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政:古今官员最基本的品格

 庸庸学馆 2015-08-30
勤政:古今官员最基本的品格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8日


“勤”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为官箴言

中国古代有许多为官箴言。公认的第一为官箴言即是“清”、“慎”、“勤”三字。

为官从政首要是“清”,即清正廉洁,其次是“慎”,即处事谨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但是仅仅“清”、“慎”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勤”。何谓“勤”?清朝人刚毅在《居官镜》中说:“黾勉从公,夙夜匪懈,谓之勤。”也就是说,努力办理公务,从早到晚毫不懈怠,叫做“勤政”。

为什么从政要“勤”呢?宋代政治家、思想家真德秀说:“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古之圣贤,犹且日昃不食,坐以待旦,况其馀乎?今之世有勤于吏事者,反以鄙俗目之,而诗酒游宴,则谓之风流娴雅,此政之所以多疵,民之所以受害也。不可不戒!”即做官一日不勤奋,就会受蒙蔽。做官一日不勤奋,就会误事、坏事。

明代思想家、政治家吕坤在《呻吟语·治道》中指出:“不伤财,不害民,只是不为虐耳。苟设官而惟虐之虑也,不设官其谁虐之?正为家给人足,风移俗易,兴利除害,转危就安耳。设廉静寡欲,分毫无损于民,而万事废弛,分毫无益于民,也逃不得‘尸位素餐’四字。”“尸位素餐”就是空占着职位不干事,不作为,白吃干饭。设官就是为了兴利除害、造福于民。如果为官只是廉洁而不干实事,对民众毫无利益,也就逃不掉“尸位素餐”四个字。

“清、慎、勤”三事,一般人都将“清”放在首位。但是,也有人将“勤”放在首位。如宋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给仁宗的奏章中说:“不材之人,为害深于赃吏。”因为“不材之人,不能驭下,虽其一身不能乞取,而恣其群下共行诛剥,更无贫富,皆被其殃,为害至深”。所以,他主张:“尽取老病缪懦者与赃吏一例黜之。”

明人《初仕要览》说:“初仕以勤政为首务,政不勤则百事殆。”认为初次做官应该把“勤政”作为首要任务,因为政不勤就会百事懈怠、危险。

如何做到“勤政”

如何做到“勤政”呢?古人也有很多论述,可资借鉴。

其一,树立居官就是要为民兴利除害的思想。正如俗话所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或者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这只是昏官、庸官,同贪官一样,也是为人们所不齿的。官员要“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当然,如果“干坏事”,无论如何勤政,也是不可取的。

其二,要早起问政,使事无积滞。元人徐元瑞说:“(勤)谓早入晏出,奉公忘私,虽休勿休,恪勤匪懈;呈押文字,发遣公事,务为敏速,耻犯稽迟;躬操笔砚,不仰小吏,手阅簿书,不辞劳役。”就是为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不懒惰,不懈怠。只有勤于政事,才能造福于民。懒惰懈怠,必然民受其弊。

其三,要屏除杂务,专心政事。官场杂事甚多,如送往迎来,游乐宴会等。如果沉溺于此类事务之中,也就难于处理好政务。吕坤在《呻吟语》中说:“仕途上只应酬无益,人事功夫占了八分,更有甚精力、时候修正经职业?我尝自喜行三种方便,甚于彼我有益。不面谒人,省其疲于应接;不轻寄书,省其困于裁答;不乞求人看顾,省其难于区处。”

其四,身心都要勤奋。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劝诫委员四条》中说:“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险远之境,屈身经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号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累所积,鬼神亦通。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摘编自《人民论坛》2015年第8月上期 张希清/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