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新三板制度探讨:新三板“转板制度”初探

 望云1120 2015-08-30

1、“转板制度”整体设计建立在市场定位基础之上。


从美国及台湾“转板制度”发展进程来看,无论是美国“转板制度”的竞争功能还是台湾“转板制度”的规范功能,其整体制度设计都是以场外市场的功能定位决定的。新三板的“转板制度”设计取决于其市场定位在一板二板的储备市场还是定位在由场外市场逐步发展成为有竞争性的综合交易所。


2、“转板制度”的设计需谨慎。


“转板制度”是构建健全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联结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转板制度”本质是顺利满足企业在自身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对不同资本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转板制度”的设计需要综合权衡监管层,公司层以及投资者的不同利益诉求。


3、“转板制度”有升有降,需逐步有序设立。


从主板退市到新三板挂牌已可以实现,优质公司从新三板升级到创业板的转板设计是初次“转板制度”设计的核心。从新三板直接转入主板的制度标准可以在新三板转创业板制度推出后逐步设立。


4、“转板制度”的推出时机尚未达到。


目前新三板按照“扩容-转板”的思路下探索发展,待新三板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转板制度”的推出才具备基础条件。同时,“转板制度”的推出需在分层制度建立之后,分层机制的实行可以为转板标准的确立提供铺垫。


5、本文提出一种“转板制度”设计,指标设计借鉴美国市场,升板标准与首次上市标准保持一致,选用层级高于新三板的创业板以及即将设立的战略新兴板的首次上市标准作为参考标准。标准一是以利润权益作为导向设计,标准二以资产市值为导向设计。


(来源:方正证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