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风聚焦】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洪泽湖非法采砂成灾

 昵称13991683 2015-09-01


我省淮安、宿迁两市六区县环绕的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现在500多艘船在非法采砂,造成湖底遍布极深的黑洞,曾经的名片野生河蚬几乎绝迹。打砂船还闯入自来水水源地,造成自来水有泥味。湖边各大社会势力的代言人黄牛把持着水面,向打砂船抽头一吨5元,一条船一晚上能收到上万元。




大泵吸沙,湖底塌陷,黑洞噬人

8月25和26日两天,记者乘坐快艇,连续两天对洪泽湖淮安及宿迁部分水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夜间盗采行为较为猖獗。在隆隆的轰鸣声中,一艘艘采砂船、洗砂船、运输船,利用夜色的掩护,组合成了一条条完整的黄沙产业链。

26日夜间的9点50分,我们在宿迁泗洪外的成河水域看到几十艘打砂船正在疯狂地吸砂,一直持续到天亮,水面上犹如一座不夜城。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样的打砂作业会引起湖底不定时的塌方,非常危险,另外对于湖底生态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你看大泵有60多米,插进去40几米,然后底下掏时间长了,塌陷20几米,轰隆一声翻出一个圆桌一样大的水泡,还有漩涡。

你们的船在旁边稳吗?

没有事,塌得狠了,就把我们的泵抱死,拔不出来了,就找打捞船打,一塌方老百姓下的渔具和鱼都下去了,那个压力多大啊!你如果小船在捕鱼作业直接就吸进去了。

有渔民被吸进去的吗?

渔民没有,有几次差一点。另外,一塌,草都被盖起来了,鱼籽不就死了吗?

对生态环境破坏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做呢?

利润嘛!”

现在,洪泽湖部分湖底已经千疮百孔,这些几十深的黑洞有吞噬人的危险,渔民在湖内插网作业或者趟浅水拉网时心理很恐惧。

“现在谁敢,掉进去就跟泥潭子一样,捞不上来了,就像过去的沼泽地,泥潭一样,你越动,陷得越深,四十多米深。”

淮仁滩是洪泽湖中的一个小岛,连年的湖底打砂造成圩堤坍塌,威胁着岛内数百亩鱼塘水面,一旦发大水,这些鱼塘将被淹没。承包户:

“附近夜里面就打(砂)。(原来这个岛还在外面十来米的地方?)沿这个外面最起码30米开外都是干滩,树长那么粗,现在全沉到底下去了。”


闯进自来水水源地打砂,引起水质浑浊

洪泽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老子山自来水厂日产3000吨自来水,但打砂船直接闯进水源保护地内,影响着老子山镇15000人的饮用水安全。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

  “(你们这写了警示牌,300米范围内禁止停靠?)没有用的,正常在40~50米范围内开始打砂,水质检测就是浑浊度比较大,有泥土味,净化不清。”

  (一艘打砂船污染的面积是作业面的40倍)


  今年年初,洪泽湖大堤内侧突然小环藻暴发,洪泽县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当时湖水局部变成淡黄色。

“看了以后,大概面积多大呢?没有全面爆发,就是顺着洪泽湖大堤往盱眙方向有几公里的带,然后我就跟市里报告,以后几公里的带宽,范围越来越大,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好了,但是那半个月对我们来说是煎熬。(那是不是跟打砂有关呢?)不好说,也许有也许没有。”

记者了解到,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外来型小环藻通常潜伏在湖底淤泥中。



特色水产野生河蚬几乎绝迹

辽阔的洪泽湖,资源丰富,她既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的调蓄湖库,又是渔业产品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誉。野生河蚬是洪泽县的一张特色名片,产品远销日韩,占据当地80%的市场,但是现在野生河蚬几乎绝产,企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企业负责人:

“在这儿搞了十几年了,以前这里河蚬非常多,最近两年消失了,被打砂船抽的水污染,就我们保护的地方还有点,其它地方没有了,以前年产值几千万一年,现在不是河蚬(被)破坏的事,整个地表河床遭到破坏。”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渔民、自来水公司、企业、村干部、渔政部门他们都认为打砂船泛滥成灾,严重破坏了洪泽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地方环保局的监测情况如何呢?淮安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一位姓朱的工程师向记者解释:

“肯定它会有影响,至于影响多大,范围是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大精力和经费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没有能力开展这个东西。”

虽然本次采访中,我们没有得到足够的数据支撑外界的顾虑,但是违法采砂显然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它透支着洪泽湖的生命,牺牲了千百万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环境资源。


黄牛把着水面,一吨沙抽头5元


洪泽湖的非法采砂船有三个来源,分别是安徽淮河上游进入的船只、淮安与宿迁的本地船只,以及骆马湖禁采后的流窜船只,截至2015年8月,采砂船只数量达到500多艘,分布在湖区各处。

放眼望去,这看似无序的湖面采砂,其实有明确的组织者,黄牛就掌管着这里的江湖。

记者两次夜访洪泽湖多个采砂水域发现,一旦外面的快艇接近采砂地盘,立刻就有小艇跟踪。

“这就是黄牛,看看是什么人,过来想干嘛的!”

事实上,黄牛远不止侦察这么简单,知情人士透露,船只进入洪泽湖打砂是有门槛的,首先要向黄牛交费,交费的标准是每吨黄沙抽头5块钱,一条大型打砂船一晚上需上交数千至上万元。

“一条船正常生产,每天产2000吨,那就是1万交给黄牛,20条船就是20万,这是一天,一年在400~500万元。”

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洪泽湖沿岸有两市六区县,这些黄牛组织为各地方社会势力,占据各自地方水域,一个主要人员一年收入在数十万至百万元不等。

黄牛在收取保护费后,会主动向自己地盘内的非法打砂船提供情报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何时采取突击行动,他们非常清楚,有的执法者也向记者感叹,他们刚准备出击,打砂船就得到了消息,所以黄牛的关系扎根很深。

采砂、运砂者也获利巨大,目前湖面收购砂价18元每吨,去除黄牛的5元收费,每吨收入13元,以采砂船日采黄砂1500~2000吨能力计算,一条采砂船一天纯收入至少5000元以上,而运砂船收购后在码头倒卖,获取差价。


罚款不能消除违法采砂


其实,洪泽湖的监管部门对于打击采砂不可谓不重视,淮安市水政支队徐支队长表示,今年该局组织大小执法行动50多次,暂扣非法采砂船只24艘,处罚没收非法所得280万元,执法取得了部分成果,也留下了困惑。法律赋予的“以罚代管”的治理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通过罚款形式有效果吗?

不能说一点没有,毕竟起到震慑作用,但我们总感觉到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非法采砂。

屡禁不绝,甚至于处罚过后,船只加大开采,挣回成本,导致越罚干得越多?

这种情况不排除。”

在外界看来,黄牛收保护费、采砂船卖砂、交通船闸部门收通行费、水利部门收罚款,这很容易令外界产生“猫鼠共存江湖”的联想。

“九龙治水”下各部门虽然在认识上能形成共识,但行动及效果上滞后脱节,爱恨交织、利益均沾,出拳整治时,束手束脚,行动不便。洪泽湖沿岸涉及淮安、宿迁两市六个区县,管理单位有水利、国土、交通、公安、海事、渔政、环保等各职能部门,各方权力相互交叉,难以形成合力。


九龙治水有龙头,禁采落实方案正在制定之中

 今年8月4号,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文件,禁止在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洪泽湖骆马湖至南四湖段进行采砂活动,其中最大亮点是,明确了河湖采砂管理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对禁采工作负总责。

那么这份红头文件落实情况怎么样呢?对此,淮安水政监察支队徐支队长表示,目前水利部门正在制定落实方案。

洪泽湖的非法采砂将如何整治,我们将继续关注。


本台评论员短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邱建新:

从法律上,如果仅仅“以罚代管”,很可能使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成为采砂利益链上的受益者,会使洪泽湖的管理越管越糟糕。应该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从行政上,既然有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应该把负责制变成问责制,强化地方行政首长和职能部门一把手的行政责任。

第三个,既然采砂船存在内在利益链条,潜规则盛行,背后有没有腐败,相关纪检部门应该介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