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内蒙归来已经一个星期的时间,总会有一些感悟要记录下来,但因为工作繁忙,闲暇了又懒于敲打键盘,所以拖延到今天。不过这样也好,经过一个星期的沉淀,坐下来梳理这一路骑行的感受,会更深刻。 这一年多来,我的博客疏于更新,这或许就是过了三十岁之后的我,心情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吧。这个年纪的我,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就比如骑行,那种实实在在的苦和累反而能给我更多的快乐。从婉约清丽的文学到铁骨铮铮的骑行,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我的改变或许在别人看来是颠覆性的。但我不这样看,每一段人生都应该有它不同以往的精彩,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一个“游侠梦”,我这样的游历不正是对自己游侠梦的一种诠释吗?遥想古代那些诗人墨客,玄奘法师、李白、杜甫、徐霞客等等,游历几乎是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因此成就了他们的功业。 用八天的时间(8月2日——8月9日),一千公里行程,以骑行的方式来完成一次旅行,这是我以前根本不敢想象,亦或是望而却步的。如今完成之后,面对很多单车群友溢美的称赞时,我却并没有太多的自豪与狂妄。就像我在空间里写下的这段话一样: “骑行,也不过是一场旅行,只是工具不同而已。回到家来,生活一如既往,没那么多神话!重要的还是在旅途中得到什么感悟!” 我很喜欢的一幅对联,抄誊于此“百城烟水归来一肩明月 万里途程到家三碗清茶” 骑行,会让旅程慢下来很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你有更多的心情去看一路风光,不管是美丽富饶,还是荒凉贫瘠,都会深深镌刻在你的眼中。当然骑行会遇到很多不曾想到的艰苦,很多朋友会惊讶我被晒的黝黑的肤色,但我却更乐于为他们讲述一路的风光。接下来我将以日记方式来回顾此行的每一天: 8月2日,晴 阴雨不止接连下了两天,今天终于放晴,是个艳阳天。早上六点,一行四人来到指定地点集结。前来送行的车友大概有三十多人,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馈赠的物品包括:饮料、药品、雨衣……。经过一阵寒暄、签名、合影,六点半,浩浩荡荡三十多人的骑行队伍一直把我们四人送出十多公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么隆重的送行队伍,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那场面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其实我很怕麻烦别人,心想下次自己独自出行时候,一定要悄无声息的溜出去。 一路无话,八十多公里过昌平,沿着110国道开始翻山,30公里山路到延庆。去年十月骑行鸡鸣驿,也曾走过这条路,第一次走的那么艰难。而今,沉重的驮包,酷热天气,开篇第一个攻坚战多少还是有些疲态。 延庆短暂休整,继续前行。原定第一天行程170公里翻过北京第二峰海坨山,但最终我们只骑行160公里住在了海坨半山腰的西大庄科村。虽然有过很多次单日骑行超200公里综合路况的经历,但长途骑行分配好体能很重要,最后十公里到西大庄科时天色已晚,我们体能也强弩之末。事实是,即使我们翻过海坨山,下面的几十公里也是无人区,住宿都成问题。傍晚时分,投宿农家院,站在院中看天空有些阴云,给郁郁山色添几分妩媚。村口有秦朝书法家王次仲雕像,相传他是“八分书”的创始人,与海坨山有不解之缘。 8月3日,晴,下午暴晒 早上6:30收拾停当,穿上昨晚洗了今晨还有些潮湿的骑行服,继续爬坡度较大的十公里山路,十公里看似并不遥远,但在山路上骑行,那感觉就是遥遥无期。这十公里山色很美,就像曾经骑行过的妙峰山、四座楼。我预计八点登顶,结果和我想的一样,到了京冀交界的垭口,放眼望去,山的北坡景色与山南迥然有别,多少有些草原风光。 一路下坡,沿途不时停下来拍照。过了中午才到赤城休整,午餐后继续向崇礼方向行进。酷热,一路缓缓上坡且路无遮阴。沿途几十公里只有在一个广告牌背面休息一会,停下来在背阴处才发现清凉无比。看着两米外的强烈阳光,我笑称“两米之外就是地狱”。继续前行速度很慢,将近日落前才到达野鸡山隧道。进入隧道,一股阴冷之气骤然侵入肌骨,积攒在体内一天的燥热瞬间被逼了出来,肩窝膝窝处倍感酸痛。从隧道出来,在山顶看,才发觉太阳其实距离地平线还有些高度。一路17公里下坡路狂奔,遇岔路看路标指示桦皮岭19公里。一路打听桦皮岭住宿情况,一路在颠簸的砂石路上踟蹰前行(这里在修路)。日落时分,距桦皮岭2.5公里处一眼看到路边有小院名为“八号驿站”,名字雅致,投宿这里,晚饭已经九点钟。俗语言“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海拔2100米,夜晚凉似深秋,露水很重,高处不胜寒。 8月4日 晴 告别朴实的店主一家,迎着晨曦继续山行,一路来到桦皮岭景区。这里有大片的油菜花地,拍照、买了点不算便宜的金银花和野山蘑,附带优惠是,卖山蘑的大妈告诉我们一条可以免门票的野路上山,崎岖颠簸不堪骑行,多数路段都是推车上去的,但沿途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站在峰顶,环顾四面,青山连绵不绝,岭头白云翻滚,数百个风车立于山头,从下面经过时耳听得风机呼呼作响。带来的饼干包装袋在这个海拔鼓的像一只河豚。 在桦皮岭逗留三个多小时,继续下山前行,这一路风光最美,堪称行程中的经典。午餐休整在三号乡。这边人烟稀少,连地名都简单到用数字代替,诸如:三号乡、五号村、十号村之类比比皆是。沿路风光可人,但可供补水的地方不多,路过几个村庄连补水地方都没有,还被一条恶犬追了几百米(⊙o⊙)…。连续三天的骑行,水土饮食的不适应,嘴唇的溃疡已经很严重,整个下午都感觉嘴唇肿胀,加上肌肉酸痛,这是我身体感觉最难过的一天。当然从始至终,我都是最拖累的一个。 过沽源向东路过闪电湖,在一处元代古墓停留片刻,据说此处埋葬的是忽必烈的外孙,不过现在只是供游人参观的冢中枯骨尔。沿路有大片油菜花地,开车来旅游的人很多,闪电湖大坝上几至堵车,还好自行车畅通无阻。闪电湖因闪电河水汇聚而成,闪电河可以说是这片草原上的母亲河,接下来的两天骑行中,我们都要与它形影不离。依依不舍的作别闪电湖,天黑之前投宿在一处农家院,向西不远就是闪电河湿地。 8月5日,多云 坝上天气总是多云为主,天蓝云白草绿,气温并不热,但是紫外线很强,皮肤会灼伤。 从沽源到蓝旗,总算是进入内蒙古境内了。在界牌处想合影,但招手拦了几辆车都没有停下来,最后是邢台一家人停下来帮助合影,当然我们也为他们一家合影。继续前行,草原风光尽显,主要是马群牛群,里面还夹杂几只骆驼,偶尔见羊群也脏的不成样子。公路边会随处散落几间砖瓦房,是那些牧人在此定居,根本形不成村落格局。房子的旁边堆着最多的是晒干的牲口粪饼,这让我想起一句相声台词“牛粪有的是”。粪堆上会长出蘑菇,(⊙o⊙)…,昨天买的蘑菇不会是这里的吧? 已经出来第四天,因为溃疡严重,很想吃水果,见路边游人扔的一块香蕉皮,馋的流口水。中午到了蓝旗,不仅吃到了多汁的白梨、沙果,还喝了奶茶。虽然下午的路况异常艰苦,但因为水果的滋润,我的感觉还不错。 下午继续前行去此行我最期待的地方——元上都遗址。因为修路,我们走错了路线,最后又翻回十几公里几经才辗转来到元上都遗址,此时却已经是下午四点半。这里是元朝最早的都城,东西北三面环山,闪电河自西北从城南流过。忽必烈就是从这里建立元朝百年功业,元朝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在此发生,比如五位皇帝的登基大典,马可波罗参见元帝等等。这里和我们昨天骑行过来的野狐岭,成为元朝初期两个至关重要的地标。八百年前的野狐岭大战,成吉思汗率领的元朝铁骑一举击溃金朝主力,从而迈开了近百年的金戈铁马风云。如果不是真的站在这荒凉的古堡高处,看着只剩下青草覆盖的城基,你很难想象当年这里的繁荣与威严。从这里走出来的忽必烈,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王朝,他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 接下来去多伦的四十公里山路走的异常艰苦,因为S308路有将近一百多公里在修路,一路沙石颠簸,大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留下遮天蔽日的黄尘,回望黄昏落日,尘埃中凄凄惨惨。基本都是推行,到山顶时已经天黑,丝毫不敢停留,一旦停留蚊子就会扑过来,饶是这样还被叮了惨不忍睹。一路靠着手电微弱的灯光颠簸到多伦已经是晚上九点。这一路不堪回首,还好被我找到了一家条件不错价格实惠的旅店,80元有空调还能上网。 8月6日 多云 因为昨天的艰苦,今早八点半才从宾馆出发。多伦县城南有一处山西会馆,门口高搭戏台,热闹非常,正在上演晋剧。此情此景,颇有几分市井古韵。 从多伦县城出来又是30公里修路,我们走到了中午才算从这条魔鬼路走出来。告别不堪回首的蒙古路段,又进入河北境内,路况好很多。因为时间关系,原定的塞罕坝我们只能舍弃,从多伦直奔围场县,到围场又是晚上八点半。在山顶隧道前又被一只突然蹿出来的小野狗吓个毛发竖立。 这一天除了早上在山西会馆处有一点回味,夜晚在围场山顶看满天繁星,其它只是闷头骑行。 8月7日 晴 从围场到承德,天气有些闷热了,再不似坝上的清爽。已经有些意兴阑珊,沿路只一处水库湖面广阔。我的车出现了故障,傍晚到承德,及时联系了车店,店主是个年轻人,很热情,几个人帮着维修了好一阵,勉强可以骑行。 8月8日 早晨遇雨,午后阴沉。 早上的承德,下了一阵雨,雨中沿着武烈河骑行,河面近百米宽阔,雾气中有江城之感。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而且是如此设身处地亲近的接触,天公如此作美,真丝让人流连不忍离去。 无奈前面复杂路况耽误了太多行程,今天只好继续前行,沿着101国道向西南,起伏不断但下坡路为主。这一天开始车况问题不断,先是昨天故障再出,因为我的体重,只好换车骑。接着又两次扎胎,装上后轮又磨刹车片,反复调整耽搁不少时间。傍晚到金山岭长城景区,阴沉了一天的天气也因为傍晚消散,夕阳映射的霞光无限美好。 天黑不能再前行,投宿古北口。今天骑行并不累,只是比较折腾。因为明天就可以回家,所以晚餐格外丰盛。 8月9日 晴热 早上五点半起来,去爬古北口卧虎山野长城,看日出,天空还有半月在挂。从长城的另一侧下来,羊肠小道被杂草覆盖,露水打湿裤管,崎岖不堪行。走到山下村庄,过长城管理处门口得知,这段长城是收费的,25元,逃票的感觉真好! 九点左右出发,经密云返程。下午三点钟,湿地公园门口早有十几位车友迎接等候,带来冰镇矿泉水、西瓜,食物诸多,不胜枚举。温暖啊、贴心啊、感动啊、流泪啊,呵呵,这个感觉比送行要好很多,因为我们回家了! ![]() ![]() ![]() ![]() 天涯发帖真是很麻烦。更多照片,请到我的默认相册中欣赏。 |
|