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价值引领中做好青年工作(1)

 方略书院 2015-09-01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廉思

  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力量。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党是靠群团组织与人民群众建立感情和信任的。党的群团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和信任。

  社会结构调整与青年工作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当代青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激发了广大青年对自我价值和主体利益的追求,从而引发了大规模地域和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导致了青年分布状况的改变和青年群体的日益分化,形成了与经济成分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兴青年群体,比如“蚁族”青年、“洄游”青年、签约作家、网络意见领袖、独立演员歌手等,对青年来说,这是竞争条件下自由选择的结果,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共青团来说,直接的影响是使得现行基层组织设置和工作覆盖难度增加,“建制外青年”数量急剧增加。

  目前,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与青年分布和群体结构仍然不适应,职能扩张与资源短缺,青年需求旺盛与组织供给能力薄弱,是很多基层团组织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些现实问题不解决,就会降低团组织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团结青年”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2015年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7月6日,中央又专门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基层,扎实服务,不断提高青年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价值引领,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既要善于把党的主张和任务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又要善于把青年的呼声诉求反映给党和政府。

  深入基层是加强青年工作的前提

  党的事业绝非只是“政策正确”那么简单,因为有了亿万人民的参与,党的事业才能获得胜利。亿万人民之所以参与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事业,是因为对党有感情、有信任,这就是“群众路线”的伟大之处。

  深入基层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培养对群众的感情,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冷暖放在心上。感情决定态度,有了对青年的真感情,对青年的期待愿望就能感同身受,就能融洽和青年的关系,切实拉近同青年的距离;感情强化责任,有了对青年的真感情,就能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不消极、不懈怠、不折腾;感情催生行动,有了对青年的真感情,就能到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意志。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深入青年是密切联系青年和竭诚为青年服务的重要前提条件。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落实在青年工作中,做“青年友”,不当“青年官”。当前,青年对有些团干部有这么一种说法:交通条件改善了,却离我们更远了;学历层次提高了,却不会做青年工作了;信息手段先进了,却与我们沟通少了。尽管这只是在部分团干部中存在的现象,但反映的是脱离群众的根本问题。可见,深入基层,这个门槛很高,因为真正走进普通青年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同时这个门槛也很低,因为走近普通青年并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和财力。

  基层是最好的学校,团干部不接地气,干事业就没有底气,终究成不了大器。

[责任编辑:李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