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景如画 宛然镜游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景艺术【古建园林】

 红豆居士 2015-08-30
窗景如画 宛然镜游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景艺术【古建园林】

    个园:别有一壶天地

    ▲修篁弄影

    ▲窗非窗,画也

    ▲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简代繁、以空代实

    何园如意式空窗营造出别样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可分为洞窗与漏窗,如按其材质又可分为木窗、砖窗、琉璃窗、石窗,其中木窗最常见;如按其外形则又可分为圆形、六角形、海棠形、桃花形、葵花形、梅花形、葫芦形、汉瓶形等,这里又以方形与矩形最常见。

    因窗得景

    每一扇窗也是一个取景的框

    谈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窗,就不能不谈诗画。常言道:“窗景如诗画”,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窗与诗画有着密切关系,更因为其也是文人思想表达的一种艺术载体。文人把窗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即通过窗将一般事物确定为审美对象。正如李渔所说的:“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以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物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李渔在其《闲情偶记·居室部》中着重论述了窗的绘画性表现。他不仅强调窗框与栏杆的设计应讲究装饰美,而且还力求把窗从整体上变成一幅画。例如,他按绘画的形式设计的便面窗、尺幅窗、山水图窗等,以求达到“移天换日之法,变昨为今,化板成活,律耳目之前,刻刻似有生机飞舞”的境界。在窗上雕以花卉、虫鸟等“人力补之”,将人工雕刻的花鸟草虫做成扇形窗框。“居移气,养移德”,众多的吉祥寓意纹样经过艺术加工处理,精细地装饰在古典园林中,使人达到从“卧游”到“居游”的理想境界。此外,每一扇窗也是一个取景框,来框取不同的景物,故是画也是窗,是窗也是画。

    把窗的框架外形作为画框来看,将窗外的建筑、山水、花木、竹石、鸟禽等景物纳入画框,当作挂在墙上的中堂或尺幅画,这种以门窗作画框的做法,李渔在《一家言》中说得最为明白:“俨然堂画一幅……坐而视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他把这种窗称为“尺幅窗”或“无心画”。这种做法,在现在遗存的扬州古典园林中,比比皆是。

    窗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托物寄情的载体,因窗得景,通过窗户把外面的广大空间和优美景观都尽收眼底,使内外空间发生交流,正所谓是“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还有如“八怪”那样的文人画家通过窗来观赏图画:李方膺从户外“触目横斜千万朵”转向室内窗中“赏心只有两三枝”;郑板桥看到窗外景致,忽发创作灵感,“雷停雨止斜阳出,一片新草旋剪裁。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等。

    窗景如画

    独特的折枝窗景

    黑格尔认为,“中国园林艺术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建筑,不是运用自由的自然事物而建造成的作品,而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这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说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不单是为了透气,更重要的是使内外、远近景观互为映衬,提供一个欣赏的基点与角度,通过窗框构成美的画面,形成独特的窗景。

    折枝窗景是独特窗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多以植物为背景,将洞窗窗外的花木、山石与窗框巧妙配置,形成绘画般的构图,或者借助形态各异的窗形,如几何形、花卉形、扇形等,在适当的高度开窗,收入窗外景,这种手法适宜营造园林小景。

    在相关的园林著作中也有提到,“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而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也记有:“‘筋咏楼’之左,作平台,通东边楼,楼后即‘小洪楼’射圃,多梅,因于楼之后开户,裁纸为边,若横披画式,中以木福嵌合,候‘小洪园’花开,趣抽去木福,以楼后梅花为壁间画图。”

    这说明前人对折枝窗景的研究身体力行,使得后人认为窗景之妙,首先妙在其形,真正欣赏的是窗外的“花木几枝”,并达到了移步换景、虚实交换的效果。

    张晨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