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踏踏实实的做个好人,永远不会吃亏

 真友书屋 2015-08-30


 

朱东


我们不说原因,只说结果,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着一种“规则”或者说“规矩恐惧症”——人们总是担心,一旦自己按照规矩办事,规规矩矩做人,就会吃亏。

这种心理,影响着人们对整个传统文化,乃至一切道德教育的价值的认识。


那么,到底会不会吃亏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因为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即我们遵守规则,而对方不遵守规则,于是我们就有一种在竞争中自缚手脚,自己将自己置于被动之中,最终导致利益受损,也就是“吃亏了”的感觉。

虽然,我们可以用“高尚”,“君子”等等美好的名词,来修饰和赞美这种遵守规则的行为,但是在没有让人信服的解释之前,这些修饰和赞美只能越描越黑,越修饰,越赞美就越让人迷惑。


于是人们就会接着继续问下去——

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小人愚弄君子?

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卑鄙捉弄高尚?

等等,等等。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回答,最多只能苍白的回答上一句——至少我们高尚了……这是多么苍白而无力的言语?怎么能扛得住一句铿锵有力的“高尚能当饭吃嘛?!”的反诘?

但是,再难回答的问题,它也是有答案的。再难回答的问题,它也受不过反复的审视。


眼前的这个问题也一样,因为虽然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关于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但实际上,仍旧是一个关于自我的抉择的问题。


从个人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就变成了——

为什么我选择做一个好人的时候,不如选择做一个不守规矩的坏人的回报高呢?

简单的说,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的那个著名的,人类之问——

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言至于此,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因为从这一句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少两件事:


第一,所谓的“吃亏”原来是因为做一个“好人”的回报,少于他的预期了。

进而,我们就可以知道,凡出此言者,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遵守规则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期望有所回报的行为;他们所做的那个“好人”,也同样是为了有所回报,而有目的,按照某种特定的,可能为人称道的,以便赢得回报的模式,制造出来的“好人”。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如果没有对回报的预期,哪里会有什么吃亏与否的概念?

如果不是迎合别人的好恶而将自己“雕刻”成一个“好人”,也就是没有堪称巨大的付出,哪里会有对回报的预期?

由此可见,更本质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好人”的理解,本身就是有巨大误区的。


简而言之,所谓做一个遵守规矩的好人,并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好恶,把自己雕刻成一个人见人爱的人。

至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此种人非但并不推崇,反而极度反感和排斥,并且给他们取了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乡愿”——也就是表面上看,是人人都称道的好人,其实却是每天为了这个好人的名头,而矫揉造作,动心忍性的人。

对此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孟子则对此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孟子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至于道家,则更不必说了,对此类人物,非但没有任何好感,更是极尽贬斥嘲讽之能事。


所以,如果因为谋求某种回报,而去演一个“好人”,通俗的说就是装一个“好人”,并因此而觉得投入太多,回报太少——吃亏了。


那么责任应当由他自己来承担,而不应当由什么传统文化,什么规则意识来承担。


因为,在他那里,好人和坏人,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其实是一样的,不过是谋求利益的两条不同渠道罢了。


如果从人生的体验上,或者说谋求快乐的体验上来看,此类“好人”与他们口中的“坏人”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获取现实的利益,再用现实的利益,来兑换成各种所谓的快乐体验。

简而言之,就是:


都是两步式的过程;

都是通过在第一步中的,以牺牲或者出卖自己的真性情为代价,换取的现实利益,来购买所谓的快乐体验——所谓的“坏人”自然是迷失了自我,然而这种雕刻出来的“好人”,又何尝不是个“假人”?

所不同的是:

前者可能是一个不知其假的“假人”,后者则是一个绝对的自知其假的“假人”,所以相较之下更痛苦;

前者是一步即直奔利益而去,而后者往往还要经过一个先“名”后“利”的过程。或者说前者的目的比较单一,后者的目的更加复杂,因此也会更麻烦,更容易出岔子,因此也就会有更多的烦恼。

所以,这一类“好人”的痛苦,其实来自于他们的“假”,而他们之所以经常有一种吃亏的感觉,是因为他们比那些“坏人”来得更加的“假”——为了同一个目的,付出更多的努力,“吃亏”是理所应当。

然而,他们真的吃亏了吗?其实未必。

因为,与其说他们是吃亏了,不如说他们是想要的太多——既想要做一个好人的好名声,又想要做一个坏人的大实惠。

做一件事,想要两件事的回报,整天把占便宜当做理所当然,把没占到便宜当做吃亏的人,将注定活在一种“吃亏”的感觉之中。

通俗的说就是:

伪君子往往比真小人更痛苦;

伪君子对决真小人,弄不好就会吃亏。

而这一个“伪”字,正是儒家,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坚决反对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讲“慎独”,讲“至诚”;道家讲“自然”,讲“无为”。


讲来讲去,就是一个字——真。

所有各种修身之道的目的,就是让人能够回归到真实的状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所以,

孔子说: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庄子说: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屈折礼乐,吁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要人能够真实的,按照自己的本性活着,也就是《中庸》开篇的头两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只不过,在现实之中,人们往往难以把握什么是真性情,什么是热欲望。进而,往往将欲望说成性情,然后纵情于欲望之中,这就是那些真小人的行径。


所以,才需要对人的身心加以修养,对人的行为加以矫正,这个修养的途径,就是建立规则意识;矫正的工具,就是种种社会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不能用西方的自由观,来评判中国的规则。因为,虽然都需要构建规则意识,但是西方的规则,更多的是源于宗教,来自于对神的敬畏;而中国的规则,从本质上说,是来自于天道,来自于对天道的模拟。

虽然,创立宗教的那些圣贤们,其初衷基本上也是要引导人们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上去,但是毕竟宗教中,不可避免的包含着太多的人意。所以,西方的自由观,从本质上说,是以反藏于宗教中的人意,是为了维护宗教中那部分客观真实的内容为目的的。


所以,拿着西方的自由观,直接用在中国这里,就变成反天道,反自然了。是一件南辕北辙的荒唐事。


第二,正是由于在中国的传统中,始终是以天道自然为依归的,所以修养的目的,也不是学习如何把自己“雕刻”成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而是要学会如何真实的活着。


这就是《中庸》的第三句话:修道之谓教。就是要学习如何率性而行。

所以,在中国的传统中,做一个守规矩的好人,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拥有自己的真性情的真实的人。


一句话,好人就是真人,假人就不可能是好人。

所以,孔子对那些因为做假好人,而遭受痛苦的人,几乎是毫无同情心的——


孔子说那些“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胫胫然小人哉。”

又说那些为了信守承诺,为了博得一个“忠信”的名声,而不惜生命的人“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谅,是忠信的意思。)

孔子的这种态度,并不是否定忠信的价值,而是在强调,要注重忠信的本质,而不是忠信的形式。用《庄子》的话说就是:“信矣而不期。”就是要“信”于天地大道,“信”于自己的真性情,而不为一个“信”的名声所束缚。

像那个可怜的尾声高,约了一个女孩子在桥下相会,结果女孩子迟到了,洪水却来了,结果为了保住一个“信”的名声,竟然抱着柱子被水淹死了。硬把一个浪漫的爱情剧,演成充满悲情的伦理剧。

所以,就像老子说的: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之所以强调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观感,更不是为了借此来从别人那里讨得一点好处,而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获得快乐,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宁静。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拥有什么,占有什么,比拥有一个真实的自己,来得更加宝贵?

拥有什么,占有什么,比拥有自己的真性情,做着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来得更加快乐?

因此,一旦做了一个没有目的的,不求回报的,真实的“好人”——其实就是真实的自己,那么快乐不仅会随之而来,而且让人难以再度舍弃。

所以,孔子说他自己——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个“好”我们固然可以把它说成是好天地大道,好真理正义,好礼义廉耻,好仁义礼智信等等,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好”他自己,“好”他自己的真性情,“好”那种率性而行的真生活,“好”那种因为本性得以释放而获得的,零成本无依赖的真快乐。

所以,所谓的吃亏与否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道选择题:

是A要做一个不求回报的真自我,还是B做一个等待回报的伪君子?

是甲要追求源自本性的真快乐,还是乙要追求令人羡慕的世俗的快乐?

A或者B,甲或者乙,请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