有人为我把酒来劝,醉倒溪边也无人看见。


   4、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5、《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之词作。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全词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此词在《阳春白雪》、《翰墨大全》、《花草粹编》等书中皆列入无名氏之作。唯《历代诗余》、《词林万选》题作黄公绍,唐圭璋先生认为此乃失考所致。这首词是思归怀人之作。它之所以由无名氏经过辗转而堂皇地列在著名词人的名下,说明它曾流传很广,并且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与秋社,《统天万年历》云:“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这里指春社。每逢社日,妇女有停针线的习惯,《墨庄漫录》云:“唐宋妇人社日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张籍诗亦云:“今朝社日停针线”,此即诗人所本。诗人一开始就着意于远方的爱妻:在这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她一定会因思念异乡的丈夫而愁绪万端。由于诗人用春燕的成双反衬夫妻的分离,所以,不用细致的描写,一个忧伤憔悴的思妇的形象便如在目前。“年年”二字下得尤其沉痛,它暗示读者,这对不幸的情侣已经历了长期的别离,今日的忧伤只不过是往昔的延续罢了!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此三句写诗人自身的寂寞,因和意中人凄凉的处境遥相呼应,更显得沉着动人。春日已过大半,自己却仍在乱山深处、溪桥之畔淹留,固守离愁之苦。“乱”字包含了诗人全部的况味,它既意味着身世的孤独,又象征着离愁的紊乱和深重。这样,词中的“乱山”就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同时也是惹起诗人愁思的情感化的产物,它的沉重与凄凉,使我们自然联想到词人精神上的压抑。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衣已破,谁为补缀?想到此,不由得泪洒春衫。此处看似俚俗,实为诗人的卓越之处。因为词人表达相思之苦,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形,或以物喻愁,或直抒胸臆,诗人抛弃了陈旧的套式,从夫妻这一特殊的关系着眼,选择了日常生产中最普通的“针线”情节作为表达情感的契机,这样就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矫饰,正如贺裳所评:“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这四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它的高妙之处在于把思念之情落实到具体事物上,因此显得充沛之至,缠绵之至。从形式上看,它很像晁补之的《忆少年》起句:“无穷官柳,无情画轲,无根行客,”排句连蝉直下,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从意境上看,它更接近李商隐的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的韵味:当红日西沉,诗人解鞍归来,虽有鲜花,却无人佩戴,以酒浇愁,又无人把盏,醉后更无人照管。这是无比凄楚的情景。于此,诗人的情感恣肆了,笔调放纵了,但读来并不会使人产生轻薄之感,此中奥秘,正如陈廷焯所说:“不是风流放荡,只是一腔血泪耳。”


   6、春是离人眼中的一滴泪吗?“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孑然孤客,长年漂泊,感伤春日又将过,有家归未得,春衫破,无人补,伤心泪,满衣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杨花三分春色,二分落于尘土,一分细随流水,花已落尽,待凝眸,分明是离人清泪。 还故人是襟前的一枝花?“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定是知道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故迟迟不舍把亭旁的柳枝变青。可是十里长亭外,故人终须别,那么,就折一朵相送的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又隔天涯。


   7、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青玉案》)

   身上衣为爱人所织,劳燕分飞,着衣思人,情感纯净、深沉,滋味却是苦涩的。二三十年前,抛妻别子,独自出国打拚的留学进修者,读此当热泪沾襟;而今天宝马香车、呼啸过中街的“富二代”留学生,依哥的愚见,他们对此中的味道已不可能体会了。


   8、 春衫袖。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风情万种、我见犹怜。

   该由浣花溪畔枝迎南北鸟的薛涛说出来,该由西陵松柏下的钱塘苏小小说出来,该由脱尽红闺脂粉气的秦淮柳如是说出来……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让人意乱情迷的春衫袖啊。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欧阳修一代词宗、才高八斗,能够说出“春衫袖”如此意象万千、清丽绝尘的词句,原也在情理之中。

   去年的元宵节,灯如海、人如潮,欧阳修遇到了她,一见倾心,约好了今年的元宵之夜老地方再见。又是一年春来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如约来到了烟花烂漫的街头,而她却没有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伤心欲绝,泪水将衣袖打湿。

   让我惊喜无限的是,欧阳修约会时候穿的衣服叫做“春衫”,单凭想象,就知道男人穿了春衫的模样,该是怎样的一种玉树临风和洒脱不羁。原来,春衫不是女人的专利,原来,男人也是可以穿那种叫做“春衫”的衣服!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晏小山穿的就是春衫;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当时少年春衫薄,花间派词人、前蜀宰相韦庄穿的也是春衫;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的妻子给远行的老公缝补的也是春衫……淡淡的哀怨、淡淡的牵挂、淡淡的忧伤,淡淡的男人春衫,原来,男人的衣服也可以这样淡淡地浪漫。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周公瑾就该穿了春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贺梅子就该穿了春衫,吟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诗句;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放翁就该穿了春衫,一怀的愁绪,几年的离索……英雄的战争、文人的纠结、书生的落寞,原来,男人的衣服也可以这样地有男人的味道。

   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仓央嘉措的春衫是隐忍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的春衫是绝望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弘一法师的春衫是圆满的……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好喜欢穿了春衫的模样。


   9、《青玉案》中“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把游子在异乡黯淡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严格来说,我不是德清人,离家也确实远了些,但我不常有背井离乡的痛楚,我尝试着融入这里,快乐地呼吸,快乐地成长。


  我想,只要心灵是充实的,整个省,整个中国都是家。但我又会迷茫,某日站在喧嚣的街头,一切都是黯淡,而心底却升起莫名的寂寞,孤独得想哭。于是我明白,我的家始终不在这儿,我的妈妈,我的祖父祖母,他们离我很远。心里牵挂着,思念着,也就必然不能将心真正地安顿下。我想念家,寻找着回家的路,这条路,好生辛苦。


  年前,我给祖父去电话,答应了回去过年,但下午却因事耽搁而没去成。回了家,爷爷奶奶仍是很高兴,唠唠叨叨地说我如何如何。晚上坐在灶前,奶奶似是不经意地提到:“昨天,你爷爷在外面等了一个下午啊!这么冷的天。”我用小棍拨了拨柴火,很无动于衷地沉默着。“你以后读书的时候,能不能抽空来看看我们呢?爷爷奶奶都八十好几了,也不知哪一天就走了,你……”奶奶似乎在哽咽,似乎在恳求着,我的心很酸,坚强的奶奶在恳求我?我看到火将她的脸映得通红的,白色的头发凌乱而显眼。这时脚边的小狗很不安分地动着,我不满的神情让奶奶很是尴尬:“呵,这只小狗在你们不在的日子里不知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喜悦!”我顿时无语,这是怎样的安慰,安慰我还是安慰自己?又是怎样的恳求,长辈对于晚辈一种感情上的恳求?我流泪了。


  我终于明白,家,还在这里;家中人,一直在等待,等待我的归来;等待在我疲惫时为我轻轻盖上被子;等待在我饥饿时递上一碗白米粥。家,我的家啊!


  家中,有我的母亲;家乡的土地里,葬着我故去的父亲;家乡的天空,仿佛依旧飘着儿时的欢声笑语。家,一直在这里,但为什么我时常不觉你的存在,是因为离你太远么,还是我的疏远让你驱逐了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诗句犹然在耳,广告中温馨的语句“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依旧深刻。那么,我的妈妈,就是我的家吧,承载了我太多的思念的家?


  妈妈的语调总是温柔的,笑容总是温暖的,眼神总是关切的。每当下雨时。总会在我头顶撑一把伞;每当生病时,总会在我床头端一碗汤;每当哭泣时,就会拍着我的肩膀小声说“宝贝别哭”……这就是我的妈妈,独自承受风雨,给我最深的安慰;这就是我的妈妈,给我生命,又伴我成长;这就是我的妈妈,用爱为我挡住伤害和苦难。这种爱,不是惊天动地,也不是豪言壮语,在乎平日的一言一行中,慢慢,慢慢地溢出来,直到充斥了我整个生命。


  感人的场面,温馨的话语,熟悉的影像,在我的脑海中一一地掠过。我想拍照,拍下爷爷奶奶沟壑纵横的脸;拍下妈妈暖暖的笑;拍下灶前跳跃的火焰;拍下小狗酣睡的模样;还有拍下父亲埋葬着的土地,好在想念的时候,一一地翻阅,直到我闭上眼也仍旧记得那熟悉的轮廓,嗅得家乡泥土的芳香。那时我定然是找到家了。


  家,就在我胸前靠左的地方,那里,每天跳动着想念;家,就在我缓缓流动的血管里,一丝一丝地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家,就在我每一次的梦乡里,有着最深情的呼唤。


  这一刻,我心释然。祖父祖母,我的妈妈,虽然离我有些遥远,但他们一直都在我心里,沉甸甸的,美滋滋的。家,也一直在我心里,让我坚强,让我勇敢。


  回家的路,我已经找到,也许漫长,但是一定充满了幸福。我会走着,跳着,最后扑入她的怀中,从此,永不分离。


   10、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总是扮演着一个唠唠叨叨,事无巨细 的角色。无论处于哪个时间段的我们总是讨厌着那种在我们看来 过分的关怀。作为子女的我们,总是厌烦着她的絮絮叨叨,不断 地告诉她:我长大了,你不用这么操心,我自己可以的,你啊天 生就是操心的命。却从不知道珍惜,从不知道那是一种幸福。 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交往对象,新 的学习方式,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一个人在千里之外的学习生活 原来是这种感觉,并不像原来设想的那样可以没心没肺、肆无忌 惮的自由。当自己像那断了线的风筝时,竟然有一种莫明的牵挂, 期望那种被约束的踏实。忽然想起黄公绍的名句:“春衫著破谁 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然后感觉自己好幸福。在那个交通极 其不发达的时代,别离便意味着天涯海角。独在异乡为异客,又 是一件多么可怜的事。 漂泊异乡的游子,在这一天,看着自己身上已然敝旧的衣衫, 不由想起了家里为他缝补的妻子,人居异乡,又有谁会来替自己 缝补呢?家中的妻子,在忌做针线的社日,是否会想到昔日所缝 的衣衫,已经经历了无数风霜雨露,残旧待补了呢?燕子双双归 来,看来形单影只的游子眼中,怎禁得不经弹的男儿泪........ 这才感悟,有人照管,是何等幸福! 所以,当有人在你身边唠叨你时,请珍惜这段时光,他爱你, 所以那么在意你,想着你的一切。只有因为在意才会觉得生气, 才会不顾你的反感喋喋不休。不要总在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