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中没有什么是孤立的,万物都彼此相连 | 有读

 真友书屋 2015-08-30

夏日走过山间

— [美] 约翰·缪尔 著 —



编辑=姜小瑁





今天是我在山间度过的又一个灿烂的日子。我仿佛被融化、吸收,我生命的脉搏跳动着去了我也无法知晓的地方。生命似乎已经无所谓长短,我们仿佛和树木星辰一样,不着急赶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一种实质上的永生。


- 约翰·缪尔 《夏日走过山间》 -




缪尔述的地点,如今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身处都市,生活虽然便捷了不少,但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拥挤喧闹的街巷,不耐烦的汽车鸣笛,一切都混杂着都市人的戾气,有时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患上都市病,往往是因为离自然太远,而这病的解药,早在一百多年前便已经被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写入书中。今日,不妨静下心来,跟随文字,远离尘嚣。



缪尔最负盛名的作品,当属他在1911年出版的自然随笔集 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今年夏天,这本书的中文再版《夏日走过山间》经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与我们见面。



- 本期导读 -

PART-1 关于约翰·缪尔

PART-2 《夏日走过山间》书摘



关于约翰·缪尔
John Muir 1838-1914




「缪尔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看待和想象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方式。」



物极必反的童年


约翰·缪尔出生于苏格兰的邓巴镇。十一岁时,他跟随家人移民美国,并在这片国土上度过了自己的大部分时光。缪尔的父亲是位十分虔诚,却也十分严厉的宗教信徒。强迫儿子朗读《圣经》成了这位父亲的日常,以至于小缪尔最终背下了《旧约》中四分之三的内容以及《新约》的全部内容。



邓巴的海景


大概是因为「物极必反」,缪尔不仅没有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虔诚的教徒,反而将自己的热忱献给了大自然,这热忱也在他的大学时期被剧烈引爆。



“带着狂野的热情冲入树林与草丛”


二十二岁时,缪尔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虽然他的专业是化学,但缪尔却什么类型的课都选,什么都知道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在山里生活时,备受进山游客与山民的尊敬。大学的第一堂植物学课让缪尔眼前一亮,五十年后,缪尔在自传中说,那堂课让他十分陶醉,于是他便带着狂野的热情冲入树林与草丛。



泉湖农场 [ Fountain Lake Farm ],缪尔一家到美国后的第一个居所



与「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的友谊


大学肄业的缪尔并没有跟随内心进入自然,而是成为了工厂的工人,并很快升为主管。但有一天,缪尔使用工具时不小心失手,伤到了眼睛,并在暗室中度过了漫长的六周。视力恢复后,缪尔说自己“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这个世界和世界的意义”,并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到内达华山脉中去。



内达华山脉地区实景


刚刚进山时,缪尔一无所有。除了自然美景外,缪尔唯一的安慰就是阅读「美国文明之父」、伟大的自然作者爱默生的著作,因为他的生活与爱默生在书中描述的生活一模一样。1871年,爱默生与一群朋友来到内达华山脉的约塞米蒂,并与缪尔一拍即合,甚至还邀请缪尔到哈佛任教。一心深恋自然的缪尔毫不犹疑地拒绝了爱默生的好意。



苹果用户有没有很眼熟?这就是约塞米蒂的实景。



多产作家与「美国国家公园之父」


缪尔一生共撰写了超过三百篇文章,出版了不少于十二本书,但重要的不是他作品的数量,而是它们的质量与影响。缪尔的作品激发了普通民众与政要官员保护自然的愿望和决心——约塞米蒂山谷等荒原的保存,美国最重要的环保组织山岭环保俱乐部的创建等,都是缪尔的功劳。在他的影响下,罗斯福总统还于任期内批准创建了五十三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十六个国家纪念保护区和六个国家公园,缪尔也因此被誉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



罗斯福总统与缪尔 1906年


缪尔在内达华山脉中的足迹如今被称为「约翰·缪尔步道」,是该地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下面是旅行者们拍摄的一些照片,如果不是缪尔的努力与坚持,这些美景或许早就不存在了。
















夏日走过山间
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 书摘




「大自然如此奢侈地建造、推倒、创造、毁灭,追逐每一个变化形态的分子,永远在变,却持久美丽。」



- 特点1 丰富的感官体验 -

缪尔的文字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致的机械纪录,他希望能够为读者指出每个别样的景致中所包含的精神层面的内涵。相信读过下面的文字后,你会明白缪尔的良苦用心。



视觉 积雨云

云朵形成的山峰与穹顶渐渐升高、慢慢膨胀,洁白如最纯净的大理石,而且棱角分明,可谓世间最宏伟壮观的建筑。每片飘过的积雨云,即使转瞬即逝,也都留下痕迹,花草树木的脉搏为之加速,溪流湖泊的水位为之丰盈,就连岩石表面都留有它们的印记,只是人类的眼镜不一定能看清。


……


我还从没见过造型和质地都如此结实的云彩。几乎每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它们就在空中飞快地生长,就像一个世界在眼前新生。它们带着爱意在花园和森林上空盘旋,带来舒爽的阴凉和雨滴,滋润每个花瓣每片树叶以健康快乐地生长。甚至可以设想这些云本身就是植物,在阳光照射如沐春风般醒来,越长越美丽,直到盛开后,像莓果和种子一样散落成雨滴和冰雹,最后干枯死去。





听觉 风与水

天气真好!我想象中的天界也不过如此。风儿真轻!我感受到最轻柔的风也不过如此。这轻风就像是大自然的呼吸,对着万物生灵轻吟着平静之歌。


……


这水的交响又是多么的动听啊:瀑布水流的低音,飞溅的水流拍打出的叮叮声,还有水流经过鹅卵石小岛拍打发出的不同音调的碎杂低音,还有经过长满蕨类植物的溪流时发出更细微的声响。这些全都发生在这个空间里,这些细小的因素互相作用融合,就像发生在一个安静的小房间里。这里就像一个圣地,让人觉得能亲近上帝。






融合 视听嗅

几分钟之前,每棵树都激动着向暴风雨鞠躬致敬,热情万分地飘舞着、挥动着它们的枝桠,就像在祭祀一般。但尽管现在这些树木外表已经安静下来,它们的歌声却从未消失。每一个隐藏的细胞都因为音乐和生命而悸动,每根纤维都像竖琴的弦一样颤动,含有香脂的花朵和叶片中则源源不断地散发出香气。毫无疑问小山和树林是上帝最初的神庙,越多的树木被砍倒建成教堂,上帝本身的光辉就显得越黯淡。






- 特点2 万物一体 -

在缪尔笔下,自然中没有什么是孤立的,万物都彼此相连,在循环往复中超越个体生命的限度。



瞬间与永恒

我们的血肉躯壳在四周的美景中就像透明的一样,完全融入周遭环境,与山间的空气、树木、溪流、岩石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颤抖。我们已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非老非少,非疾病非健康,确是不变的永恒。在这一瞬间,我仿佛跟脚下的大地,头顶的天空一样,已经脱离了依靠食物、空气才能存活的肉身。这伟大的转变是如此的完美和圆满,让以前凡夫俗子的记忆淡到仅仅成为只供对比的凭借。在这崭新的生命里,我们仿佛已永恒不朽。





雨滴的循环

现在暴雨停止了,天空一片清朗,最后一阵雷声的轰鸣已经消失在山峰之上,刚才那些雨滴去了哪里——那些闪亮的精灵现在成了什么模样?在升起的蒸汽中,有些雨滴已经着急着回到天空,有的已经进入了植物体内,正通过那些看不见的门进入细胞的圆形房间里,有些被锁在了冰晶里,有些在矿石晶体里,有些在多孔的冰碛里,形成细小的泉水继续流动,有些已经在河里开始了旅程,去与海洋里面的雨滴汇合。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从一种美到另一种美,一直变化,从不停息,它们全都带着爱的热忱一直加速,与星星一起吟唱着永恒的创造之歌。





美的永生

大自然所谓的破坏其实都是创造——是从一种美到另一种美的变化。


……


在这儿,不禁让人不断想到大自然在造物时的无限慷慨和孕育能力——在极度的奢靡中却又是无限的富足。但当我们在人类的智力能理解的范围内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其实在她造物的材料中,没有一个分子是被浪费的。所有物资是在被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使用当中,美丽得到无限的提升。所以我们很快就会停止哀叹这些浪费与死亡,转而为宇宙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裕而感到高兴,即使观察到周遭万物凋零死亡,也能充满信心地等待它们重新出现,确定地知道它们再次出现时,一定会变得更好更美丽。






未来,世界将回望我们如今生存的时代,忆起原野中一个疾呼的声音,并因约翰·缪尔的名字而感到备受祝福。他如一位赞美诗人,歌颂着自然的光辉;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毫不因喷涌的情思而感到羞愧。他的同乡应为我们如今的自然公园体系而向他致以感激……因为缪尔的作品和热忱是激发这项运动的主要力量。其他的火炬皆因他而燃。

Robert Underwood Johns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