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泽湖剿匪,张爱萍让官兵承认自己是“旱鸭子”,是何用意?

 兵说 2022-06-06 发布于云南

作者:舍予

1941年3月的一天,刚刚率队进驻洪泽湖西岸半城镇不久的新四军9旅连指导员范文典,便被老乡拉进了渔船船舱。

“同志啊,你们新四军是不是真像高铸九他们说的那样,是旱鸭子下不了水啊?我那儿子几个月之前,就被那高铸九活活打死,扔进这湖里喂鱼虾了,你们可一定要为我们报仇啊……”老乡越说越气愤,到最后竟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范文典听罢,拳头不由得握了起来。“大爷,别伤心,我们这次来就是剿灭湖匪,为咱渔民报仇!”

此番进驻洪泽湖畔的新四军是9旅25团,由旅长张爱萍亲自带队。洪泽湖地处苏皖交界之地,又有多条河流交错其中,是我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水上要道。不仅如此,洪泽湖年产的菱角、莲子、鱼虾等物资,往来船只的税收等等,也是根据地的重要财政来源。

而自1941年春,这一重要通道却被土顽势力所截断,各路土匪纷纷登场,向东勾结韩德勤,向西巴结日伪军。对于先前支持我军的进步分子,则残酷镇压,使得中间势力摇摆不定,抗日力量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其中,匪首高铸九极为嚣张,公然扯起“九路军”的旗号,叫嚣新四军是只“旱鸭子”,下水定叫其有来无回。

为了重新恢复这一交通枢纽,同时也为了发动洪泽湖一带群众投身抗日斗争,张爱萍决心清剿高铸九等匪顽。

然而决心虽下了,可作战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我军以往多为陆地作战,对于水上作战尚十分陌生,而对手则是横行水面多年的湖匪。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爱萍秘密派遣侦察兵,潜往湖中捕俘探取情报。

时间不长,张爱萍便收到了相关信息。洪泽湖匪约800余众,其中高铸九部约200余人。装备多为鸭枪、土炮,船只则以民用木筏为主,伴以少量的“钢板划子”(船头装有防弹钢板的帆船)。

除此之外,侦查人员对湖匪的作战特点也进行了详尽的摸排。湖匪仗着钢板划子正面防御性好,常常分为数列齐头并进,距离尚远时便以土炮轰击,待逼近之时则凭借船只行驶速度快,实行两翼包抄。若遇水草芦苇茂盛时节,还会将鸭枪船埋伏其间,试图达到火力突袭效果。若遇强敌需要撤退,也多采取倒划船的方式,借助船头抵御火力。

鸭枪船

了解到详细情况的张爱萍正要着手亲抓水上训练,可部分官兵却出现了思想动摇。钢板划子坚不可摧,我们的枪弹能否击穿?官兵大都不识水性,不慎落水如何是好?敌人的土炮轻而易举便可将我方木船击穿,我们能否成功改造船只?

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张爱萍,决心解决好水上作战战术问题,拿出实际方案打消战士们的顾虑。而这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如何改装适合作战的“战舰”。

水上作战,机动性尤其重要,万不可一味追求防弹而造成船只笨重,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经过土坯铺船舱,芦席夹棉花等尝试后,负责改装船只的同志决定采取船头垒土坯、堆沙袋的方法对付匪徒的鸭枪袭击。至于小型木船,则在船只两侧加装钢板,配以轻机枪提供火力,有两三人操纵,负责迂回包抄,侦察敌情。

加装钢板的船只

至于船只火力问题,解决方法则更为传奇。由于船只颠簸,不仅轻重机枪迫击炮难以固定,就连步枪射击准确性也大打折扣。为此,战士们另辟蹊径,将高射机枪用铁链拴在桅杆之上,实现自由旋转。迫击炮则用沙袋固定,待到射击之时,则用数根长篙将船只固定在水面上。

解决完硬件问题,张爱萍又马不停蹄动员渔民为战士们教授基本水上知识,例如游泳、划桨、使帆等等。待到天气渐暖,便下令战士们全体登船,确保吃住均于湖上,切身体验水上生活。

至于水上作战的摆兵布阵、船只队形等等问题,张爱萍则从小说《对马》中找到了解决办法。依照各类船只改装程度,将其划分成“主力舰”、“侦察舰”、“救生舰”等等,同时确定了通讯方式,白天以旗语联络,夜间则以手电筒灯光作为信号。

而在紧张备战的同时,张爱萍决定再为匪徒摆下“迷魂阵”。在张爱萍的授意下,部队在群众当中散布新四军不能下湖,畏惧水战的舆论,同时故意向抓获的俘虏透露新四军准备陆战而不会水战的消息,再将俘虏放回以迷惑敌人。

与此同时,新四军刘、陈首长也密切关注着洪泽湖剿匪一事,于4月22日向张爱萍部传达指示,命其力争于芦苇尚未生长之时,清剿湖中顽匪,巩固皖东北根据地。同时,为加强清剿力量,刘、陈首长又调2师5旅一个团配合张爱萍进湖作战。

5月2日,随着张爱萍一声令下,进剿部队扬帆起航按预定部署分头出击。其中张爱萍亲率3营及警卫营进击临淮头河道,砸碎匪顽的这块“防御钢板”。

迎面而上的匪顽依旧是故伎重施,将十余只钢板划子一字排开,向我军船阵冲来。见此情景的张爱萍不慌不忙,指挥战士将长篙插入水底固定船只,高射机枪迫击炮一齐开火,顿时将敌阵型打乱。

见匪徒阵脚已乱,张爱萍决定主动出击,派出突击队乘8艘船加速包抄过去,尚在倒划船的匪徒纷纷傻眼,只得缴械投降。

而自黄码头出击的1营此时也咬住了匪首陈佩华的船队,自高咀出击的2营更是重创高铸九主力50余只船。至午间12时许,三路兵马已经会合将敌大部逼到了成子湖东南方向。正当部队准备继续追击之时,不料却遇风向突变,无奈之下只得先行集结休息。尽管湖上进剿部队没有再度追击,可溃逃的匪徒却并未就此轻松。准备上岸逃窜的匪徒又遇到了早已埋伏多时的10旅29团伏击。

尽管此战没有全歼匪徒,却对其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战后不少匪徒投降我军,其余匪徒大多也作鸟兽散,再无力威胁我皖东北根据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